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小嘉是我的一個堂弟,兩年前迷上了網絡賭博,結果債臺高築,導致現在遭受各種催債電話的困擾。在得知我的大堂哥這兩年在外面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打起了借錢的主意,小嘉就以為,他們兩個小時候關係特別好,而且大堂哥為人又那麼和善,一定會幫他解決他的債務問題,於是小嘉藉著敘舊的理由去借錢。結果卻讓他出乎意料,大堂哥不但沒借給他,還把他臭罵了一頓:“我早就告誡過你了,網賭遲早會讓你走上不歸之路,你當初要是聽勸,何至走到這地步,我的錢只借給做正事的人”。之後小嘉碰到大堂哥,再也不跟他說話,不管是遇到親戚還是同村人都說大堂哥是個薄情寡義的人,生意做得那麼好,這點錢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就是不肯借,我不認這麼摳的兄弟。

在聽說小嘉的這些事情後,我很清楚地知道,小嘉缺乏批判性思維,或者說是陷入了批判性思維的誤區。那麼,究竟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

批判性思維就是一種探究式的、尋找答案式的思考方式。進行批判性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地提出探索性問題,檢驗各種觀點和論據,最後做出決定的過程。----《超越感覺》


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美)魯吉羅《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

我們都知道思考是大腦對信息的探究和加工,但往往我們因受感覺,知識,或者別人的影響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思考的誤區,很多人乾脆就不思考,跟著感覺走,跟著別人的思維走,這對自己往往是不利的,那麼我們的思考會出現哪些誤區?有很多種,下面談談幾種常見的:

第一種,凡事以我為中心。

剛進大學的時侯,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聚集一起生活學習,當他們談論他們家鄉的時候,心裡會自認為我的家鄉在海邊,比你們的漂亮,山區的朋友則認為,我家青山綠水,比你們的漂亮,還有我的方言更好聽,我們的風俗更好玩等等,等他們畢業以後,就會說,我的工作更有髮長前景,我選的城市最合適等等。這些都是受內心“我的最好”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給批判帶來偏見,難以從各種視角來看待問題,他們自認為自己很特別,並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事情也有同樣的感覺。

第二種,攻擊批評者。

舉個例子:徐崢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提及到周立波,先是肯定自己一度很喜歡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而後又對周立波的不足之處做出了評價:“我覺得周立波的風格不是很適合主持,而且表演的水平也應該再去提高。表演的方式和表演的水平,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技術稍微草率了一點”。就是這麼一句話激怒了周立波,隨後周立波在網絡上挖諷徐崢:“小弟弟,你扮豬挺像,扮人挺囧。”

很明顯,周立波這裡就是犯了攻擊批評者的錯誤,他不是對所質疑的真正問題作出回應,而是通過貶損評論者來詆譭這種評論。

第三種,無根據的假定。

假定在什麼情況下是無根據的?也就是超出你憑藉自己的經驗或具體情況來證明合理性的時候。喜歡熬夜的人會假定,由於熬夜當前身體並無異樣,那熬夜對我的健康就永遠也沒什麼影響。再比如,喜歡抄作業的同學,就會假定所看到的答案是正確的,就會照著這個答案抄下去。這些假定就是提出者無法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其合理性,所以都是無根據的。

以上的三種只是思考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誤區,還有雙重標準、過度簡單化、自相矛盾等等,這些錯誤偶爾會單獨出現,也會“組團”發生,就如開頭小嘉小嘉的這個例子,至少犯了兩種錯誤,具體來一一分析:第一個錯誤,小嘉自以為是地認為,堂哥現在賺了不少錢,兩個人小時候關係好,就會借錢給他,事實上,生意人賺了錢並不一定會有錢借出去,可能用於擴大經營規模等,而且兩個關係好的人,現實中大部分一提到借錢,反而就顯得關係不是那麼好了,所以小嘉這裡是犯了無根據的假定。當堂哥拒絕他的請求,小嘉不是反思自己網賭行為,而是認為堂哥薄情寡義,通過攻擊堂哥來保全自己的面子。

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怎樣才能避開這些誤區呢?六種策略來訓練你的批判性思維。

策略一,知道你自己。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越是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就越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技巧。我們可以列一份清單:

1、我是悲觀的還是樂觀的?

2、我通常是嫉妒別人還是羨慕別人?

3、我是自卑的還是自信的?

4、聽到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會不高興嗎?

5、我會在背後說朋友的不是嗎?

6、我是個有主見的人還是經常聽從別人的意見?

7、平時遇到困難我是樂於去解決,還是喜歡先拖著?

8、我是沉默的還是喜歡錶現的等等。

如實的回答清單裡的內容,既要承認自己好的一面也要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坦誠,然後反思自己的答案,看這些有沒有可能帶來思考上的偏見,如果有,就要有意識的去剋制它們的破壞。

比如,針對“攻擊批評者”的思維傾向,當我們聽到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時,一定要先剋制好自己的情緒,分析別人的評價有沒有正確,然後針對評價所質疑的問題進行回應,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別人做出這個評價的目的,甚至對評價者做出攻擊。


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策略二,敏銳地觀察。

在與別人交談過程中,觀察對方的每一個動作,注意對方的說話用詞,有時甚至是一個“哦哦”都能透露出對方內心的潛臺詞。通常人們在聽人講話時,都會釋放一些信息顯示贊同或者反對,喜歡現在的交談還是不耐煩。比如,對方在聽你講話時偶爾點點頭,微笑“嗯哼”一聲,都在表示我同意你所說的,如果對方在與你交談時,低聲長呼一口氣,或者不斷玩身上的某一個物件,這些都在傳遞著他們不喜歡現在所談的內容。雖然這些反應很細微,但敏銳地觀察對自己的思考有好處,還可以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策略三、選擇一個議題。

議題通常是指人們容易產生分析的問題。一個議題有很多個方面,這需要太長的篇幅去論述,但可以從中挑一到兩個重要方面,這樣將有足夠多的篇幅去論述,分析每個細節,來訓練你的批判性思維。比如你要寫晚婚晚育,涉及的方面實在太多,幾千字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就算可以,寫出來的東西也比較淺,如果你把話題收攏成“為什麼生活成本增高會造成年青一代晚婚晚育?”從這個點切入,就會處理地更細節一些。


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策略四,進行探究。

探究就是尋找答案的過程,通過研究問題和收集信息,來得出答案。探究分為兩種:探究事實和探究觀點。比如,為什麼原研公司研發出的新藥一上市印度就可以仿製生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考察印度本國頒佈的專利法,這就是探究事實。與此同時,印度對新藥的仿製會不會影響其他公司對研發新藥的積極性?如果你是病人吃不起正版藥,你還會反對印度仿製藥嗎?如何讓病人吃得起正版藥,又能讓原研公司掙到錢?這就是探究觀點了。

策略五,形成判斷。

我們在得出結論之前,先對所獲取到的證據進行評價,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矛盾的,哪些是有歧義的,如果兩個證據衝突了,我們該如何選擇等等。

策略六,說服他人。

當通過判斷得出結論後,我們就可以向別人有效地去表達我們的觀點,讓那些對這個議題不知所措的人願意同意你的觀點。那些不同意你的人,也可以通過你的觀點來審視他們自己的觀點,這樣你的批判性思考的就更加有了意義。


思考經常陷入誤區?六種策略讓你訓練批判性思考


學習批判性思維並非一朝一夕能學成,沒有捷徑可循,它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習慣,只有長期累月堅持,才能讓自己在思考上有質的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