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大部分男人在兒時都有過一場軍旅夢,或者說至少也是有喜歡玩具槍、坦克、大炮的經歷。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都在變化。儘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真正走入軍營,或者說是親手研製飛機、大炮。但仍有相當多的人依然對國防軍事和武器裝備抱有熱愛之情,筆者也算是其中的一個。

互聯網時代使得各路軍迷得以彙集,但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前,靠著那少數的書籍、雜誌、報紙,甚至於是歷史課本、傳奇小說,其實都塑造了不少“散養”軍迷。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當互聯網時代開始在中國興起後,信息渠道得以拓寬。對於海內外武器的對比,其實是很多人都熱心關注的問題——雖然此類的對比最終都以數不清的口水戰而告終。

比如“殲8大戰F22”,這可是耗費了老一代軍迷不知道多少口水的話題。我們今天看這類的話題,可能都會覺得可笑,然而當時的人們可不是開玩笑,而不是開玩笑的背後則是辛酸,因為那時我們跟西方軍事強國在常規武器方面的差距還是不容樂觀的。

就在美國開始試飛F22戰機的時候,我們才首次接觸了第三代戰鬥機,而在此之前,多國聯軍以三代機為主的機群已經在海灣戰爭中大展身手。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就海上力量來說,當蘇聯在上世紀90年代初轟然倒塌之際,美國龐大的海上艦隊成為了一枝獨秀。

在2000年結束前,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前兩批次共計8艘已經服役。當攻擊力強悍的美式航母在世界各熱點海域遊蕩時,其帶來的軍事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也正是因為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支撐,美國在海灣戰爭之後10餘年時間中,四處煽風點火,處處咄咄逼人。

我們不會忘記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不會忘記1999年的炸館事件,也不會忘記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

除了一些酸臭文人和軟骨病患者外,誰都清醒了——唯有富國強兵才能捍衛自己的根本利益。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就當年面對美式航母四處橫行的情況來說,如何能有效剋制航母,甚至說我們未來擁有自己的航母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所以,當時有一款武器出現的時候,往往就被賦予了“航母殺手”的美名。這不僅僅是大夥兒平時聊天討論時所賦予的,在當時的雜誌和報紙上也經常如此。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自俄羅斯購入了2艘現代級驅逐艦,隨後又追加訂購了2艘,四艘現代級驅逐艦在2000年代初全部服役。

當第一艘現代級驅逐艦在新世紀頭一年到位的時候,人民海軍的主力還是051型驅逐艦系列和053型護衛艦系列。而當時國內較先進的戰艦也僅僅是4000噸級的052型驅逐艦和有著“神州第一艦”之稱的051B型深圳艦。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比起當時國產戰艦的陣容來說,滿載排水量8000噸級的現代級驅逐艦著實滿足了不少人對於“大艦”的幻想。

而現代級上裝備的AK130式雙管艦炮、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施基利防空導彈、AK630近防炮、“頂板”三座標雷達、“音樂臺”雷達等武器裝備也令人眼前一亮。

雖然今天的我們知道,美式航母戰鬥群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僅憑几艘攻擊力強悍的軍艦是無法對其構成有效威脅的。但在當時,現代級驅逐艦的到來還是讓我們多了些許“美好的期待”。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而在現代級之後,為了應急而列裝的22型導彈艇也在不少媒體的眼中被視為“航母殺手”。而當時互聯網已經逐步興起,22型導彈艇如何“獵殺”航母倒也成了熱點話題。

其實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我們國產水面艦艇已經開始突破,“江南四劍客”的出現讓大家無比驚喜,而新的054平臺的出現也使得大家有了更多的期待。

但在量變沒有引起質變前,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和討論依然是支持不少軍事論壇版面的“核心”。

當時間進入2010年代,中國造船行業的厚積薄發也在軍艦上體現了出來。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除了052C驅逐艦的續建外,我們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看到了054A驅逐艦的大量服役、052D驅逐艦的出現及大量服役。

除了軍艦數量、質量上的雙重提升外,中國海軍還有另一個趨勢在逐步體現——體量。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2010年之前,071型綜合登陸艦首艦服役。2萬噸級登陸艦的出現,在一眾千噸級的戰友身影中,無疑顯得是極為龐大的。而結合其崑崙山號的命名,“大山”這個綽號也不脛而走。

而進入2010年代之後,“大山”接二連三地出現。

除了崑崙山,我們又看到了井岡山、長白山、沂蒙山、五指山等,當祖國的“大山”化為了一處處海上領土,也吹響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號角。

更令大家欣喜的是,我們——也——有了——自己的——航母!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就在十多年,甚至是幾年前,我們還在討論“航母殺手”,如今我們自己都擁有了航母,這個跨度之大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

而遼寧號航母的服役只是個開始。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2017年6月28日,中國首艘萬噸級驅逐艦下水;2019年9月25日,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三款極具代表性和象徵意義的軍艦接連下水,而且全都是萬噸級的大艦。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2020年1月12日,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號服役。

這預示著,2020年代中國海軍“大艦時代”的開啟。

而在2020年4月22日——人民海軍71歲生日的前一天,又傳來了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的好消息。對人民海軍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生日禮物。

回望20年前,當現代級驅逐艦入列我海軍之時,一艘國外引進的軍艦都能“一覽眾山小”。

從“航母殺手”說起,彈指20年間,中國海軍已進入“大艦時代”

彈指20年,如今的人民海軍“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卻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這是無數人付出努力的結晶,更是富國強兵的具體體現。

今天——2020年4月23日,人民海軍71週歲生日。筆者也將千言萬語匯成八個字:生日快樂,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