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燒薰衣留香


香爐燒薰衣留香

  話說唐朝有個窮書生叫元載,他有一位結髮妻名為王韞秀,王韞秀父親是鎮守太原的王縉(王維的弟弟),家中頗有勢力。元載一無金錢、二無地位,平日裡遭了王家人不少輕視白眼。位列宰相後,之前看不起他的人紛紛上門拜訪,而王韞秀也把他們安置在了內院裡。


香爐燒薰衣留香

  到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王韞秀掐指一算,覺得今天宜晾衣、宜薰香、宜打臉,就讓僕人們把王家親戚請到院子來。親戚們興沖沖趕過來,卻被驚了一跳,只見四十條青紫色綢帶交錯掛在空地上,上面密密麻麻鋪著軟羅、素綢、綺繡等各式衣物,每根綢帶下還並排擺著二十個金銀香爐,裡面正燃著香料。

  王韞秀望著親戚幽幽開口“豈料乞索兒婦,還有兩事蓋形粗衣也。”諸位親戚們被這話羞得滿臉通紅,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香爐燒薰衣留香

時隔多年後,她終於用這樣的方式報了當年被輕侮之仇

愛憎分明,王韞秀也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女子

  上面的故事裡,那些金銀香爐就是用來薰衣被用的。漢朝時,薰衣就已經被納入了宮廷禮制。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中說 “尚書郎,伯使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選端正者。伯使從至止車門,還 。女侍史潔被服,執香爐,燒燻,從入臺中,給使護衣服也。”

香爐燒薰衣留香

  衣被薰香除了在審美層面上、能讓自己動靜飄香,還在實用層面上有著保持個人衛生的作用。薰衣時煙氣上揚,衣服上的蝨子紛紛掉落,乾淨衛生還香噴噴,可謂是一舉多得。

  衣被薰香時,燻爐和熏籠是一對難捨難分的好伴侶。熏籠,又名香篝、簫局,《楚辭·招魂》中說“秦篝齊縷 ,鄭綿絡些。”篝,就是用竹篾編成的薰衣籠。王志堅也在《表異錄·器用》中提到“記事珠:簫局,古熏籠也,一名秦篝”。

  熏籠能將燻爐和衣物隔開,既能防止兩者離得太近、空氣不流通造成的爐內熄火,又能防止薰香時火星迸濺,灼傷衣物。1972年,長沙的馬王堆一號墓曾出土了一大一小、兩件竹熏籠,它們在竹製框架上蒙著一層細絹,能有效避免香料燃燒產生的灰燼沾染到衣服上。

香爐燒薰衣留香

明代陳洪綬——《斜倚熏籠圖》,一位女子鳳眼微合,衣袍舒展,鋪在熏籠之上,熏籠內就放置著一個鳳形燻爐

  關於薰衣方法,《陳氏香譜》也有記載:凡欲薰衣,置熱湯於籠下,衣覆其上,使之沾潤,取去,別以爐熱香,燻畢,疊衣入莢笥隔宿,衣之餘香數日不歇。

  薰衣時,把熱水放到熏籠下,讓熱氣浸潤衣物,以便香氣更好地留在布料上,也免去了火燻導致的焦氣。燻完以後,要把衣服整齊疊好、放在籃子裡,隔一晚上再取出來。用這樣的方式燻出來的衣服,香氣能保持好多天不消散。

  到了唐朝,人們開始使用香斗來熨燙衣服。它柄長底平,中間是用來放置燃燒的香料,既能利用熱度熨平衣物褶皺,又能將香氣留在衣服上。李商隱在《效徐陵體贈更衣》裡提過“輕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金斗就是金屬材質的香斗。

香爐燒薰衣留香

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現代熨斗見了香斗都要抱拳大喊:老祖宗!

  薰衣的器物除了燻爐、熏籠、香斗外,還有香毬,又名被中香爐、燻球、金鉔,《西京雜記》中說:“長安巧工丁緩者, 又作臥褥香球,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其法後絕,至緩始復為之,為機環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被褥,故以為名。”

香爐燒薰衣留香

  燻球通常是金屬材質的鏤空圓球,中間設有子母口,下半球內垂直懸置著兩個同心機環和一枚薰香盂,以活軸連接,在機械的互相制衡下,無論球體怎麼滾動,裡面的香料也不會傾倒出來。元稹曾以香球為題賦詩“順俗唯團轉,居中莫動搖。愛君心不惻,猶訝火長燒。”

香爐燒薰衣留香

  燻球除了有內在美外,還有著十分精緻的外觀,大批人馬紛紛拜倒在它的超高顏值下,直接給它掛了根細鏈,方便隨身攜帶,或者掛在帷帳、車轎上。

香爐燒薰衣留香

  我的眼前有星辰大海,

  我的衣袍有暗香浮動,

  生命不止,對美的追求便永無止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