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王翠平:做一名貧困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女,出生於1985年7月,漢族,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教於靈璧縣黃灣鎮陸集教學點。自參加工作以來,她紮根農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默默守候著那份簡單而執著的人生信念,為農村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先後被宿州市文明辦、宿州市婦女聯合會授予“宿州好人”、“宿州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2017年9月王翠平同志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安徽最美教師”稱號。

甘於清貧 心繫沃土

紅星教學點地處靈璧西南約二十多公里,在黃灣鎮最北部,地點偏僻,校園環境極為惡劣。2003年9月王翠平主動要求到較偏僻的紅星教學點工作。


靈璧王翠平:做一名貧困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鄉村道路崎嶇不平,運載渣土的工程車絡繹不絕,“飛石”常常從車而降,每天她都要心驚膽顫的騎近一個小時的車子方能到校。風和日麗的日子中,一趟下來全身滿是灰塵,宛如剛出礦井的煤炭工人,更可怕的是陰雨連綿的歲月,那是200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當她穿上厚厚的棉衣準備騎車去學校時,天空飄起了雨雪,道路溼滑不堪,一路上她好幾次差點摔倒……當她快到學校時,對面來了一輛運載石子的工程車,為了避讓這輛車她急忙想去剎車,可此時手已經凍僵了不聽使喚,剎那間她連人帶車跌落在路邊的水溝裡,身上的衣服全溼了,右腿動彈不得……寒風刺骨、疼痛難忍的她此時各種思緒湧上心頭。抱怨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行業?躺在醫院越想越覺得委屈……醫院裡的每一天都顯得那麼漫長,當她正在為自己的腿什麼時候才能好、什麼時候才能出院而默默流淚的時候,學校領導老師都來了,搭班的張老師更是帶來了她們班平時最調皮的張彪同學。他怯怯地來到王老師面前,低聲地說:“老師,你趕快把腿治好,班裡同學都很想你,這是同學們送給你的心願卡……”說著從衣袋裡掏出一疊厚厚的自制卡片。卡片上一句句樸實無華的語言,深深地觸動了她的心。這讓她陷入了矛盾的思想鬥爭之中:難道兒時以來對老師的喜愛和崇拜都是來自一時的好奇?難道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難道要拋棄這群天真純樸的孩子而不顧?……一個老師沒有了對學生的愛和責任,即使到了一個條件好的學校又有什麼意義?於是還沒等腿完全好她又一瘸一拐地騎著電動車來到了學校。此刻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裡,愛上了這裡的孩子,為了這裡的孩子,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矢志不渝 播撒愛心

靈璧王翠平:做一名貧困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自己的學生。農村留守兒童特別多,學生們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她的班裡有一位叫張金鑫的同學,衣著很舊、不愛講話、學習也不好。一天王老師去家訪。當來到他家時,眼前的景象不禁讓人一陣心酸:“一座破舊的農家小院,屋裡只有幾件簡單的傢俱,他正趴在飯桌上寫作業,屋子旁一個冒著濃煙的窩棚裡依稀可見一位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在做飯……”原來他是一個不幸的孩子,父親因車禍早逝,母親改嫁他人,幼小的他和奶奶相依為命。那一刻她眼圈溼潤了,把孩子摟在懷裡摸著他的頭說不出一句話。之後的日子裡,王老師經常與他談心,單獨輔導。漸漸地這個學生變得活潑開朗了,看到這個在陽光下振作起來的孩子,她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滿足。

以身作則 潛移默化

作為班主任王老師經常說:“好習慣養成不易,壞習慣改掉更難。孩子們身上缺少自覺意識,文明習慣,必須從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循序漸進。”

靈璧王翠平:做一名貧困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一天下午,她正批改作業,因為一名學生的作業實在太差了,她一氣之下撕下了這頁作業扔在了地上。這時,一位調皮的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亂扔廢紙。”此刻她才醒悟過來,彎腰拾起剛剛扔在地上的作業紙,然後走上講臺說,她隨手扔紙,違反了規定,自願罰值日一天,希望同學們以後對她嚴格監督。說完又馬上給那個學生拿來新作業本,指導他寫作業。第二天,她認認真真地做起值日。從那天起,學生隨手扔雜物的現象再也看不見了,人人都成了衛生監督員,無論在學校哪個角落見到雜物都能主動拾起。

淡薄名利 紮根農村

十六年來,雖然她有很多機會可以調到條件好的城區學校工作,但她都放棄了,仍然守在自己的崗位,留在了鄉村教育這片廣袤的沃土。在她身懷六甲之時,她仍站在講臺上盡職盡責的上每一節課,課餘休息時仍在為學困生輔導功課,從來沒有因為身體的不舒服而耽誤學生一節課。看到她在講課過程中一陣陣的嘔吐,看到她因雙腿浮腫行走吃力時,孩子們感動了,家長感動了。


靈璧王翠平:做一名貧困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有父母、公婆要贍養;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還有一群孩子需要呵護!2007年她公公病情加重,面對30多個孩子的班主任,她選擇了學校,無暇顧家,沒有時間去重病床前照顧公公,撫慰婆婆和孩子。當公公閉上雙眼的那一刻,她仍然和班裡的孩子在一起,公公離去成為她今生的遺憾,心中永遠的痛。“媽媽是一名盡職盡責的老師,卻不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媽媽。”這是她兒子說的一句話。她愛人在埇橋工作,每週才能回家一次。工作之餘,她要獨自承擔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責任。她每天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心裡裝的全是學生,以至於忽略了年幼的兒子。2011年,兒子感冒了,當時她也沒帶兒子去醫院就診,就利用晚上下班後帶孩子在附近的診所打點滴。幾天過去了,孩子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卻更嚴重了,當她和愛人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時,結果讓她們大吃一驚,孩子被確診為急性支原體肺炎,並且感染面積大,需住院治療,她抱著生病的兒子,聽著醫生的埋怨,心裡難受極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針扎似的疼痛。孩子住院期間,學校領導給她批了假讓她陪孩子幾天,她考慮到剛接的班,忍著心痛,讓母親幫著白天在醫院照顧孩子,她義無反顧的回到工作崗位盡心地工作著,而自己不辭勞累的奔走於醫院與學校之間,並沒有因為孩子住院而耽誤學生的學習。是啊,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可愛別人的孩子確是神聖的,雖然她談不上什麼神聖,但卻做到了問心無愧,無愧於學生,無愧於學生的家長。

從教16年,王翠平嚴格遵循著教育規律,履行著教師義務,恪守著教師職業道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踐行著教師的使命,用平常心重複地做著教書育人的平常事,她用自己的執著和奉獻詮釋了一名鄉村教師最可貴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