药代第一份工作什么最重要?掌握这7条,轻松搞定菜鸟职场困惑

药代第一份工作什么最重要?掌握这7条,轻松搞定菜鸟职场困惑

最近很多小伙伴留言咨询,药代第一份工作需要注意什么?今天简单梳理下,供参考。

1 思考为什么选择医药行业?医药代表这个职位能给你带来什么?

现在的95后,第一份工作1/3都跻身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香饽饽行业,医药行业都老大难了,现在入行,如果仅是因为专业导向和为了拿个高起薪,建议三思。

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有一句话: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医药行业的风口期早就过了,从趋势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但一些新上市的产品,尤其肿瘤药,算是一些小风口,会有一波短暂红利期,能挣点钱,但不代表有发展机会。

2 你的长远梦想和“18个月”的短期目标是什么?你以后想成为一个牛逼的药代,往管理发展,还是转型产品经理,ka或其他?设置好你自己的人生路线。18个月的目标,是长远梦想的一次次落地,你需要思考两点,一是,你能为公司做什么?以便符合公司的期望。二是,设定新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实现目标,提升学术能力,大客户把控能力?或者其他,莫想着一年经验用多年。

3 城市,大家都知道,药代在全国的薪资水平是差不离的,在一线城市的薪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力,攒下来的钱也少。

但还是建议来一线城市工作一段时间,不仅机会多,还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视野,万一不做药代了,也容易找到新的方向。

4 公司,第一份工作尽量还是选择外企,薪资有保障,应届生基本工资1w左右问题不大,容错率高,成长的基础更好,尤其是在学术这块,未来跳槽能作为更好地背书。

其次这些创新型企业也可以优先考虑:信达,君实,再鼎,歌礼等,这些企业要求并不比外企低,薪资也不亚于外企,甚至更高。

这些都进不了,可以考虑一些不错的内资或者合资,像恒瑞,中美华东,瀚辉等都不错,历练个1-2年,积累能力和经验,再往外企发展难度不大。

5 领导,产品,市场的选择?

对于第一份工作,重要程度:产品>市场>领导。

由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指出,在当前社会状况下,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明显缩短,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则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离职。

在医药行业,95后的第一份工作时间也是短得可怜,领导的重要性随之下降了不少,毕竟陪伴不了多久。

再加之,新人也不懂得怎么去选择合适的领导,只有多经历几次坑,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大家常提到的好领导,指的都是好相处,脾气温和,不乱分指标,其实真正的好领导是那些自己想要奋斗,能帮你和你一起成长的领导。

最好,还能在你干得不错的情况下,舍得给你加薪。

领导很重要,但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能发挥它的价值,除非你能够在他手下工作多年。到了你需要沉淀和发展的时期,合适的领导比什么都重要。

产品和市场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成长和挣钱,能奠基你后期的发展。

重要程度:肿瘤药>专科特药>普药;新药>专利期内的产品>过专利期的产品>“4+7”产品;核心区域>中型区域>社区;目前来说,综合医院>部队医院。

对于我这渣渣来说,躺着完成比什么都重要。

6 同事,团队代表普遍年轻或者偏大,都是有问题的,前者是招不到人,后者是没有发展机会。

尤其是当你看到那些兢兢业业,业绩突出的同事,多年依旧只能是个代表,说明公司的发展通道基本上是堵死的,谨慎考虑。

团队最好是各个阶段和年龄层的代表都有,当然,这一点不必过于强求。

7 个人兴趣,比起收入,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在选择工作时更关心个人兴趣。

不管你是否想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建议第一份工作都不要选择过于温和的公司,新人可塑性强,激进一点的公司能提高你抗击打能力的阈值,后期选任何公司都能轻松适应。

在药圈,最怕让自己过于安逸,后期没有勇气和能力跳出舒适圈。

当然,若是你压根就不看好医药行业,要么转行,要么及早培养自己的兴趣,越早越好,这时可以选择温和一点的公司,多数二线外企偏温和,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且不必耽误工作。

说了这么多,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

最后,经常有人问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就透露一下吧,三年升高代,七年做ka,十年送外卖。

既然选择了药代,余生就瞎几把过吧。

更多深度行业内容,欢迎关注“思齐圈”公众号。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仅供分享,如涉侵权请留言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