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了解三国故事的人,想必都为诸葛亮的智谋感到赞叹。尽管正史中的诸葛亮,并非小说提到的这般“妖魔化”,但他的历史评价,却是很高的。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对此,傅玄便曾评价道:“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但鲜为人知的是,诸葛亮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其实离不开刘表的一项政策。

在当时,由于时局混乱,导致各地烽烟四起,百姓流散。这么一来,传统的教育业也难免受到严重打击。诸葛亮出身于琅琊诸葛氏,也算是家学渊源。但他在年幼时期,父母便相继去世。

为了避难,诸葛亮和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跟随着叔叔诸葛玄来到了荆州地界。从徐州到荆州,诸葛亮所遭受的艰辛可想而知。这时候的诸葛亮,还在少年时期。因为战乱与背井离乡的因素,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真正令诸葛亮蜕变的,是他在荆州待的十二年。在这段时期,诸葛亮的智谋、才学与见识,都得到了惊人提升。而他之所以能完成蜕变,离不开三个因素。

首先,刘表为荆州营造了一种天然的学术氛围。刘表是什么人呢?他是东汉时期的名士,曾与他人号称“八俊”,是个名副其实的党人。在经过党锢之祸后,刘表的热血被逐渐消磨,最终来到荆州避难。

从刘表的经历来看,他并不热衷于功名利禄,也不喜欢声色犬马,唯一感兴趣的,便是与学者交流。或许,这便是刘表最大的心愿。毕竟在入仕的理想破灭之后,刘表受到隐逸思想影响,故而他力图将辖内的荆州打造成一个美好的精神乐园。

据《后汉书·刘表传》记载:

“爱民养士,从容自保”,以致于“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刘表对文化的热爱,导致大批学子纷纷来到荆州。由此,荆州文化圈一度成为汉末文化的聚集地。荆州的治所襄阳,更是无数读书人向往的学术中心。

在《刘镇南碑》中也有记载:“(刘表)笃志好学,吏子弟,受禄之徒盖以千计,洪生巨儒,朝夕讲诲”。甚至有学者称,刘表大力发扬学术的行为,是洛阳太学的另外一种延续。以一己之力,将国家教育这个重担接下来,可见刘表塑造的学术圈,是多么令人向往了。

从初平元年(190年)刘表进入荆州时算起,到他建安十三年(208年)去世为结束,刘表执政的十九年间,是荆州最为辉煌的时代。为此,无数士子为之受益。诸葛亮也不例外,他在襄阳待了十二年,便深受这种学术氛围的影响。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其次,离不开当地名士的提点。《襄阳耆旧记》中说,诸葛亮的大姐是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媳。于是诸葛亮便借着这层关系,虚心向庞德公请教。后者是当地大儒,见识与才学都很不俗,他对诸葛亮的早年求学经历,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为了提点这位后辈,庞德公还将诸葛亮引荐给司马徽当学生。再加上诸葛亮的老岳父黄承彦,也是沔南名士,拥有极高的才学。所以在司马徽与黄承彦的教导下,诸葛亮的眼界也逐渐开阔。

而且因为这些关系,诸葛亮还能经常参加荆州名流圈子中的聚会。又因为刘表经常带头搞这些学术交流,导致诸葛亮在宴会中受益匪浅,自身的眼界与能力,都得到了极大锻炼。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最后,诸葛亮与诸位同学的交游,也让他的思想得到不断的提升。“闭门造车”,其实不利于学习。而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又收了不少土地,如孟公威、石广元、徐庶、庞统等人,都是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

尽管诸葛亮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将来会比这些同学有出息。但他在这种思想碰撞的交流会中,依旧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再经过弥补,诸葛亮才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因如此,诸葛亮才能足不出户,便已知天下大小事宜。经过这十二年的锻炼,诸葛亮最终略有所得。他不再研究理论,反而对外界局势多有关注。直到刘备来到荆州,诸葛亮这才知道,他一直等的人终于来了。

刘表在荆州推行一项政策,引天下人叫好,还让诸葛亮跟着沾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