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頭版關注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

  4月21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打磨好產品 開拓新市場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一文,全文如下:

  4月中旬,以美的資本領投的幾家重量級私募基金出資人斥資3億元,成功受讓浙江天喜廚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喜廚電”)的部分股份。一場疫情中的“市場運動戰”,不僅讓位於浙西南山區的這家民企轉危為機,還引來了強有力的戰略投資者,企業由此步入成長快車道。

  位於縉雲縣壺鎮鎮的天喜廚電主打智能廚電和高端炊具。2019年,該企業總銷售額約2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銷售額佔七成,空氣炸鍋尤其受歐美市場歡迎。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天喜廚電的外貿訂單量受到嚴重影響。“美國一家採購商的常年訂單在6000萬美元左右,現在被推遲了,什麼時候恢復還不知道。”公司總經理呂挺說,一季度,該企業海外市場訂單量急劇萎縮。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

  公司負責人呂挺介紹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廚電消費市場的全球版圖悄然變化。天喜廚電由此展開了一場“市場運動戰”,即瞄準國內多數人“宅家”的現狀,迅速推出二代空氣炸鍋、空氣烤箱等產品,並且在功能設計上做了不少改進。沒想到,市場反應比預料的還好,企業銷售熱線應接不暇,電話那頭不是下訂單,就是談合作。企業還發力線上銷售,與北京利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過網紅帶貨直播銷售,曾經1秒鐘就賣出了1.6萬臺空氣炸鍋。

  海外市場萎縮,國內市場迅速拓展。天喜廚電看準機會,全力復產復工,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業有3000多名員工,大約有70%來自全國各地。到2月20日,仍有1000多名員工無法返崗復工,其中包括400多名中層以上的管理幹部、研發人員和業務骨幹。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

  天喜集團

  特殊時期,縉雲縣先後推出“大禮包”與“加油包”,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啟動包車從四川、貴州、重慶、河南、湖南、安徽等地接員工返崗。到3月初,天喜廚電基本恢復正常生產。到3月底,該企業的國內市場銷量佔到了總銷量的七成以上,3月份產值上升到1.6億元,同比增長10%,有效扭轉了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場疫情讓天喜廚電看到了危中之“機”。“這次危機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提前佈局、加強創新的重要性,企業不能沉醉於過去的成績,而要不斷開拓新市場、打磨好產品。”呂挺說,目前企業正通過加強市場調研和科技創新來提升競爭力,相信一定能走出一條好路子。公司決定今年投入兩億多元建設天喜廚電研究院,用於產品研發、測試和模具製造。同時,在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幫助下準備成立一個雙院士工作站,並且與中電科58所、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努力建成一個國內領先的廚電研究院。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 縉雲天喜廚電從海外銷售佔七成轉到國內銷售佔七成

  公司員工生產產品

  在呂挺看來,一個更大的“機”即將出現,那就是海外市場廚房家電需求的報復性反彈。他的案頭,擺放著厚厚一疊全球市場調研報告:北美的沃爾瑪庫存見底了;南美的家電零售商Mondial急需補貨……他們正在抓緊研製物美價廉、功能更強的新款廚房家電,搶抓一觸即發的海外消費潮。

  一份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方案正在天喜廚電加快部署:計劃投資10億元,建成佔地250畝的智能廚電配套產業園和物流園,爭取打造成為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國家示範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智能廚電配套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就能投入使用。

  來源 浙江日報 記者 楊世丹 縣委報道組 劉斌 通訊員 盧根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