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論自我意識的哲學原理,我為何是我?

我是誰?我為何是我?

最簡單的問題,往往隱藏著宇宙規則中最本質的學問。

關於我是誰的問題,西方哲學家想了上千年,解答不出來,因為他們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觀察和思考這個問題。

笛卡爾無奈只能得出一個完全打醬油般的結論:我思想,所以我存在。對於我為何為我的問題,依然沒有從哲學上進行解答。

我思故我在!論自我意識的哲學原理,我為何是我?

現代生物科學一日千里,有的人就自以為掌握了自我意識的終極秘密。認為自我意識跟DNA相關,很可笑他們的自作聰明,班門弄斧,空有專業知識,卻看不清本質原理。

如果自我意識跟DNA相關,那同卵雙胞胎之間理應你,我不分。

因為它們DNA完全一樣,自我意識也只能一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即使同卵雙胞胎,甚至克隆動物父本,子本,你,我之間依然分的清清楚楚。你既你,而非我,你我意識差異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可見,自我意識跟DNA是完全無關的。

有人又說自我意識跟記憶有關,純屬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地扯淡,如果這樣定義,七秒鐘健忘症的人,每過七秒就要失去一次自我,從張三的自我跳躍到李四的自我。記憶只是用來瞄定社會身份的,而不是瞄定自我意識感覺的。

那麼,自我意識是什麼呢?簡單的問題必有簡單的答案。

自我意識是實體社會賦予的一種現象。

因為實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哲學上分兩種現象,一種是統一現象,一種是獨立現象。就是0和1的差別。

自我意識就是屬於這兩種現象中的獨立現象。有了獨立性,才有你,我,他。簡單吧? 我之所以是我,因為除我之外,都是其它,我是獨立於整個世界的。

同卵雙胞胎之間,你和我是相互獨立的,彼此的自我意識沒有統一的物理基礎。

自我意識的發散性推導一:自我意識的統一和解離

既然自我意識是一種社會獨立現象,那把所有人的大腦,用物理鏈接統一起來會怎樣呢?兩種結果:

自我強行統一,互不兼容,沒有共識,相互鬥爭,形成一個多重人格分裂,相互爭主導權的神經病自我。 多重人格分裂腦部疾病也是因為這個原理,

二:共識統一,大家有很多共識,並且共識遠遠大於分歧,此時大腦鏈接在一起會組成一個共識人格為主導,內心又有很多小糾結的大自我意識。 大部分正常人大腦都是這種工作模式,內心活動多多,這是小我相互衝突,但有一個大共識壓陣,主要人格不至於崩潰。

發散性推導二:人類社會及動物社群的自我意識。

在你,我,他,的個體自我意識之上,還有一個用語言,文字交流形成的大自我意識。這就是社會自我意識,這個意識以文明文字為邊界,以人類單位為運算載體。社會自我意識也分兩種

人格分裂型社會自我,分歧大於共識。美國社會自我意識(解離型社會意識)

人格正常型社會自我,共識多於分歧。中國社會自我意識(統一型社會意識)。

除了人類社會具有意識。動物社會也有自我意識。動物社會的自我意識都是統一型社會意識。

比如,螞蟻社群,蜜蜂社群,它們在群體內用信息素交流來形成一個蜂群社會自我意識,每隻蜜蜂都像一個細胞,它們在共識,協調性,反應速度上遠大於人類社會的意識,但要小於人類細胞群組成的個體意識。

自我意識會死亡嗎?

自我意識無關死亡與否,因為它是一種社會現象,只會在統一或獨立兩種現象上波動。個體的死亡會抹除個體社會身份。

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