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執著和無悔是堅定前行的力量

有一本書,自出版起就頻頻出現在各大好書推薦榜單上,從“中國出版協會2019年度30本好書”,到《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2019書業年度評選年度圖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度好書”“2019人文社科年度好書”等等,這本書已經成為讀者心中當之無愧的“年度好書”。

近日,這本書又先後登上了人民日報評選的2020新年書單,並且入選教育部首次發佈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議。這本書,就是《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我心歸處是敦煌》:執著和無悔是堅定前行的力量

/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由樊錦詩口述,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


2020年1月10日,《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度好書”人文社科類好書榜單。4月23日,在世界讀書日這天,“年度好書”《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作為推薦書目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欄目亮相。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是樊錦詩先生的唯一自傳。樊錦詩在自序中說:“我一生的事業以及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敦煌,寫樊錦詩這個人如果脫離了莫高窟的保護、研究和弘揚,而只是簡單重複網上多次發佈的那些報道,就寫不出一個真實而又完整的樊錦詩。”樊錦詩的人生與敦煌是密不可分的。她堅守一生的事業以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敦煌,是莫高窟發生鉅變和敦煌研究院事業日新月異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

相比於常見的自述傳記,《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並沒有完全採用線性的敘事策略。一方面,樊錦詩在自述中用了大量筆墨回顧常書鴻、季羨林、饒宗頤、段文傑、宿白等老一輩學者的默默奉獻,大篇幅地梳理講述了敦煌自身的文化脈絡;另一方面,顧春芳對自述材料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將專業性的知識揀選出來,單闢章節,並以自述之外的文字材料將其填補、擴充。有關於樊錦詩自己的求學、工作、成長經歷,皆融匯於新中國文化建設的大環境和敦煌學發展的學術背景中。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既真實全面地寫出了樊錦詩的人生故事,寫出了樊錦詩親歷的敦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的風雨歷程,照應著敦煌研究院的發展史,深刻揭示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價值;也是樊錦詩等老一輩“莫高窟人”一顆心、一件事、一輩子,擇一事而終一生,堅定扛起熱愛祖國文化事業的赤子初心與保護莫高窟文物的責任使命,憑藉“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守候在西北大漠數載的真實精神寫照。也正是由於這種貫穿書本始終的崇高堅守與永恆精神,才使得這本書自出版以來便備受好評與熱議,成為了教育部、各大平臺等推薦給學生、教師、職工等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的共同選擇書目,備受推崇。

通過閱讀《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可以從中窺見“莫高精神”的永恆價值與意義,這也正是時代需要踐行並傳承的精神力量。如果說,是什麼吸引著我們,值得用生命去執著追求與無悔熱愛,那或許就是這種永恆的精神,對於代代“莫高窟人”來說是如此,對於大眾而言更是如此。

(來源:敦煌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