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国内的合资汽车品牌最能谈资论辈的,上汽大众算一个,毕竟是当时国内合资车企的首批成员。发展到今天还是活蹦乱跳,而不像其他一些中外合资企业,早已乘风归去……

比如说……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在最早的一批合资车企里边,北京吉普是其中之一。

1984年,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次年北京吉普切诺基BJ213下线。曾因缺乏合资经验导致1000多辆整车CKD零部件滞留港口,导致切诺基停产了一段时间。后来问题得到解决,而美方的投资信心被打击了一波~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接着克莱斯勒收购了AMC汽车,北京吉普被追加了5000万美元准备生产轿车。只是,1996年北京吉普销量只有7.2万辆,克莱斯克也失去了投资信心……

轿车项目也没搞成,克莱斯勒不愿向北京吉普提供新车型,北京吉普只能靠老旧的切诺基继续维持,日子是越过越惨。后来戴姆勒-奔驰并购克莱斯勒,在华业务被接管后,北京吉普又被注入了一笔资金,接着大切诺基来了。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2003年,北京吉普重组,更名为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原先生产的车型交给北汽生产,北京吉普从此谢幕!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1985年,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先期以CKD方式组装生产标致504皮卡。次年505 SW8国产,这台8人座的旅行车当时卖得还挺火爆,广州标致过上了躺着挣钱的日子。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后来走向衰败是因为其没有考虑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升国产化率,结果就是进口配件贵,遭到车主抱怨。后来急功近利提升国产化率到70%(当时桑塔纳是50%),导致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广州标致从此走向没落,双方1997年终止了合资关系。

标致以象征性的1美元,将其股份让给了本田汽车……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前阵子,才合资几个年头的东风雷诺分手了,而这次是雷诺的“二进宫”。

第一次是1994年,三江航天集团和雷诺出资980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三江雷诺汽车公司。

最开始不是国产乘用车,而是一台商用车塔菲克(Trafic),想和南京依维柯抢夺市场。全进口散件组装所以国产化率只有15%,售价24万元左右。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后来三江雷诺工厂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然而塔菲克始终是边缘产品,严重滞销让资金压力不堪重负。加上法国人迟迟不推进国产化,中方不满最终于2008年宣布退出三江雷诺!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1989年,贵航汽车引进日本富士重工(斯巴鲁)技术,开发贵航牌微型轿车,后来更名为云雀。1992年,中方将富士生产的二代Rex引进国产,然而被长安铃木奥拓打乱了阵脚,后者迅速占领了国内微型车市场。

虽然双方是合资关系,但中方一直没有得到核心技术,靠CKD组装始终不是个办法。后来为了降低成本,中方工厂周边设立的多家零部件生产厂,国产化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却尴尬了!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1992-1998年间,贵州云雀亏损达到了7亿元,云雀的老旧,市场的误判,外方的撤资……最终贵州云雀谢幕。2004年,青年集团入主……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1999年,南京跃进汽车集团和意大利菲亚特合资成立了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

2002年南京菲亚特首款产品派力奥上市,一经推出就成了国内的主流小型家用车。可能考虑到当时国人“不能无后”的观念,即三厢车才是车的消费理念,引进国产了西耶那(Siena),然而销量还不及两厢的派力奥。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然而后续推出的车型销量不佳,错过了2003年中国家用车井喷的机遇,或者说从头到尾只让大家记住了派力奥……合资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外方坚持己见,中方沟通不畅等情况下,分手成了必然。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日本经济衰退,马自达寻求生意,海南汽车制造厂无车可产,1992年海南马自达诞生了。

合资公司成立后,HMC6470旅行车(929旅行车)被投放市场,国产化率达到了70%,但很快就普遍出现质量问题……929也在海南小批量组装生产过,只是产量低也没有挂海南马自达标识,还被当作进口车销售过!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马自达323的国产让很多人知道了海南马自达,质量比929的时候好了不少,但海南汽车制造厂还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车只能在海南省内行驶。最后还是通过挂靠一汽集团,才获得了资质。

后来通过技术合作方式生产的普力马获得了成功,接着将第八代马自达323引进国产,即福美来。然而,这两款车的成功并没有“拴住”马自达,毕竟技术合作利润太少……后来便有了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海南马自达又没新车型可产,靠普力马、福美来也撑不了多久,后来从合资转向了自主品牌,海马汽车来袭~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1995年,昌河铃木成立,奥拓被长安铃木投产,那其首款国产车型便成了铃木Wagon R+,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北斗星。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后来投产了一款名为利亚纳(Liana)的三厢版车型,有推出两厢版,只是被热销的雨燕给镇压了!2009年底,昌河铃木被规划到长安汽车集团,2011年逐渐不再使用铃木标,取而代之的是昌河铃木三环车标。派喜是昌河铃木引进国产的最后一款车型,没有铃木标,品牌没有认知度,最终销量惨淡被遗忘……

已消失的合资品牌 可能太年轻的你还没见过

2013年昌河铃木被北汽集团重组,意味着其就此谢幕。毕竟,重组后的北汽昌河已经不再从铃木获得技术支持。

到今天国内已经众多合资车企,有过得滋润的,也有粗茶淡饭的,更有刚刚离开的……那就是长安PSA、东风雷诺,会分手自然是因为市场表现不佳,与其勉强过日子,倒不如放开双手各自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