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4月21日下午,韻網創孵直播“雲參觀”走進北京電子控股北廣集團761工場。韻網(WIIN)創始人、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顏振軍博士與761工場副總經理夏文歡,就產業孵化模式、後疫情時代的孵化器發展思路進行了深度的交流和互動。

作為依託北京電子控股(以下簡稱“北京電控”)的孵化器,761工場搭建了依託母公司電控產業鏈的“大生態”,培育了孵化器內部“產-研-投”的“小生態”。在吸收母體優勢的同時,反哺母體,利用自身的國際化優勢,推出跨境電子品降解項目,迎合了母體產業鏈中的市場需求。

韻網顏振軍博士點評:761工場把自己嵌入到母體的產業鏈裡,成為產業鏈裡重要的一環。761工場為大家展示了依託大公司的產業孵化應該怎麼做。在這樣的情況下,孵化服務的對象,不光是空間裡的企業,還有大企業,還有外邊的一些小企業和大企業。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產業孵化場景,我覺得非常棒!

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探秘761工場!

以下為直播實錄。

01 雲點評 產業孵化與761工場

顏振軍:大家下午好,今天來到761工場,聊聊產業孵化,聊聊疫情之中、疫情之後,我們創孵機構怎樣跟中小企業、跟創業者共同抗疫,形成更好的發展。今天也是創孵直播第一次走進孵化機構。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761工場是一個什麼樣的創業孵化機構?它能給創業者帶來什麼?能給投資人帶來什麼?

“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關於疫情的影響,現在討論的聲音很多。我個人認為,疫情不會改變所有的趨勢,人類發展的趨勢、產業的發展趨勢、全球化的大趨勢,也包括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但是疫情恐怕會改變一些節奏。比如,我們的正常生活,可能因為疫情而變緩了。有些產業的發展,可能因為疫情加快了,比如,創業孵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或者說智能化轉型。科技部火炬中心就提出,希望中國的創業孵化機構能夠利用疫情的契機,提升孵化服務的智能化水平。這是科技部在所有的文件裡,第一次提到創業孵化的制度。所以,我也希望這能引起我們孵化從業人員的重視。

另外,今年開始,孵化行業可能開始進入更劇烈的行業洗牌。所以,孵化器要生存,要更好的發展,就要思考自己怎麼發展。今天我們重點說,孵化器要深深地嵌入到產業中去。因為以往三十多年來,創業孵化機構大體上是遊離於產業之外的。我們孵化器的管理服務人員,是不是來自於行業?是不是來自於產業?我們在產業鏈裡,是不是有一席之地?我們為企業順利進入一個產業鏈,提供了什麼樣的幫助?過去,我們做的還是很少。所以,最近幾年,我一再提出,孵化器應當重視產業孵化的模式。

產業孵化的要點

產業孵化大概有這麼幾個要點。首先,聚焦在一個特定的領域。這個領域可能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3D打印、智能製造等等。這個領域,首先取決於你的基因。孵化器是誰建的?依託的是什麼資源?由誰來運營?還取決於孵化器所在的地方,包括所在地的資源稟賦、當地的傳統產業、當地的產業發展方向、社會需求等等。

聚焦了領域之後,才可能去發展、創建一個又細又長又深的產業鏈,或者說是產業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涵蓋了從實驗室、科學家,到檢測、測試、驗證、小規模生產,再到批量生產的整個產業鏈。這中間,就會涉及到研發、投資、工業設計這些產業服務,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業務等。

這種孵化模式下,孵化器的服務對象,不只是小企業、創業者,大企業也是產業孵化的重要的客戶。孵化器既解決大企業的問題,又通過大企業解決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這就是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在專業孵化、產業孵化的環節上實現。

所以,產業孵化裡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生態系統的構建,使孵化器跟在孵企業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裡,形成強關係。強關係,是孵化器卓越發展最關鍵的一點。

大企業與產業孵化

大企業天生是做孵化器的料,特別是產業孵化。大企業具備品牌、研發、市場渠道、供應鏈和導師的資源優勢。大企業有一批積累了幾十年產業背景的導師。他們懂工程、懂研發,或者懂營銷、懂管理,或者懂投資、懂人。這樣的一批導師,是大企業獨有的資源。大企業還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很好的營銷渠道、完善的供應鏈系統,還有很好的投資能力。

圍繞大企業自身的主營業務,以及圍繞大企業未來的戰略側重點,用產業孵化的模式來開展大企業的開放創新,是大企業利用孵化器模式,實現自身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

大企業的孵化器做產業孵化,要緊緊的依託母體的資源。因為你的基因就在於你的母體的那些獨有的資源,這是大企業孵化器最重要的依託。另外,大企業孵化器所扶持的,就兩種創業——內創業和外創業。內創業,就是大企業孵化器所依託母體內部的人員創業。外創業,就是大企業的資源,向全社會、全世界開放,外部的創業者、小公司來到孵化器裡接受孵化服務。

顏博士評761工場的特色

具體到我們今天推薦的761工場,通過我和它的團隊、它的上級公司的很多接觸,我覺得761工場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它是有國有特大型的科技產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就是我剛才講的,大型的科技集團天生是做高科技產業孵化的料。北京電控,很多人知道,也有些人不知道。可能北京電控的其中一個子公司——京東方,很多人熟悉。這是全世界半導體顯示的龍頭企業。

第二個特點,也是給我印象很深的,就是761工場的運營管理團隊。據我觀察,它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有很多年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創業服務、產業服務經驗的一批人,這些人有經驗、有資源。還有一部分人,就是在北京電控母體裡成長起來的一批人。這批人懂母體(北京電控)、懂母體(北京電控)下屬子公司所具備的各種資源,而且他們很容易的連接到這些資源。這兩部分人結合成一個專業的創業孵化服務團隊,績效可想而知。

第三個特點,761工場很注重構建產業生態。我自己曾來參加活動過他們的活動,我知道這裡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沒完沒了的活動。所以,創業者在這樣的環境裡,可以很容易的接觸到他想要接觸到的人、機構和資源。

最後一個特點,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孵化器的產品。評價一個孵化器好不好?要看它的在孵企業在孵化期間是不是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得到了更多的資源。這些資源是他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或者是在其他地方得到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花費巨大的機會成本。而在一個好的孵化器裡,在一個完善的創業生態系統裡,在孵企業可以節約成本,高效率的接近資源。

這是我簡單總結的761工場的一些特色。當然,最清楚這些特色的,是今天我們的主嘉賓——761工場夏文歡副總經理。

夏文歡:感謝顏老師對761工場做的高度歸納和概括。很有幸,能在疫情期間,和大家雲見面。希望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761在做的事情,共同探索未來的合作機會。

“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761工場是北京電控北廣電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電控的主業是什麼?第一塊業務,半導體顯示。剛才顏老師也介紹了,是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半導體顯示產業。第二塊業務,半導體裝備和集成電路製造。第三塊業務,新能源動力電池。第四塊業務,包括科技服務在內的信息服務、智能裝備、智慧物聯。

有了這樣的產業依託,761工場能做什麼呢?我曾經和顏老師共同在北京市科委系統工作,我一直在做科技成果轉化。從接手761工場開始,我就在嘗試,怎麼把技術轉移融入到孵化器的招商運營。761工場,自2018年5月中旬開業,經過兩年時間,更準確的說法,一年半一點的時間,從零起步,現在完成了滿租。761工場一期面積是3200平米,現在出租率是100%,在孵企業有30多家,其中6家是國企。

就像顏老師說的,產業孵化有一個特點,看起來不起眼,但背後蘊藏了很大的附加值。比如說,我們有一家來自葡萄牙的諮詢公司,公司很小,只有三個人。但它承擔了歐盟地平線項目的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的中國區協調員的角色,是整個項目的主承擔載體。我們還有一家公司——北京中通華數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也很小,只有五、六個人。它是戴爾在中國的軟件外包分包商,北京是它的總部。我們還有很多這樣的小機構、小企業,這背後蘊含了什麼?就是我們招企業的一個方向。

我們關注的是企業的品質,更看好它的潛力。

除此之外,761工場和其他孵化器還有一點差別。我們從第一天招商開始,就致力於打造一個小生態。所以,我們這裡不完全是創新型的企業,還有央企的分支機構,有私募和投資公司,有產業聯盟和行業組織。換句話說,我這30多家客戶,自己就形成了一個小生態。生態很重要。我們有一個大生態,是跟北京電控的主產業形成的生態。我們還有一個小生態,是761工場一期30多家企業自身形成的一個國內外的生態。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孵化。

那麼,具體怎麼做?我剛才說了,我曾經是做科技成果轉化的,所以,我在想這些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我自己判斷,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錢,是市場。尤其在疫情期間,北京的企業出不去,地方的、國外的企業進不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去疏通、對接地方的渠道。明天下午,我們和成都會有一場連線,後天,和湖南的常德會有一場連線。我們不斷的在跟地方省市做連線,為什麼?兩年來,我總結出一個規律,北京的特點決定了它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同時是初創項目軟著陸的城市。企業在北京經過孵化和加速後,他們的產業化和市場方向一定是面向全國各地的,一定是面向一帶一路國際市場的。所以,我們能做的,首先就是打市場。這是761工場和其他孵化器可能略有差異的地方。

緊緊依託母公司的產業背景,也是我們的一個特點。半導體顯示產業國產化的一個困擾,就是光刻膠的國產化。我們利用資源,從日本引進了一項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項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這個工廠在浙江的嘉興平湖,投資額是2000萬美元,今年的下半年大家就可以看到量產產品。為什麼我們能做這件事情?因為我們的有非常強大的半導體產業背景,通過疏通兄弟單位京東方的供應鏈渠道,將國際創新型企業引入中國市場。我們幫助企業堅定了信心,解決了技術本土化的問題。

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我們還有一家很小的底層區塊鏈技術公司,從斯洛伐克過來,在中國只有三個人。大家知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區塊鏈技術很火。但是,區塊鏈到底在哪些場景可以應用?我們首先幫他對接音樂內容分發,通過區塊鏈音樂平臺來保護草根音樂作者的著作權和版權。這樣一來,這家公司就找到了第一個應用場景。他有了應用場景,自然就會落戶在我這。也就是說,我們更多的是在搭建應用場景,建立示範項目,幫助企業對接市場資源和客戶資源。這是我們依託大企業的產業背景,招商、服務客戶、穩定客戶,並且幫助他們逐步的發展的一些做法。

就像顏老師說的,我們的團隊有兩種人,一種是原來做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的,一種是我們電控系統做科技服務的。把這兩種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一個生態來主動的對接電控系統的產業需要,為電控系統科技產業提供引進來、走出去的服務。這裡,走出去也是很重要的一條。我原來在科委系統,做一些國際技術轉移的工作,所以國際渠道相對比較強。走出去,能為科技企業帶來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帶來一片市場。可能國外市場的競爭的慘烈程度不如國內的市場,但它入門的門檻很高,走出去兩眼一抹黑。我們這樣的孵化平臺,就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個出國的“預科班”。這樣一來,我們的價值就在這些入駐企業的發展軌跡上,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環境,也找到了附加值體現的地方。

我曾經在幾個地方講過課,有人就問我,怎麼才能為企業提高增值服務?我曾經和顏老師探討過,我說北京的孵化平臺應該為地方幹一件事,就是為他們在北京對接資源,建立一個走廊。我相信韻網是一個大的走廊,那麼761工場就是大走廊裡的一個分支,通向非常具體的電控產業。這就是我們可以為地方做的工作。我相信通過對接北京的創新資源,甚至於國際的創新資源,一定會對你們所服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更高的附加值。

02 雲訪談 761工場的產業孵化模式

“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顏振軍:感謝夏總帶大家“雲參觀”761工場。761比較有特色的東西,也都“現場”跟大家呈現了。除了孵化器自身服務企業、支持企業、孵化企業這些業務之外,761工場跟母體北京電控集團、跟母體下屬子公司京東方等,有沒有在產業鏈上的一些合作?比如,給母體提供一些服務,或者通過母體給孵化器帶來業務,或者與在孵企業的業務發生哪些關聯?

夏文歡:我來761以後一直在探索,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去研究電控的科技產業。後來,我發現,有些產業很難介入,比如集成電路,門檻高、學不會,行業准入又太難。所以我們現在選了幾個方向,在做對接。

第一個方向,我們在跟京東方的智慧端口部門做對接。這個部門有大量的智慧物聯的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他們有一套成熟的體系。而我們有一個國際市場資源的優勢。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們引進了一個日本企業。這家企業在我們這有一個代表處,只有一個工位。但是這個企業背景巨大,它叫J:com,相當於是中國的歌華有線。J:com去年成立了一個智能家居事業部,提出來要為全日本的家庭提供大量的智慧產品。他們就想到了,在智慧物聯方面,中國比日本做的好,所以他們就來了。入駐761之後,我們幫他與京東方的智慧畫屏做了一次精準的對接。他們在京東方採購了幾個樣品,目前這批樣品正在日本J:com總部做技術測試。我非常期待我們的國際渠道,能為母體產業走出去,提供一個機會。

第二個方向,我們在電控系統方面,還有很多引進來的項目

,包括兆維公司。我們剛才提到有一個韓國的半導體探針卡項目,我們在對接兆維公司。除了為企業對接業務,我們還想到,單純靠國有產業投資的力量還不夠,於是又引進了梧桐樹資本——一家大型的風投機構。通過風投資本與我們的產業投資相結合,豐富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受疫情影響,這個項目本來應該今年3月份去韓國考察,但目前被擱置了。

除了上面圍繞母體產業的走出去、引進來,我們自己也在探索,選一個產業做深、做下去。我們利用了資源的不對稱、信息的不對稱優勢,在今年年初啟動了一個叫跨境電子降解品的項目。比如說,我們現在有大量的電子產品,這些產品不合格,或者過期了、過時了,必須進行降解處理、回收。此外,還有一些殘次品、冗餘產品也需要降解處理。尤其是我們的電控系統,跟手機的、筆記本這些終端產品不一樣。這些終端產品,因為大量的維保和售後服務體系,你大概知道產品的殘值是多少。比如說一個終端產品壞了,它還值多少錢?我們電控系統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中間產品,這種殘次品無法估值。這些資產堆在那,怎麼實現環保處理,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於是,我們就選擇了這個領域。

跨境電子降解品,具體怎麼做,才能既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又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我的做法就是先把境外的資源連起來。我們在尼泊爾、印尼、東南亞、新加坡這些地方,建成了一個很好的回收、加工、處理系統。然後利用我們境內的資源,在山東、深圳等不同地區建立回收、加工、處理系統。我們把境內和境外相連,就形成了一個電子降級品、資產回收處置的跨境服務體系。

我們稱之為服務,不是買賣。為什麼叫服務?同樣的一批降級品放在這兒,讓一個業外的人去看,根本不知道值多少錢。我們有一支專業的隊伍,這支隊伍可以告訴你,賣到哪一家工廠,會獲得最高的資產處置回報。這家工廠是在江西、深圳,還是在東莞?所以,我們把電子降解品的業務當作為我們761工場與北京電控科技產業有效對接的一個很好的業務模式。而且,我們打算把這塊業務培育成為一個獨立的、和電控的所有科技產業緊密關聯的企業。據我們瞭解,目前這種業務在電控系統內,還沒有人做。我們就去開闢一個新的,但是又確實需要的細分市場。我想我也是在探索,可能我們孵化平臺不能什麼都幹,但還是要找到一個差異化細分市場。

顏老師介紹說我們有特色。我們特色是什麼?我們是專業孵化器,我們的特色是國際化。所以我做的所有業務,都一定要把國際化連上。剛才說的電子降解品業務,如果沒有跨境體系,據我們瞭解,海爾也好、聯想也好,還是一些其他企業,也在使用第三方的服務來做電子降解品。但是,如果沒有跨境服務體系,會遇到一個問題。比如小米的手機,出口到印度、東南亞之後,如果不能在當地市場實現回收利用,再生產、再銷售,成本一定會提高。只有實現了跨境體系,我們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顏振軍:夏總講了幾個點,實際上最後這點更重要一些。依託母體產業鏈中的市場需求,761實際上建立了一個電子降解品的回收利用鏈條,而且是一個跨國的產業鏈。或者換句話說,761工場把自己嵌入到母體的產業鏈裡面了,成為產業鏈裡重要的一環。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孵化服務的對象,不光是空間裡的企業,還有大企業,還有外邊的一些小企業和大企業。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產業孵化場景,我覺得非常棒。

夏文歡

:當然,我們在其他的幾個方向也在做探索。剛才我們講到了,761工場地處中關村的西城園,又是金融科技的聚集地。因此,我們也在探索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應用的走出去。但是這部分不是依託大企業的產業背景,而是依託整個政策環境,在區塊鏈應用市場裡找場景。

但是,我想咱們要有個先後輕重吧?既然我們是國有企業辦的孵化器,我們首先是要緊緊圍繞電控,做成一個相對專業化的孵化器。但是在數字經濟領域,我們也想跟顏老師探討,有沒有讓我們入駐企業走出的機會。我們很多企業都很願意到地方去,但是到外地尋找路徑、市場,我們還是有短板的。韻網能否在對接方面做一些工作,或者我們怎麼能協作?

顏振軍:現在中國的創業孵化行業規模十分壯大,全國13,000多家機構,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各自不同的行業裡,機構之間完全可以聯合起來。韻網實際上就是提供類似服務的一個機構。比如在某一個產業領域,我們在全國選擇一批在這個領域績效好、資源好的一批孵化器,組成一個虛擬的共同體。比如,761的企業要到濟南發展,那麼共同體內有濟南的創業中心,可能就變成761的地陪了。企業到那兒去,自然就到當地的孵化器裡生長,反過來也是一樣。這樣我們就構成了一個全國的孵化網絡。這些事我們都可以一塊幹。

實際上,去年,在火炬中心的指導之下,韻網發起了新材料產業孵化共同體。在全國100多個新材料的孵化器裡,我們聚合15家孵化器,大家共享資源、共享服務、共同孵化、共同投資。通過組成利益共同體,增強議價能力。這樣,共同體成員在跟上市公司、大企業、政府部門、海外合作伙伴進行合作的時候,會談到很好的條件。

夏文歡:顏老師,我請教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國企有國企的優勢,但也有國企的制約,比如投資的問題。大家知道,無論是成果轉化還是孵化,離不開資本。我們現在縱深服務的時候,一旦涉及到資本介入,就會有一些政策的限制。這個問題,您有什麼解決辦法?

顏振軍:我們談到國有孵化器的時候,常常有這樣一種情況。我有一句話,孵化器要是不具備給人錢的能力,那就是耍流氓。當然,給人錢有幾種不同的方式,最好的、最直接的就是自有資金投給企業,這主要是用股權投資。還有一種,我經營一隻基金,別人的錢通過我的運作,投給企業。還有,我可能這些都沒有,但是我有銀行,或者我有一批天使投資人的哥們兒,跟我一塊來投資企業。所以說,渠道可以有很多,方式也可以很多。至於你講的,孵化器自身的投資,理論上來講,不存在政策上的問題。當然你作為一個企業,企業的行為自然是可以這樣的。只不過,現在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國有系統人員的行為監察,有一些具體的工作評價上的機制。比如說,一支國有的基金,有可能考察當年一年的績效怎麼樣,這些是不符合規律的。我覺得可能大的政策上沒有問題,在中觀和微觀層面上,需要你要做一些調整。

實際上,我們也接觸到有些孵化器。它的上級給它一個尚方寶劍,可以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之下,通過一個會議紀要的形式,允許它用自有資金或自有服務換取企業的股權。甚至這種投資行為不需要申請,只需要報備就可以了。而且還有可能允許個人去跟投。我覺得,761工場時間也短,滿算才兩年的時間,可能這方面的空間還可以很大。

夏文歡:我們現在的做法,就是您剛才說的其中一條路徑。我們自己組了一個很好的投資人的圈子。這個圈子裡包括天使投資人、早期投資人、風險投資人,到後面加速的、產業化的投資人。在我們入駐的企業裡,就有一家很低調的私募基金,這個團隊又同時是一個地方政府的一支政府引導基金。我這裡這些機構和企業看似很小,但是它們背後蘊藏的實力和附加值很高。

如果說分享一點招商經驗的話,我覺得孵化器可能要從生態上招商。自己先把小生態招好,去把它營造出來。就會有很正常的業務來往的資源。在參觀的時候,我們看到我們經常有些國際活動。國際活動能為我們的企業帶來什麼?帶來了很多國際市場的人脈和市場的機會。比如說,我們有一些巴西的活動,巴西成團來了五六次了。有人說巴西沒覺得怎麼著,但是巴西是南美人口最大的國家,是南美最活躍的市場。巴西可以帶給我們很多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機會,產品走出去,市場走出去,技術標準走出去。

我這裡還搭建了一些非大陸化的國家,比如,我們和波羅的海三國聯繫很緊密。我們在拉脫維亞有個小代表處,在首爾有一個代表處。當然,我們是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和一些貌似很小,但又很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國家建立緊密聯繫。比如說北歐、塞爾維亞,還有像波蘭、葡萄牙這些國家。我們覺得,越是這樣的小而精的國家,一定會在某一個細分市場、某一個生產工藝的鏈條上,有它的獨創性。我們要在細分的領域做探索。

顏振軍:我再問你一個最不重要的問題,但可能也是群裡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你剛才說,你們現在的空間入住率100%。你們下一步怎麼辦?還有企業來怎麼辦?

夏文歡:今年7月中旬,761工場的二期就開業了,就在樓上的7層,推出來1000平米左右的空間。按照6層的軟硬件條件,配置從15平到200平左右的靈活隔斷。我們目前已經儲備了一些客戶,還在和一家地方高新園區談設立北京的創新中心。我們的二期很歡迎大家,包括北京的,也包括地方的,當然,也包括國外的朋友來參觀、入駐。

本來沒有疫情的話,應該已經完工了。現在預計應該在7月肯定會完工的。我們761的空間不會盲目的擴大,因為我們要做的,就是拿一片,活一片,還要好一片。不能我招來一批,明天他們都走了。我們要招來,就得讓他們留下來,還得讓他們長大。我特別期望的是什麼呢?就是我6層的這些租戶們能夠有擴租的需要。這就證明在我的孵化下,企業從100平變成200平,我的孵化讓企業成長壯大。

顏振軍這是最要追求的,就是在孵企業在你的系統裡的成長性

夏文歡:我特別希望他們從三、五十平變成一、二百平,到了我這承載不下了,我就把他們介紹到全國各地的園區去。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東西。

我們考慮過,北京這個地方最適合做的就是“軟著陸+孵化”。真正的產業化,一定是跟著市場走。當然企業有可能到北京,也可能到其他地方。作為我們來講,我們絕對不限制他,我們還鼓勵和幫助他去對接最有效的資源,最有價值的落地。藉此機會,我也特別願意能夠和地方的園區、孵化器同行打招呼,大家抱團,我的資源就可以為你所用。我相信,我們的入駐企業都很願意到你這來,你們那兒的客戶也一定需要北京的資源。大家可以合作,共同促進產業孵化在全國發展。

03 雲解答 兩位嘉賓回答觀眾提問

1.移動互聯網時代,孵化器的運營有什麼改變?需要什麼變化?

夏文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像韻網的智能孵化,是最大的一個變化。

但從761來講,移動互聯網時代,首先搭建線上平臺,是最重要的一塊。第二塊,移動互聯網其實帶給大家整個消費理念和商業模式的重新重塑和顛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有必要重新去了解我們在孵企業的商業模式。我們應該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他們重新梳理資源,主動去對接。比如,我們已經在安排入駐的機構去做一些線上的推廣活動。

我們這裡有一些國外的機構,本來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要來一次,但他們現在來不了。他們只有純英文版的Webinar(線上研討會),這個播放的平臺和界面和我們的需求會有不合適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在想怎麼把這些國外入駐企業的聲音,變成中國的聲音。把這種中國的聲音傳播到各地,這個是我們在做的工作。

顏振軍:我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簡單點說。我覺得移動互聯時代,特別是最近的疫情,逼迫人們更加重視移動互聯的這些基礎設施和功能。這個時代催生了很多新興的產業,孵化器怎麼去對待這些新興的產業?孵化器本來就是應該生出企業的地方,這是孵化器最根上的功能。

所以,第一,孵化器要去關注你在的地方、你所處的城市、你所處的行業,在移動互聯時代,能生出什麼樣的新企業、新業態?你要去關注它、抓住它、服務它。然後把你的利益嵌入進去,跟創業者一起生長。第二,一個單個孵化器的孵化流程、孵化業務的線上化,也就是數字化轉型。第三,就是孵化器群體,要一起來合作,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智能化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所有人都受益。

2.疫情期間,761的招募項目有什麼優惠政策?

夏文歡:我覺得,我們不用去談優惠政策。優惠政策是一個短期的行為,而且本身所謂的優惠,並不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天你有政策,明天他有政策,我們不能到處去套政策。

首先,我們堅定的執行、堅決的落實國家、地方的各種減免政策。我們今年已經做了大規模的減免,接下來我們可能還會跟著北京市的政策走。但是重要的不是政策,重要的是什麼呢?是你到底需要什麼?我這裡來的每一家企業、每一個項目我們都先做一個診斷。我有一個來自於不同行業的專家團隊,他們會為每一家企業做一個診斷。看一看這個項目在什麼階段?這個階段你到底需要什麼?你缺的是哪一塊資源?我們要做的是這種,缺資源的,給你補資源,缺市場的,給你找市場,缺應用場景的,給你搭建場景,缺錢的,我幫你找錢,缺政府渠道的,給你對接政府。我們不去比軟件硬件,也不去比任何的優惠政策,我們比的就是深度服務。

其實這塊東西,有很多國外的商會早就開始轉型了。我知道像CBBC英中貿易協會,他們都有專門的BD Manager。他是一個項目經理,可以打通一個產業鏈。他做的和在我這裡一樣,我們就是沿著業務的鏈條,為你服務。我要通過資源來讓你真正的長大,你在北京、在任何一個地方,在國內、國外,都能生存發展。

顏振軍:說的非常對。我再補充一句,我們傳統孵化器的理論是什麼?孵化器能降低創業成本,這是孵化器很重要的價值。但是現在變了,剛才夏總講的,是這個意思。之前穀倉創業學院的洪華院長講到一句話,很有意思。他說,孵化器不在於你幫助企業降低多少成本,孵化器不是幫他省錢,而是要想辦法幫他賺錢。這是孵化器要乾的。我覺得這是對孵化理論的一個很重要的顛覆,孵化器的從業者要去思考。

3.孵化器的大、中、小企業孵化前景如何?有什麼好建議?

顏振軍:今天就在講大中小企業的融通。761工場的模式,是去融通北京電控,以及北京電控旗下的上市公司和大公司,融通場地內孵化的那些小企業和場地之外遍佈各地的那些小企業。

針對你的情況來說,我知道你們自己本身是一個企業轉型過來的。第一,你們自己有一些資源。第二,你們聚了一批小企業。但是我給你建議,一是,你要綁定一批大公司,一批上市公司,他們管什麼用呢?第一,大公司有些外包項目,可以通過你,包給小公司。小公司不就有業務了,你就幫他賺錢了麼。第二,反過來,小公司的產品服務,賣給大公司,大公司就是應用場景。包括小公司的產權、部分產權或者甚至全部的產權,通過你的協調賣給上市公司、大公司。被併購是小企業很好的一個出路。所以你要綁定一批大公司,這個是孵化器可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慢慢交流。

夏文歡:剛才顏老師說的我稍微補充一句,也是我的經驗,生態裡面,不能完全是純投資機構。

顏振軍生態就是要有生物多樣性。

夏文歡:一定要有產業投資人,實體產業的這種大企業。因為他們會提出非常明確的需求。這種需求是技術上的需求,或者新增項目投資的需求。這種需求出來之後,就為你的入駐企業,甚至說為你,定向招募、引進項目提供了一個導向。某公司說我要上這條生產線,我需要的是A、B、C、D這四個不同節點的技術來源。你就沿著這個方向去找找看,有沒有關聯的項目。我們這裡其實也在嘗試,但是我們做的還比較淺。

我們這裡有一個孵化項目,是日本的精密體檢項目。我們為什麼會做這麼一個項目?按說好像跟我們的產業方向,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去把客戶凝聚起來?剛才您說了,我們要凝聚一些大企業和有實力的老闆們,怎麼凝聚他們?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為他們的健康服務。我們要找一條,他們心甘情願去接受的路——我們帶他們去日本做體檢。

這條路走下來,這些客戶和我之間就不是我掙了他的服務費,而是把他們發展成我生態中的一個要素。我跟顏老師之前也都一起出過國。我們有一個體會,原來出國之前咱們不熟,可能也就見面打個招呼,但是出國一趟回來,我們就成兄弟。因為中國人在海外還是很抱團的,大家都處在異鄉、朝夕相處,連續一週的24小時在一起,我還帶著你去做健康體檢,我和你之間的關係就變了。這就是生態形成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4.本地孵化+異地落地。如果是以政府和產業園區合作的話,是什麼樣的合作形式?可以理解為地方的招商服務嗎?

夏文歡:我理解,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是地方的一種招商服務,但是它應該是一種很精準的招商服務。這並不是說,是我為你招商而招商。而應該是,我們這裡的一個項目,應該在某一個地方有它的應用場景和市場機會。它心甘情願的到你那去落地,而不是說你許諾了什麼樣的優惠政策。只是因為政策的話,它今天可以在你這注冊,明天又可以跑到你隔壁的城市註冊。這種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我們要追求的還是真實的存在著的一個市場機會。企業覺得你這個地方能夠給它帶來好的市場機會,很好的用工條件,很好的產業化的政策。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做的工作,是引導企業去不同的地方,對接不同的市場機會。這裡面,交通的條件也很重要,還有當地的政策的環境,當地的用工條件,當地的產業鏈基礎都很重要。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那種沒有產業鏈基礎去做的,尤其是在類似於醫療服務、健康服務領域中。當一個地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化和比較完整的幾個強產業鏈的時候,它缺的恰恰是服務業。如果我們把醫療健康做一個服務業的切入點,就有可能。為什麼我提到這個問題?大家可能聽說過京東方有一個醫工事業板塊,大量的移動健康和大量的醫療用品都在這個板塊裡。醫工事業板塊的總部很快就要搬到房山了,在那有一個非常大的基地。我們在跟醫工板塊做非常強的關聯和對接。所以,醫療健康也是我們的很關注的一個點。總之,最後又回到了我們北京電控的產業系統。

顏振軍:您這個問題我再補充一點,這個路子是通的。本地孵化+異地落地,當然可以當做是一種招商的形式。所以,這沒問題。

但這裡核心的是什麼?本地在哪?異地在哪?這個“本地”,一定是有輻射力量的城市,比如北京、深圳、上海。這個“異地”,一定是有承接能力的地方。本地和異地是能夠發展這種關聯的,能走通這種商業模式的。這沒問題,如果反過來肯定是走不通的。

所以這裡,就是要選擇你去做本地孵化的地點。異地,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做異地落地。某個行業或企業的“異地”一定是特定的,一定在某一個點是最佳的配置。所以,地域之間的這種關係還是很重要的。

夏文歡:我們和地方的合作,基本上就是基於精準需求下的一個精準的服務。我們不會去說到地方去託管運營什麼東西,我覺得那不是我們重點要做的事兒。我們就是你有什麼樣的精準的需求,我就根據我的資源給你來匹配什麼樣的精準服務。我覺得這個就夠了。因為作為我來講,我要做的事情更多的還是緊緊的依託北京電控大企業的科技產業鏈,為我們電控的科技產業鏈上的開放創新,提供國內和國外的機會。在這個機會中間,我們大量的創業團隊、創業項目、國內的機構、國外的企業都會得到發展和市場機會。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都儘量地嵌入到我們電控的發展空間去。

結語

顏振軍:做個簡短的小結,您先來。

夏文歡:我這個小結,就一句話。感謝韻網的推薦,期待未來有機會和大家線上、線下共同攜手。希望大家關注761工場,它的產業背景,逆勢推出的二期項目,歡迎大家來入駐的同時,也參與我們的生態

顏振軍:好,謝謝夏總。我也就很簡短的說兩句。

夏總實際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合作的機會。首先,他提供了一個範例,就是依託大公司的產業孵化怎麼做。從目前兩年的時間看,我覺得已經做得很棒了,當然未來可期待的會更多。夏總也談到了很多很多設想,所以我們也很高興,也很感謝761給我們這個機會,給全國的同行,特別是給全國的創業者做一個推薦。

另外從韻網本身來說,我們的創孵直播的平臺,為全國優秀的孵化器“展現特色、吸引客戶、集聚資源、推廣品牌”的“雲參觀”服務,還要繼續做下去。讓更多跟761工場一樣優秀的、聚焦在某個特定領域的、孵化績效很好的、很有特色的創業孵化機構“浮出水面”,讓機構獲得更多的資源,讓創業者有更多的選擇,讓中國的創業環境變得更好

“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韻網與761工場團隊合影


“大生態+小生態”雙輪驅動,761工場打造電控產業孵化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