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接收、转运疑似病例样本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的关键一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疾控人员像是冲锋在前的“尖刀班”,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镜头1:夫妻档打赢抗疫战,改写“爱”的含义

现场流调组组长刘长晟,从初一开始连续工作30天。作为队长,总是冲在疫情战斗最前面。每次去现场流调取样都是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面对即将升入初中,学习繁重的孩子,心里只能深深地愧疚。刘长晟的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战斗在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当她得知医院的口罩短缺时,毅然将自己购买的50只N95口罩捐献给了医院其他一线人员。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贾妮娜,夫妻都是疾控战线上的一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二人都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尤其是爱人钟威奔赴湖北抗击疫情最前沿后,克服家中孩子小无人照看等诸多困难,主动申请继续24小时执勤备班。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镜头2:“逆向而行”的70、80、90后流调“战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家看到的是更多的“逆向而行”临床医务工作者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在他们的后方,还有一群追踪疫情的“流调战士”,正是他们默默坚守岗位,经常出入医院发热门诊等高感染风险场所,正是他们,和临床医生一道共同战斗,守护着沈阳这个家园。在沈阳市疾控中心就存在这样一个现场处置“三人小组”,分别是来自“70后”的吴旭,“80后”的陈会杰以及“90后”的胡晓芳。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吴旭,流调小组内的“定心丸”和“保护神”

吴旭是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虫媒消杀科科长,从事防疫工作20多年,亲身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炭疽以及参与08年汶川和10年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从大年初二开始,参与应急机动队24小时值班的他,无论早晚,只要接到疑似病例报告,就立即同两名组员前往指定地点。

“吴哥,出现场了”每当接到这样指令,吴旭所在小组每次都能迅速、顺利、高质量完成任务。“第一时间与所在医院的预防科取得联系,核对相关信息,同时与车队和实验室取得联系,安排好流调人员和取样人员,立即前往医院开展流调和取样工作”这一整套动作娴熟、流畅,完整,让组内同志放心,保证不会有任何差错。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出发前要清点现场防护服、护目镜、口罩、防护帽等防护用品是否数量充足,穿戴完毕后,方可进入医院进行标本收集工作。标本转运箱以及标本采集的咽拭、痰液和血液试管必须完全封闭,包装符合标准要求,在收集和转运的每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消毒处置,避免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各个环节的消毒,手消毒液和物品表面消毒液随身携带,保证全程无污染。”吴旭每次都考虑周全,全程参与,保证人员防护和转运的流程合理,避免生物安全事件发生,不能发生任何问题,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不但完成本职工作外,他还组织流调组内的每个小组人员对流调转运车进行消毒知识的现场培训,包括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保证转运工作顺利进行。

吴旭的爱人高丹也在沈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实验室,参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对于家庭来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陈会杰,经验丰富的疫情“侦探”

陈会杰来自沈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从事传染病控制工作4年多,别看工龄少,经验非常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传染病控制岗位不可缺少的“尖兵”。从大年三十开始就投身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控制岗位,身兼数职,不但要完成小组内现场流调处置,还要配合现场流调组内完成疫情指令的发布,更要完成其它临时性工作任务。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不难,但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发挥有用价值,需要流调工作人员花费的精力不少。我们就像疫情侦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接触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我们都要了解的清清楚楚,以便发现患者可能的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以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第一手资料。”每次流调工作陈会杰都能熟记在心,脱口而出,“在工作中绝大多数患者是配合的,但也有极少数患者不理解、不配合,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不能情绪化,仍要听患者把话说完,耐心、安抚、解释,以争取患者的配合,完成流调工作。”流调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每次这么困难在陈会杰心里都不算什么,每次都信心满满。

每次奔赴现场、流调,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加班、彻夜值守的确很累,他的头痛病也经常犯,但他认为控制疫情蔓延是疾控人职责,甘愿奉献,义不容辞,为控制新冠疫情蔓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骄傲。

胡晓芳,渴望成为真正的“疾控战士”

胡晓芳,90后,沈阳市疾控中心一名编外人员,虫媒消杀科科员。她从事工作一年零八个月,经历过2018年沈阳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201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警预测及防控,对抗虫媒传染病,她也算是“行家”。身处天津的她,刚回家过年还不到24小时,年初一接到单位通知所有工作人员初二上班,即刻订了张动车票,取消之前订好所有行程的票,但“爸妈”对她乘动车不放心,直接开车送她回沈阳单位,“爸妈”第二天早晨六点开车又返回家中。此时防控工作已经展开,自动请缨加入现场流调组,开展流调和标本转运工作。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对于她来说,无论何时接到指令,如同听到枪响,第一时间联系实验室准备好转运箱以及标本采集工具,核对并填写或者详细信息。本来就百斤左右的她,在疑似病例多的时候,需要同时拎两个二、三十斤的转运箱,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她看来“时间就是生命,为尽早可以检测样本争取时间,与时间赛跑”。每次流调之后,她都会认真清点防护用品、手消等物品,及时补给齐全,为接下来的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她婚期已经订完,预定过年回沈后,领证,拍婚纱照,筹备婚礼等,现如今婚礼也只能延期。

“90后的她以前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正式疾控人,传递新时代的能量。而如今只愿我们每个人身体健康,携手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争取早日摘掉口罩,露出崭新的笑容。”她正是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信念,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疾控战士”而不懈努力。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正是这些疾控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奋战在阻击疫情的最前线。请大家不要忘记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次“战疫”默默付出、努力奋斗的这群可敬的“流调战士”!

镜头3:已经忘记从哪天开始忙得不能回家

2020年2月2日对于很多人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阴历正月初九是沈阳市疾控中心现场流调组张弘女儿10岁的生日,这是他第一次没有陪在她身边迎接生日的到来,当女儿知道爸爸要为疫情值班而无法在家心中感到不悦时,妈妈却坚定的站在爸爸这边,支持爸爸的工作,安抚女儿说,爸爸的工作是为了千千万万个爸爸妈妈都能健康的陪在亲人身边,为了更多的人可以到处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安心上课,让人们的生活恢复往日的繁华。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深夜,已近午夜的钟声敲响,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新的疫情指令从沈阳市疾控中心防控指挥部流调组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指令后作为当班队长张弘马上召集组员研究工作部署,面对一家医疗机构内两处发热门诊病房,4例病患,同时存在流调和采样工作,疫情紧迫性和复杂性,对生物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容许存在任何差错,经研究决定立即启动备班工作队,张弘与6名机动队员经短暂碰头会,做出明确职责分工,并立即实施。查看疫情,与医疗机构联系沟通获取患者资料,了解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布局及工作流程,查看应急装备,与微生物实验室联系确定采样细节,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准备就绪即刻出发。

三个座位应急车车厢拥挤着五个人,利用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空隙,两组成员再一次强调生物安全重要性,把每一步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细化,明确职责。要求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分工明确,并互相监督提醒,务必把生物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在外人看来神采奕奕的防护服,却不是舒舒服服的家居服,身着防护服会让人无法顺畅呼吸,听不清而无法正常沟通,面罩的气雾会让你看不清调查表的字迹。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环,是尽快查找密切接触者,尽早发现病患进行隔离治疗,阻断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14天的流行病学史作为常人都无法表述清晰准确,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更是难以以平和的心态沟通,而他们一面要安抚患者的情绪,还要帮他缕清时间、空间及人际的脉络,唤醒他每一片记忆,拒不配合的病患他们还要耐心讲解利害关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流行病学史调查时间的增长都会增加暴露的可能,都给工作人员多一分危险,然而他们是一支由共产党员组成的队伍,7名队员全部是共产党员,为了尽早控制疫情的蔓延,他们愿把每一份努力换来千万家的安宁与希望。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2个多小时工作过去已接近凌晨3点,每个人都已疲惫不堪,回到拥挤应急车,卸下紧张的情绪,大家交流着彼此工作心得,总结着工作经验,布置下一步的工作,脑海中回顾着刚刚发生的点滴。他们飞驰在街道上,无声的警笛不愿惊扰安睡的人们,只有不停闪烁的应急灯划破了寂寥的夜空,回到灯火通明疾控中心大楼,工作仍在继续……

市疾控中心七支流调小分队 专门探访确诊病人感染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