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青龍康杖子村灌溉提升工程助力脫貧攻堅

4月14日,記者走進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康杖子村,這裡一派忙碌景象:卡車進進出出運送著土石材料,挖掘機將卸下的材料放到指定位置,工人們則忙著搬石頭和水泥,為了村裡的灌溉提升工程能如期完工,大家幹得熱火朝天。不時有路過的村民駐足圍觀,開心地對記者說:“原來咱們這兒澆地家家戶戶都是用小抽水機從河裡往山上抽水,到了水少的時候,想澆地就特難。現在好了,這以後再也不用為沒水澆地發愁了。”

康仗子村位於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部,距離縣城51公里。全村536戶、1758人,耕地1950畝,以山地為主。長期以來,村裡水資源較為匱乏,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不足。村莊內的小河溪水季節性斷流時常發生。每當春季來臨時,因溪水斷流,地下水位下降,沿河兩側居民生活用水受到極大影響,兩側耕地無灌溉水源,只能靠天等雨。

如何解決“水”的問題呢?關鍵是要想方設法把水留住。康杖子村作為海港區的對口幫扶村,區委、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調研、踏查河道情況,提出建設康杖子村灌溉提升工程,從而解決“缺水”這個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對4.3公里河道進行了認真勘測,由專業設計公司科學設計制定了灌溉提升工程的方案,估算總投資為334.18萬元,建設期擬定為今年3月到6月。工程建成後,在夏季雨水季節來臨時,通過水壩存儲降水,到了冬春季節斷水時,就可通過存水徹底解決村民生活用水和耕地灌溉用水難題。這樣既能夠增強當地農業抗旱減災能力,為糧食生產提供充足的水源,又使農業生產做到穩步發展,糧食產量達到高產穩產,促進和保障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康杖子村第一書記楊喜介紹說,目前工程已完成七道水壩、四個水井、五個山頂水窖的建設,下步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保質保量如期完工。

村民們看著各式各樣的打井設備和忙碌的工人,個個喜上眉梢。村民代表張玉國說:“海港區黨委、政府千方百計籌集款項,為我們建攔河壩,改善人居環境,還為我們打機井引水上山,解決吃水和灌溉的難題,給村民增產創收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特別是駐村工作隊到我們村後,遍訪貧困戶,瞭解民情,先後為貧困戶、低保戶捐贈米麵糧油和現金,為學校捐款捐物,村裡人提起他們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

“我們以前是靠天上下雨澆樹澆地,工程完工以後,增強了灌溉能力,就能增加果品質量。我們打算以後大力發展林果業,鼓勵百姓種植果樹,提高村民收入。” 康杖子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潘井生信心滿滿地說。(來源:秦皇島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