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平街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红色基因得天独厚、人文底蕴精深广博、海派文化印记鲜明、区域资源多元丰富。为进一步扩大天平风貌党建引领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发扬,感悟仁人志士们的革命初心和革命印记,丰富街道“四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漫品 “初心路”,讲述他们与建党、建国之间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漫品天平初心路,本期“漫品人”来自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第一站来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这里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夏衍先生的旧居。
小楼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英式建筑,自1932年建成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大家怀着敬畏之心缓缓走入,漫步楼道间,仿佛走进了那段历史时光。旧居建筑一层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为主题陈列,通过历史事件回顾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在保持建筑原始主体结构、平面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和照片,让大家走近夏衍、认识夏衍、记住夏衍。二层通过家属口述与时代考证,再现了夏衍居住时期的空间布局和生活原貌。故去之人的品行和精神从四处的旧物散发出来,充满历史沧桑的墙壁楼梯和物件摆设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是建筑之美,更是精神丰碑。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从夏衍旧居一路向北,大家踩着秋日的梧桐落叶,漫步至位于乌鲁木齐南路66号的66梧桐院·邻里汇,倾听城市文化主讲人吴飞鹏深入讲述夏衍先生的生平。
夏衍,原名沈乃熙,190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执笔斗争的革命共产主义者。1929年,夏衍同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执行委员,与郑伯奇等人创办上海艺术剧社,并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夏衍一家在上海住了近30年,其中,自上海解放后至1955年赴京任职中央文化部长前的这段时间,居住在乌鲁木齐南路178号,这是夏衍一生担任职务最多的时期,除了上海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他还兼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化局局长等。夏衍创作、改编了大量的文艺作品,主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芳草天涯》《法西斯细菌》,电影剧本《春蚕》《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革命家庭》《林家铺子》,报告文学《包身工》,散文《野草》等,其作品集中编纂为《夏衍剧作选》和《夏衍选集》。
夏衍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大家,其一生奋斗有如大江大河奔流不息,其思想广阔如大海磅礴,当之无愧“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我们聆听着一件件沉淀于历史的往事,感受着自他文字间喷涌出的力量,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永葆爱党爱国的初心。
通过漫步行走追寻红色足迹,漫品讲述分享红色故事,对每个有志青年都是一次生动直观的“四史”学习教育体验。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思践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理想和爱国精神品质,感受到共产党人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的坚定理想信念,用脚步丈量的历史让人铭记心间。
相关推荐:
用脚丈量衡复魅力,用心感受红色文化,这场徒步活动活力上演!
追寻徐汇红色文脉,一起“听故事、游上海、学四史、守初心”
这里有一场生动鲜活的沉浸式“四史”学习教育
忆往昔、寻初心,细数小楼里的家国情怀
用脚步丈量历史,建筑是一本可阅读的历史书
作者:天平街道
编辑:毛雯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