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有關龍的形象,“漢唐時多呈獸形,宋以後漸變為蛇形”。歸根結底,龍的繪製是古老圖騰拼湊出來的產物,並沒有人真正見過,畫家們在創作中也會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創造。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三國 曹不興

在繪畫中,相傳最早畫龍的是三國的曹不興。據張勃、許嵩《吳錄》載,曹不興在當時以畫技名列民間八絕之一。他來受聘於孫權,成了一名宮廷畫家。為討好孫權家族,畫了幅《青溪見赤龍出水圖》,畫上標明送給當時只有三歲的孫權之孫孫皓。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陸探微在府中見到此軸,嘗試將它放置水上,頓時“應時蓄水成霧,累日滂霈”,還真像一條真龍呢!故南朝齊謝赫說:“不興之跡,殆莫復傳。唯秘閣之內,一龍而已。觀其風骨,名豈虛成。”這段軼事說明龍畫技法在當時已日臻完善。曹不興畫過各種各樣的龍,他曾描繪過“龍頭樣四卷四頭,清溪側坐赤龍盤赤龍圖二卷”,遺憾的是他所繪作品卻無一流傳至今。

東晉 顧愷之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也擅長畫龍,且“多才多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莫不絕妙”。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洛神賦圖”,畫中洛神端坐於雲車之上,回收顧盼,座前立一神女充當駕手,雲車之前有六龍並駕馭齊驅拉車奔行雲中;另有一龍從水中躍起,奮爪升騰,頗有氣勢。圖中之龍皆頭部略短,雙角細長微曲,蛇頸獸軀,形態馴良溫順、充滿稚氣。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洛神賦圖 局部

南北朝 張僧繇

南北朝的張僧繇是中國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畫龍大師,唐人李嗣真稱他的畫“骨法奇偉,師模宏遠,豈惟六法精備,實亦萬類皆妙。千變萬化,詭狀殊形。”可見其畫龍技術之高超。據唐朝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記載,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白龍,形態逼真,畫完後,卻不給龍點眼睛,說點了眼睛龍就會飛走。眾人不信,非讓他點。結果,畫完眼睛的兩條龍飛天而去。從此,張僧繇聲名大噪,“畫龍點睛”的成語亦流傳至今。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唐朝 馮邵正

盛唐畫家馮邵正,擅長畫龍和水。唐開元中,關輔大旱,京師缺雨尤甚,少府監馮邵正提早在某殿西壁畫一素龍,然後再令四壁各畫一龍,只見得“奇狀蜿蜒,如欲振躍,繪事未半,若風雲隨筆而生”。皇帝與眾官“於壁下觀之,麟甲皆溼。設色未終,有白氣若簾蕪間出,入池中,波濤洶湧,雷電隨起……不終日而甘露遍於畿內!”畫龍致雨的故事成了統治者津津樂道的惠民神話。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唐代 吳道子

據《宣和畫譜》記載,吳道子也是一位擅長畫龍的高手,“道子畫龍,則麟甲飛動,每天雨則煙霧生。”《酉陽雜俎》續集也記載道:“(長安)西中三門裡南門,吳生畫龍及刷天王須,筆跡如鐵,有執爐天女,竊眸欲語。”可見其畫龍的熟練程度,時人還見吳道子“慘淡十堵內,吳生縱狂跡”。風雲將逼人,鬼神如脫壁。其中龍最怪,張甲方汗慄。黑夜窸窣時,安之不霹靂。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南宋 陳容

到了宋代,由於“南渡偏安”後人們的思想漸趨自由活躍,一些知識分子乃至士大夫的民族憂患意識日趨強烈,因此人們自然而然地以中華民族的象徵—龍之形象來宣洩自己的情感,並以龍之非凡的氣勢和神行變化無常,來寓示自己遠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此時開始出現真正的畫龍“專業戶”,北宋的董羽、王顯道、吳懷和南宋的陳容、艾淑、僧法常等都是畫龍名家。其中,尤以南董羽和陳容最為知名。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據說,陳容是中國古代最會畫龍的人。在陳榮之前,中國古代畫家筆下的龍形態多樣,各具風格。後來大家看到了陳榮的龍,不由得驚呼“哇,這才是龍真正的樣子啊!”龍好像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於是,大家都學他畫龍。

這種風格影響深遠,可以看一下中國當代畫家任重的《九龍鬧海》,裡面九條龍的形象也有傳承陳容的畫法。畫中龍之形態皆腿爪粗壯,身長尾細,角若堅木槎丫,須如赤火烈焰。這兩條龍猶如“團龍”紋飾的活化版,另七龍的虯曲矯健之姿,也更貼近高古龍紋與造型的深化。感覺得出既隱含著數千年前的亙古情愫,又充塞著年輕奔放的衝勁。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九龍鬧海》 任重

宋以後,尤其是明清時期,中國畫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時代,龍的形象標準基本形成定式,並有了一套程式化形式。從傳世的龍形象作品看,表現手法和繪畫技巧都比以前更加成熟。如明代浙派畫家汪肇的寫意山水人物畫《起蛟圖》,描繪了主僕二人於狂風驟雨之中行經山徑,主人似聞驚雷駐足回首仰視,恰見天際翻滾烏雲之中有一條蛟龍奮爪騰龍而上。

清代 周璕

還有清代的畫龍名家周璕(1649——1729),以畫龍聞名,他曾把自己畫的畫張貼於黃鶴樓,標價格為一百兩。有臬司衙門裡的一個人,登黃鶴樓看到了,欣賞了一番,不置可否,說:確實要一百兩。周璕隨即將畫送給他,說:我並非是一定要得一百兩的,只是看看世人怎樣看的,您能識畫,是我的知己呀,我要贈給知己。因此出名了。他畫的龍翻騰在雲霧裡,幾至百轉,遠處淺近處深,隱隱隆隆,可謂非常好看。周璕有多幅作品傳世,他的《墨龍圖》藏於南京博物院。

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