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提到云南,不少人脑海里浮想出的,大概是过桥米线了吧。但云南那么多个县市,光知道过桥米线,你就落后啦。今日,小编带大家走进官渡,一起来见识见识当地的名优特产,想去当地旅游的朋友们,可以拿小本本记下来,到时候就可以敞开肚子吃啦。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官渡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为昆明四个主城区之一。当地集人文、景色、美食于一身,是一个宜室宜家的安静小城。多民族聚集的官渡,有着农耕之前必须祭祀的虫王节,有着如同“小年”一般热闹的火把节,也有着在跑马山上举办的跑马节以及崇拜祖先的土主庙会。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当地风景名胜不多,但名声响亮的官渡古镇,入选了云南省十大旅游名镇,同时也是古滇文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而昆明最早的金马寺也在官渡境内,其创建于唐南诏时期,寺内碑刻记录了古滇国时期金马、碧鸡的传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除此之外,滇剧、花灯、昆明调、乌铜走银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当地才能一览风采。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有史可读,有景可赏,有没有可以满足味蕾的美食特产?当然有了。官渡受民众喜爱的特产很多,叫得上名号的有牛干巴、清蒸鸡枞、官渡饵块、官渡粑粑以及太师饼。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当地的居民有句俗语称:“到官渡古镇游玩,不能不看金刚塔,不能不吃官渡小吃。”为何这么说,因为当地的小吃确实好吃,算不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最让人眼馋的就是两样,官渡粑粑和太师饼。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官渡粑粑又称乔麦粑粑。这一特产早年间,都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官渡人才会吃的。古镇上,来来往往的游客很多,最好卖的就是粑粑。镇上的负责人曾经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数据,说是全镇每天要用掉3吨面粉做粑粑,而且做多少就能卖掉多少。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从这样的底气来看,官渡粑粑应该是很好吃的。那么,这一特产的味道是怎样的的呢?吃起来时,口感香、脆、甜、蓬松又有嚼头,且带有松毛的清香味,这就是让人着迷的特产的味道。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有时候,有人会特地驱车前往集镇上买粑粑吃,而且,去晚了就没有了,可见有多抢手。以前昆明街头,可以经常看到有人背着箩筐在街头卖的麦粑粑,如今在城里很难见到了。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难得官渡小镇还有卖,所以去当地旅游,莫不能错过。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再就是太师饼。它是云南昆明风味小吃名点之一,配以一杯热茶食用,大有太师风度。其馅有枣泥、豆沙或白糖等等,饼皮酥,味香,咸甜皆备的太师饼,是文人会友的必置佳品。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关于这一特产,据老糕点师傅说,这种饼是商朝纣王的太师闻仲发明的,但是伐纣时武王用来当行军干粮了,后来竟传到了民间。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大家知道是太师发明的,也就直接把这个饼叫做太师饼。当然,闻仲制作太师饼只是传说而已,无可稽考。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架不住大家的喜欢,它还是火起来了。

官渡口口相传的两样特产,一样是文人会友的标配,一样是全镇最爱

怎么样,官渡的这几样特产,你馋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