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岂能得鱼? 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作文一定得高分!

【缘木求鱼】能抓到小偷吗?

“公安人员根据失主提供的线索,缘木求鱼终于抓到了盗窃嫌疑人贾某。”句中“缘木求鱼”这个成语用得非常不妥。这里用“顺藤摸瓜”,比较合适。

“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是孟子对齐宜王说的话。意思是说:以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的欲望,就好比爬到树上去捕鱼一样。鱼生活在水中,到树上自然捕捉不到。

“缘木求鱼”岂能得鱼?  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作文一定得高分!

现在,人们就用“缘木求鱼”,比喻办事方法不对或方向不对,结果必然达不到目的,无功而返。

“雪泥鸿爪”是形容数量很少吗?

前几天读的一部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经过“大扫除'(指‘三反'、“五反'运动)后的北京司法界,能留下来的旧司法人员似雪泥鸿爪,而大量涌进来的是一批血气方刚、摩拳擦掌的店员。”句中用“雪泥鸿爪”来比喻留下来的人员很少,似乎不够恰当。

据《中华成语大辞典》解释:

雪泥鸿爪】:指鸿雁在雪上走过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那么文中用这句成语来比喻人数很少,是不准确的。【雪泥鸿爪】也作【雪泥飞鸿】,下面这本书封面的用法就是准确的。

“缘木求鱼”岂能得鱼?  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作文一定得高分!

“劳燕分飞”岂可乱用!

《劳燕双双飞西欧》,这是某刊物上一对外交官夫妇同行赴任消息的标题。“劳燕双双飞”的说法令人感到别扭。

“劳燕分飞”这句成语,是从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中“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演化而来的。

“缘木求鱼”岂能得鱼?  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作文一定得高分!

“劳燕”是伯劳和燕子。这是两种候鸟,在同一时期内,一个向东飞,一个向西飞。故曰“劳燕分飞”,比喻离别。

我们可以造句:同学们已同窗三载,不久,就要劳燕分飞,各奔东西了。这就是正确的用法。


今天你肯定涨知识了!快教给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