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01


從2014年參加《爸爸去哪兒》進入公眾視野,黃磊和多多這對父女就備受關注。溫柔堅定又寬容的父親,乖巧懂事又甜美的女兒,許多人不知不覺就被他們圈了粉兒。


而多多的成長更是有目共睹的。


8歲時,多多與爸爸黃磊一起翻譯了英國大文豪托爾金的經典繪本《聖誕老爸的來信》;2015年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和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圓夢巨人》配音;2017年7月亮相巴黎Bonpoint大秀;彈琴、畫畫、寫劇本……樣樣得心應手。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一次訪談中,黃磊提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時說:他希望自己能給孩子自己所能給的一切,但決不讓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讀書就是他作為父親送給孩子們的一份最為珍貴的禮物。


多多非常愛讀書,父親黃磊曾在微博上曬過一張多多在窗邊讀書的照片,配文“窗邊的小女孩”。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照片中的多多,一如既往的溫柔、平和、恬靜,藏不住的唯美氣質融化了網友的心,這大約就是讀書滋養出來的魅力。


從這個孩子的身上,你似乎根本看不到任何浮躁的影子,始終有著清新的少年氣和甜甜的美感。很多人感慨,多多就是幻想中完美少女的樣子~~


現在的我們每天忙於奔波,疲於應酬,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已經不願意拿起書本,去躲進唐吉坷德的世界,幻想自己身披盔甲,執劍拼殺;不願意沉入紅樓夢中,嗅著脂粉香氣,遊蕩在小姐少爺們的浮華人生;不願意穿著郝思嘉的綠裙子,看著桑迪亞哥在風雨中角逐人生……


聒噪、喧囂、虛假……成年人世界的所有不快,才會那麼輕易地鑽進我們的內心深處,而無法被抽離。


原來只有不讀書的生命,才會處於虛耗的狀態,讓你感覺疲勞、厭倦。因為書,就是我們躲避焦慮的蜜糖罐,裝滿了做回少年的清爽和甘甜。


孩子,希望你通過讀書,未來也能在百忙之中找到內心的清寧,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02


有一次,聽歌手李健在他的母校清華大學的演講,他說起了這樣一件小事:


有年冬天,一個星期六,天很冷。


宿舍裡兩個學習比較好的男生七點多就起床了,吵醒了另一個學習稍微遜色的。被吵醒的男生看了看匆匆忙忙的兩人,問了句:“大週六上自習,不至於吧。”


那兩個男生沒理會,出門了。


過一會,這個被吵醒的男生也默默地收拾了東西,去自習了。


四川大學也有一個神奇的男生宿舍。


宿舍6個男生,總共拿到17個國內名校的保研offer:其中一人放棄清華offer,準備出國;2人保研清華、1人保研北大、1人保研中國科學院、1人保研武漢大學。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6人都來自不同的專業,有4人連續3年專業成績第一,2人獲國家獎學金,2人獲唐立新獎學金。


6人中,有人在斯坦福大學演講過、有人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獲得全球金獎,還有人在中亞論壇擔任過外國駐華大使的隨行翻譯。


接受採訪時,他們說:“寢室的學習氛圍比較強,相互之間鼓勵學習,稍微有鬆懈就會有人提醒。”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他們經常定下自律公約,並在一次次的學習交流與討論中,彼此促進、共同成長。


有科學家做過一項長達5年的調查,得出了一個結論:


人是唯一能夠接受暗示的動物。


身邊人的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對你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知不覺改變你的行為軌跡。


和自律的人在一起,你不會甘於沉淪,在一個優秀的圈子裡,你也會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也是讀書能夠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意義。因為,書是朋友圈的甄選器。


孩子,希望你通過讀書,把自己逼進更好的環境,去接近能帶給你積極向上和正能量的人。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03


問過很多人,影響你讀書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累!”這是我聽過最多的答案。


是啊,讀書的過程太過煎熬!


但是話說回來,還不是因為我們太過沉溺於所謂的“瞬時快樂”,不願意,也不想去體會延遲滿足帶來的快感,而讀書,恰恰就是一種典型的延遲滿足。


就像兒時的我曾經讀到的知識,碰巧在電視的問答節目裡用到;費力背了無數首古詩詞,直到有一天,失戀了,忽然感慨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才有了讀詩學詞的成就感;某天在職場搏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才意識到這和自己讀過的小說裡的世界沒什麼兩樣。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間幼兒園裡展開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對象是幼兒園裡4歲的孩子。


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的托盤裡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棉花糖。


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對孩子們來說,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則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鐘後按了鈴。


只有大約1/3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差不多有15分鐘的時間。


14歲黃多多引圍觀: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不閱讀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對糖果有著強烈的渴望並不是什麼讓人意外的事情,但是奇妙的就是,誘惑就在眼前,那一小部分能夠強力自控的孩子是怎樣做到的?


通過對孩子們行為的反覆觀察,米歇爾發現,秘訣就在於轉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會一直盯著棉花糖,他們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他們對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暫時被遺忘。


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還沒來得及思考今天怎麼沒多拿幾分鐘出來讀書的那一刻,遊戲、短視頻、娛樂APP就已經簇擁到你面前,質問你——


“視頻不香嗎?遊戲不香嗎?剁手不香嗎?綜藝節目不香嗎?網紅直播不香嗎?別讀書了,累不累!”


當我們越沉迷於這種瞬時的快樂,無視過程的美好,越容易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當你看完一本書,只要細細體察和品位其中的妙處,最終通過延遲滿足收穫的成就,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你會驚奇地發現,讀書永遠是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讓我們以更智慧、更高效的方式節省成本,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自由。


就如楊絳先生所說:


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

同時我準備了學習大禮包及各年級部編版語數英電子課本,需要的請私信我“資料”。

點擊“瞭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好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