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1980年生,河南南陽人,創新型玉雕設計大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金剛博物館戰略合作大師、非遺博覽網四會站-站長,總編緝、四會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四會雲鶴畫院院長、四會成寶齋創始人。多年來創作出眾多優秀國畫作品,深受收藏家愛好者好評。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


何成苗老師不僅玉雕作品豐碩,而且在繪畫方面造詣頗深。曾師從嶺南山水畫巨匠郝鶴君教授和嶺南山水畫大師潘允洪,郭志明學習中國畫。多年以來,何成苗老師在苦修玉雕技藝的同時,也從未間斷過對中國繪畫藝術的苦練和追求。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這是何成苗老師最喜歡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樣也一直激勵著他不斷創新、超越自我!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何成苗先生生於華夏中原的書香門第,從小對繪畫藝術就情有獨鍾,經過十五載繪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與文化內涵。多年來他一直將詩、書、畫等門類藝術的精髓與嫻熟、繪圖技法相融合,期間創作出多件充滿人文意蘊、極具思想內涵和哲學意味的繪畫精品。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何成苗老師的畫乍一看潑墨大膽隨性,線條凌亂無章法。可細細品味卻發現,塑形於無形之間。寥寥幾筆意思就到了。可謂技藝之高矣。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風格越成熟,抽象化傾向就越突出。有的作品甚至成為一堆墨線和彩點的交織,飛舞跳動,構成節奏、韻律和詩意。在當代世界多元的文化語境中,何成苗老師找到了具有自己代碼的藝術語言,並得到了多位專家的認可。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兼容百態”的味道貫穿在何成苗老師的畫中。雖是一幅靜止的畫作卻仍能感受到氣息的流動,無論在畫面的哪個角落均無刻意營造的筆觸,筆筆皆是順其自然與融會貫通。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大象無形"一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說到"道"的至高至極境界時,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說法,意思是:"最白的東西好象是汙濁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稜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較晚,宏大的音律聽上去往往聲響稀薄,宏大的氣勢景象似乎沒有一定之形"。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大象無形"可以理解為:世界上最偉大恢宏、崇高壯麗的氣派和境界,往往並不拘泥於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現出"氣象萬千"的面貌和場景。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厚德載物"、"大象無形",從不同的角度講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載萬物,兼容天下,故總體上似無"定形";由於"固無定形"而能容納"多形",時時吞吐吸納外來之物,以壯大豐富自己,故能看似"無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大象無形"來形容中華文化的特點,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羅萬象、生機無限的偉大精神氣質,倒是非常貼切的。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古人以樸素的方式,闡明瞭中華文化的宏觀定位和發展定向。可以說,"厚德載物"和"大象無形",正是一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偉大國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氣派,是一個有志於肩負人類歷史重任的偉大民族共同體所需要、所應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風格和整體面貌。

在幾千年的實踐中,這種"厚德載物"、"大象無形"的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底蘊和活力資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在很多情況下是未必自覺的)保持和發揚起來,成為中華民族不斷成長壯大,歷經無數劫難而不衰敗潰散,並能夠取得成功和輝煌的一個重大條件。

大象無形,記玉雕界的國畫聖手何成苗

何成苗作品


有意化無意。大象化無形!就是不要顯刻意,不要過分的主張,要兼容百態。無形態無框架才能容納一切形體!最宏偉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

大象無形。何成苗老師似乎將這四個字理解得很透徹。墨塊與線條如細雨般有節奏的交織著,彩墨與淡墨一筆筆點綴著。這些極富何成苗老師個人色彩的意象符號在他的畫面中交疊出現。錯落有致,層次明朗氣運亨通。

何成苗老師悅納百態的審美將眼下一切有形之物化為無形,繼而一視同仁。然而這些個無形之物又宛如一個個故事一樣串聯在一起,並無限延伸。留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