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要求我們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希望江蘇帶好頭、領好向,把“四化同步”發展真正落到實處,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力爭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今年是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脫貧攻堅戰的鞏固提升之年,開啟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徵程的奠基之年,也是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總體戰的大考之年,做好今年“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全面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加堅實步伐,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一、深刻踐行“新思想”,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歷史方位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成效如何,將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搶抓發展機遇,戰勝風險挑戰,充分發揮農業基本盤、“三農”壓艙石的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用新思想錨定航向。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是我們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實踐反覆證明,只要我們貫徹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去做,工作就會富有成效、事業就會不斷進步;反之就容易出現偏差,甚至走上彎路。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對江蘇“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瞭前進方向、提振了精神力量。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美好圖景變為現實。


二是用新思想解放思想。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三農”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上世紀80年代發展鄉鎮企業,90年代推進貿工農一體化,進入新世紀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開展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等,無不引領全國“三農”發展潮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形成了很多好做法、積累了很多好經驗,但也形成了一些固化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繁重的發展任務,江蘇“三農”如何破難題、作示範?需要我們對標對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思想統一思想,用新思想解放思想,打破慣性思維,跳出舊有格局,創造性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課題,推動江蘇“三農”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三是用新思想引領發展。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推進“三農”大局積極向好、行穩致遠。從本質上講,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新發展理念不斷彰顯和落實的過程,我們要以創新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以協調發展補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方向,以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以共享發展增進農民福祉,通過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四是用新思想破解難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不僅有科學的思想方法,也有科學的工作方法,不僅提出“過河的任務”,而且交給我們過河的“橋和船”。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要按規律辦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科學把握鄉村演進規律,因地施策、因村施策、精準施策,不追求速度、不颳風搞運動。要以問題為導向,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來。新思想就是一座寶藏,很多困擾我們已久的難題,都可以從中尋得有效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碰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我們要積極主動向新思想尋道問策,切實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二、直面問題“深檢視”,加快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江蘇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重點是“三農”,關鍵在“三農”,成色看“三農”。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對照相關的定性定量指標,把全面小康的各項收尾工作抓緊抓實抓細,爭分奪秒把新冠肺炎疫情延誤的“功課”補回來,確保建成一個不留盲點、少有短板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


一是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2019年,我省已經基本完成省定扶貧目標任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性成就。今年,主要任務是鞏固脫貧成果,目標再聚焦、措施再強化、底線再兜牢,切實提高扶貧的質量和成色。要落實“四個不摘”鞏固脫貧成果,堅持標準不降、政策不變、隊伍不散、力度不減,確保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與脫貧攻堅收官要求相匹配,戶脫貧、村達標、縣摘帽後,攻堅期內幫扶政策要繼續執行,留出“緩衝期”,防止“政策斷崖”。重點幫扶縣區摘帽後,不能有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的想法,務必堅守初心、保持定力,把脫貧的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要進行“再篩查”確保脫貧真實,對已脫貧人口進行全面排查,以“兩不愁三保障”為重點,認真查找漏洞缺項,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堅決防止“數字”脫貧、“指標”脫貧問題。要重點關注貧困邊緣戶和剛脫貧對象,建立監測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發現返貧致貧及時納入幫扶。一些地方探索開展的公益崗位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做法,有效防止了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掉隊,值得總結推廣。對支出型貧困家庭和部分既不能通過產業就業脫貧、也不符合低保救助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體,要研究落實針對性扶持政策,特別要強化救助政策保障作用。要跑好“接力賽”解決相對貧困,支持經濟薄弱地區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動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的實效助力鄉村振興。要系統總結各地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做法經驗,選擇指導部分縣圍繞2020年後扶貧政策轉型開展試點,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為全國積累經驗。


二是打好蘇北農房改善“攻堅戰”。農村住房問題是蘇北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省委省政府從推進“四化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戰略高度,部署推進蘇北農房改善工作。實施一年來,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農房改善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受到農村群眾的普遍歡迎。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需要我們牢固樹立“四個導向”,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要突出責任導向,強化擔當抓落實。農房改善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涉及面廣,必須嚴格落實“省政策指導、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在這個責任鏈條中,市縣既是實施主體,也是責任主體,特別是縣委書記、縣長要履行好主體責任,絕不能把本應屬於本級的責任推卸給下級,絕不能把本應屬於自己的責任甩鍋給別人,絕不能把年度目標任務簡單攤派、一分了之。要突出系統導向,一體謀劃抓推進。蘇北農房改善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孤立地就農房改農房,要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統籌考慮城鄉佈局,統籌安排政策資金,統籌謀劃生產生活,統籌建設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確立合理的生產半徑、就業半徑和服務半徑,確保農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反彈。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發力抓整改。建立農房改善專題通報制度,重點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工作推進不平衡、項目規劃不合理、配套設施不完善、現場施工不規範、主體責任不落實等相關問題,發揚鬥爭精神,克服面子觀念,一督到底,清單管理,整改銷號。要突出效果導向,考核評估抓提升。對農房改善政策舉措、實施的重大項目,都要進行第三方評估,確保農房改善工作落實落地、保質保量、提標提效。


三是打好人居環境整治“殲滅戰”。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後一年。要按照“四整治四提升”確定的整治任務和標準,對照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暴露出來的問題,緊盯重點、攻克難點,全面完成整治任務。要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標杆。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歸根結底是要讓農民群眾的生活美起來,日子過得舒坦起來。抓垃圾處理、汙水處置、廁所革命等工作,必須始終以方便老百姓生活、讓老百姓滿意為出發點,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實實在在的整治成效,持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及時總結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的生活方式,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共同打造美麗家園。要把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作為重要抓手。邳州、宿遷等地積極開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通過清理亂佔、拆除亂建、整治亂放,改善村容村貌;通過植樹造林、治理河道、聯通道路,再現田園風光。要總結推廣這些好經驗,以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實現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塑造井然有序的鄉村規則和秩序,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把特色田園鄉村作為努力方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基礎工作,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則是更高追求。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支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擴大覆蓋範圍和發展內涵,因地制宜利用好山區、丘陵、平原等自然環境,運用好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土民情,打造更多具有江蘇特點、地方特色、形態各異的美麗鄉村示範樣板。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三、牢記使命“勇擔當”,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探索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的諄諄囑託,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圍繞鄉村振興規劃和工作部署深化落實,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開展創新性、引領性探索。


一是堅持把發展鄉村產業作為首要任務。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源頭和基礎。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吸引資源、留住人才;只有經濟興盛,才能富裕農民、繁榮鄉村。要按照“產業結構優、質量效益高、經營主體強、技術裝備精、路徑模式新”的要求,強化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我省鄉村產業振興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重點做好“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強主體”四篇文章。調結構,就是著力加快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要充分利用近年來我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提供的調整空間和迴旋餘地,抓住政策環境鼓勵調、農民群眾希望調的有利時機,推動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供給體系。提品質,就是著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要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積極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讓“綠色”成為江蘇農產品的鮮明特質。促融合,就是著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不僅是簡單打破產業界限,而且要把現代產業發展理念和組織方式引入農業,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產業體系。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完善利益機制為核心,以制度、技術、產業模式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產業融合新體系。強主體,就是建強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要積極引導各類鄉村人才成立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帶動更多農戶參與鄉村產業發展。要支持引導工商資本發揮資本、技術、信息、市場等優勢,多辦農民“辦不好、辦不了”的產業,多辦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產業。同時,要充分調動小規模農戶的主動性、積極性,推動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二是堅持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根本目的。當前農村面貌改善仍然相對滯後,必須更加註重加強農村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農民。要全力拓寬渠道,讓農民群眾有更滿意的收入。農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當前支撐農民增收的傳統動能減弱、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必須堅持多條腿走路,廣開增收門路。既要善於從傳統的增收途徑中深挖潛力、築牢基礎,也要善於在深化農村改革創新中尋找出路、多想辦法,不斷開闢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要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加強就業指導,多措並舉,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要抓好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建設,大力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為農民增收培育新動能。要深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切實增加農民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要強化傾斜支持,讓農民群眾有更優質的服務。農村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必須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要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著力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要辦好農村學前教育,提高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大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提高農村基礎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水平。實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示範工程,推動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要注重制度銜接,讓農民群眾有更可靠的保障。今後一個時期,農村社會保障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並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要加強對象精準核對,確保應保盡保,同時各地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動態調整保障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要按照每年不低於8%的增幅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嚴格落實困難群體參保資助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要加快推進設區市統籌,繼續提高財政補助標準,拓展大病保險保障範圍、提高報銷比例。


三是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關鍵一招。堅定不移依靠改革打造先發優勢,依靠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依靠改革闖出一條新路。要落細點位。對每一項改革舉措,都要落實落細,明確階段性重點任務,確保有力有效向前推進。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重點要在推動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等方面下功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要在加快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細化落實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等方面下功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點要在抓好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量化到人、固化到戶,拓展產權權能等方面下功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重點要在支持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加大對鄉村振興中長期信貸支持,創新支農貸款抵押擔保機制等方面下功夫。要系統集成。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把改革的“盆景”變成“風景”。同時,要善於把多地多方面的成功實踐和試點試驗成果,組合形成更系統更全面的改革,充分釋放改革的集成效應,實現改革的更大突破。要城鄉聯動。現階段,城鄉關係日益緊密,必須立足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格局深化農村改革。要全面落實並不斷完善我省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著力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上取得新的進展。要加快推進寧錫常結合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確保試驗工作紮實落地。


四是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基層是基礎,鄉村治理這個根基不能打牢和夯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堅實保障。堅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著力點。加強鄉村治理、夯實基層基礎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最關鍵、最緊要的是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議事決策機制,通過“一肩挑”“交叉任職”等,加強基層黨組織對農村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的領導,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要堅持改革發展推進到哪裡,黨的基層組織就跟進到哪裡,在落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任務中全力擔當作為,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發展推動力。要嚴格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為農服務,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堅持把創新鄉村治理體系作為立足點。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實現鄉村善治的有效途徑。要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以自治增活力。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大力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法治強保障。要深入挖掘熟人社會中的道德力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德治揚正氣。要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建立完善農村基層信息平臺,推動“互聯網+社區”向農村延伸,推廣“網絡+網格”鄉村治理模式,實施農村“雪亮工程”,以智治促管理。堅持把提高鄉村文明水平作為關鍵點。要深入學習推廣“馬莊經驗”,在弘揚時代新風中更好地“鑄魂”,提振農村精氣神、孕育鄉村文明新氣象。要強化教育引領,運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語言、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鄉村百姓家”,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要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把移風易俗的約束性措施寫進村規民約,發揮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自治作用,優化鄉村文明規則供給。


來源:《群眾》2020年第8期

責任編輯:蘇勝利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三農”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