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因為“先飛”才成“笨鳥”

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秉持“笨鳥先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訓練。其本質是違背孩子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非但沒有帶給孩子身心的加速發展,反而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究其原因,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就明白了。

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甲在他出生後的第48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乙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在第55周時,讓甲乙兩個孩子來一次爬樓梯比賽。誰爬的的更快呢?估計大多數家長都認為甲練習的多,應該比乙更快吧。其結果是,甲乙兩個孩子的速度大抵相當(見下圖)。

心理學家:因為“先飛”才成“笨鳥”

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

是不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前面我們說了,格塞爾用的是同卵雙胞胎,我們可以視為來自同樣的遺傳基因,這個原因被排除。

是不是一個偶然現象,是特例?格塞爾總共做了100多對雙胞胎的實驗,都得到了相似的結論。所以,這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那麼,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過早的訓練並能帶給孩子能力的提高。反而可能耽擱他在那個年齡階段應該完成的其他任務。還可能提前把孩子放置在一個失敗陰影下,可能今後遇事變得膽小、退縮、自卑。

舉例來說,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遊戲為主,孩子在遊戲中刺激的自己的感官,完善自身感官系統,這對孩子將來學習發展異常重要;孩子在遊戲中培養社會能力,學會與人交往的基本技巧;孩子在遊戲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但現實中,很多家長埋怨:別人家的孩子都認好多字了,數學運算掌握好多了,我們的孩子啥也不會,整天在幼兒園玩耍。

如果放在一個短時間來看,提早認字、學習數學,學會幾門才藝(如繪畫、彈琴、舞蹈)的孩子在進入小學的前幾年可能確實比其他孩子表現的好。但是,如果我們放在一個長時間的跨度來看,良好的生活技能、學習習慣、堅韌的個性遠比掌握有限的知識重要的多。所以,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是一個倒置的教育,幼兒園開始學習小學內容,小學學習中學內容,中學學習大學的內容,大學呢?好多大學生不會洗衣服,生病了不知道怎麼處理,與同學發生矛盾不知如何應對,銀行卡被吞了不知所措。所以,好多大學開始開設勞動課、安全教育課,其實這是在幼兒園階段就應該學習掌握的技能。

家長應該遵循教育的規律,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在恰當的時機開展學習訓練;家長更應該有一個淡定的心態,不要因為一時一事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而隨波逐流,而應該立足長遠看待孩子的發展。正如有人說“人生是一個長跑,不是一個短跑”,比拼的是耐力、持久力,更是在挫折中不斷前行、屢敗屢戰中的堅韌力。

心理學家:因為“先飛”才成“笨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