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易患的5種傳染病,教你幾個預防小妙招,學會告訴孩子

開學季,學生們回到校園後處於人口密集的環境,專家提醒家長和學生應當謹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傳染病“抱團”來襲。

開學季易患的5種傳染病,教你幾個預防小妙招,學會告訴孩子

1、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為傳染源,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傳播。患病時出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狀,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學校防控要點: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如出現發熱、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狀應及早離崗離校居家休息。兒童和體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重症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 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托幼機構防控要點: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落實環境(含公共場室、校車等)及物品清潔消毒工作。一旦出現病例,應及早嚴格隔離。聚集性疫情要及早發現和報告,並按要求規範實施停課、物品消毒等防控措施。

3、麻 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麻疹患者是唯一傳染源,可經飛沫或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傳播,其傳染性很強。

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現為發熱,體溫達39~40℃,可伴有流涕、噴嚏、咳嗽、流淚、畏光、眼結膜炎等症狀。約90%以上患者口腔可出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即位於雙側第二磨牙對面的頰粘膜上,為直徑約0.5~1.0mm的灰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於發疹後的第二天逐漸消失,可留有暗紅色小點,是麻疹早期具有的特徵性體徵。

學校防控要點: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消毒制度。一旦出現病例,應及早嚴格隔離。

4、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強。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後6日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

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佈呈向心性,即軀幹、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症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學校防控要點: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消毒制度。一旦出現病例,應及早嚴格隔離。

5、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病人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後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無力、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發病1-2日後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後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

學校防控要點:做好入學入托查驗證工作,督促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驗和補種。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及時發現和嚴格隔離病人。

預防要點

  • 養成勤洗手、不隨地吐痰、不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 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或擦淨。
  • 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 注意室內外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暴曬。
  •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強鍛鍊,注意防寒保暖,增強體質。
  • 儘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 避免接觸貓狗、禽鳥、鼠類及其糞便及排洩物,一旦接觸,一定要洗手。
  • 發現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動物,不要觸摸,應立即報告。
  • 出現傳染病疫情時,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做好應急處置。
  • 必要時配合當地衛生部門採取疫苗接種(如兒童和體弱多病者可到當地疾控中心或預防接種門診接種流感疫苗),增強免疫力,實現科學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