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是祖宗崇拜

所謂祖先崇拜,就是相信祖先的靈魂不滅並且可以成為超自然的一部分而加以崇拜。

母系氏族社會後期,隨著生產技能的提高和對生殖現象的逐漸理解,人們不再願意把被自己征服的動物認作祖先,而以神化面貌出現的祖先取而代之;又因為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神化的祖先也由女性變成男性。

中國進入夏、商、周的早期奴隸制社會後,男性在社會生活中取得絕對優勢地位,建立了以父系血緣關係為根本準則的宗法制度,所以祖先崇拜始終偏重或僅限於男性。 

一、祭祖

祭祖起源夏代,到商代已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統化的祭祖儀式。商人祭祖包括“周祭”和“選祭”,“周祭”即普遍祭祀,“選祭”即選擇五系之內的直系祖先若干位一次合祭;同一氏族的人在宗廟祭祀,同一宗族的人在祖廟祭祀,同一家族的人在稱廟祭祀。

周代的廟制則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左為昭,右為穆),合太祖之廟為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合太祖之廟為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合太祖之廟為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家中,不得立祖廟。

秦漢以後,郡縣制取代諸侯分封制,由選拔而成的官僚體制突破了宗法制的天羅地網。

相應地,祭祖不再像周代那樣是全國性的統一行動,而更多地侷限在宗族家族內部進行;但皇族內部宗法與祭祖更加細密、系統,民眾的家祭禮儀也更加煩瑣;祭祀形式也由廟祭過渡到墓祀,也就是現代的掃墓。

東漢應劭的《漢官儀》中記載的墓祀時間有月底、月中、二十四節、伏日、社日、臘日等。唐代掃墓盛行。據史載,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曾明確規定允許百姓寒食節時掃墓

鳥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青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風雨人歸去。

白居易這首《寒食野望吟》詩,描寫的就是當時清明掃墓的情景。

清明掃墓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中國人的祖先崇拜儀式中,除了掃墓之外,還有在家中供 奉祖宗牌位,農曆七月半冥節期間宗族內各家各戶輪流為祖宗供飯等等。

二、宗祠祭祖 

宗祠祭祖,是最為重要而隆重的宗族活動。祭祀活動名目繁多,有每年對高、曾、祖、考的春、夏、秋、冬四時祭,有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分祭禰以及忌日祭等特祭,每逢年節還有年節祭。

平時族人經過宗祠門口,都要下車下馬,畢恭畢敬。祭祀時,合族男子會集宗祠,拈香行禮,更是極其嚴肅。

每次祭祀,都由族長或宗子主祭,並以年輩、官爵較高者為陪祭,另外安排通贊、引贊、司祝、司尊、司帛、司爵、司饌、司盥等執事人員負責贊禮和奉獻各種祭品,有時還配有鐘鼓和歌詩生。

其餘族人則依輩次的先後和身份的尊卑,井然有序地隨主祭、陪祭之後,在贊禮聲中跪拜如儀。

參加祭祀的人一定要衣冠端正,行禮時尊者在前,卑者在後,整齊嚴肅,如祖考臨之在上。

祭畢會食,依次飲福、享胙。飲福為飲用祭酒,享胙為食用祭肉。祖先用過的祭品,吃了會沾有祖先的福澤,而“革胙”、“停胙”則是對犯有過失的族人的一種處分。

宗祠祭祖目的在於通過追思共同祖先的“木本水源”之恩,用血緣上的聯繫團結族人,以免日久年長,一族之人名不相聞,面不相識,視同路人。

而繁縟隆重的儀式又充分體現了封建倫理,展示了禮教規範,不失一種有效的教化作用。

三、喪葬

祖先崇拜的另一項主要內容是喪葬。喪葬屬於近祖崇拜,一般在三代之內進行。喪葬有各種不同的方式,如土葬、水葬、火葬、天葬、懸棺葬等,漢民族崇尚“骨肉復歸於土”之義,所以主要用土葬之法。

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基本上以周代確定的為準制。一般來說,從人死到喪事完畢,要經過停屍、招魂、弔喪、沐浴、穿壽衣、入棺、占卜陰宅葬日、出殯下葬、放置死者神位於祖廟、服喪等繁瑣的禮儀;概而言之則只有先殯、後葬、再服喪三個階段,服喪又成為喪葬的主要禮儀形式。

服喪按規定要節制飯食起居,穿戴特定的喪服,十三個月(週年)小祭,二十五個月(三年)大祭,然後服喪才告完畢。

喪服制度具體而言指的就是居喪期間的衣服制度,共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稱為五服。

喪服不同,居喪期限也不同。喪服的等級是根據與死者親屬關係的親疏遠近決定的,血緣越近,喪服越重,居喪時間越長,而且嫡庶有別,男女有別。但這種服喪制度事實上並沒有嚴格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