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新中国伟人曾在《论持久战》曾提到: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伟人的话阐述了战场上最基本的道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宋襄公是谁?都做过哪些愚蠢的事?

要了解宋襄公,我们要先从周武王分封诸侯说起。电视剧《封神榜》许多人都看过,没看过也都听过封神榜的故事。周武王兴周灭商胜利后,推行分封制,奖励有功之臣。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50多个是周武王自家的亲戚。这71个诸侯国,按地盘大小和人口多少,级别是不同的,按公、侯、伯、子、男五级,依次爵位递减(对应于现在的省市县乡村)。上古先贤:黄帝还有尧、舜、禹、汤有功于天地,深得民心,不能让英雄断了香火,所以分封上古先贤后人为公爵,享受至高荣耀可以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其中宋国国君就属于这一类,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是诸侯中最高的一档。楚国国君是子爵,相当于乡长。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对于几个公爵,周天子虽然给了最高的礼遇,但也不可不防。后世很多造反称王的人都假称自己是尧舜禹汤的后人,为自己造反编造合理借口,拉拢人心。这点周武王早就想到了,几个公国周围遍布周武王自家亲信,分割包围,限制发展,是重点的防御对象。明明是场阴谋却做的有里有面,挑不出一点毛病。反倒是楚国,地处蛮荒之地,地广人稀,物资匮乏,国民尚未开化,没有防备。楚国虽然开始时候人口不多,但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基数已经从乡级增长到省级,再叫人家乡长,人家不愿意听,开始自称楚王。反观宋国被限制在姬姓诸侯国包围圈之内没可能发展起来。今天老美把我国封锁在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之内用心何其恶毒。

春秋后期,周天子为抵御境外势力设立的分封制,因为外重内轻,没想到把自己也给困死了,债台高累,没钱说话不好使。很多诸侯不再向周天子朝贡,在自己地盘上骄奢淫逸,贪图享乐,一言不合就开战,相互攻伐。这时候春秋五霸中的头一位姜小白跳了出来,一看没规矩不行啊,这不乱套了。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说别瞎闹了,我们都是家人family,不能内斗,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让诸侯继续向周天子进贡。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姜小白挂掉之后,天下又开始乱了。作为姜小白小迷弟的宋襄公,是宋国第20任国君。即位之初曾想把太子之位让给同父异母的哥哥子鱼。说哥哥大忠大义,而且很有才干,请立哥哥做国君吧。他哥哥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说我是小老婆生的,继位也不合制度啊"。后来宋襄公做了国君,他哥子鱼做了丞相。

宋襄公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心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同时以遵守礼义为豪,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先是会盟诸侯于鹿地,以盟主的身份自居。对楚王说小楚呀,别整天欺负这个打那个的,这是不对的,还有你文化课太差了,整个一个土鳖,得多多向我学习怎样当一个好国君。并约定秋天在盂地继续会盟检查学习成果。他哥哥提醒他,宋国是小国不具备称霸的实力,今天你把楚王得罪了,下次聚会别去了。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他哥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到了约定之日,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楚国早埋伏好了军队。在开会时,自以为盟主非己莫属的宋襄公,大声地说:“大家都来了,我们今天应该签立盟约,维护世界和平,停止战争,你们说好不好?”楚成王看了一眼宋襄公,声音也很大地说:“您说对,维护世界和平人人有责,姜小白挂掉了,不知道空缺的盟主由谁担任好?” 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爵位我最高就由我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我楚国早就称王了,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对不对?” 说罢,他倒是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你是什么东西?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可你那个王确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叫出伏兵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想借以攻取宋国,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

宋襄公被放出来后,不敢找楚国报仇,就冲支持楚国当霸主的郑国开刀,结果楚国来救,双方陈兵于泓水两岸。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手下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 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手下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

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这个人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襄公倒是勇猛,冲在最前面,可却大败,自己也受了重伤。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宋襄公仍然坚持自己是对的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他哥子鱼说:“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你说的做,就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宋襄公的仁义千百年来一直饱受争议,有人嘲笑他是蠢猪,对敌人讲究“仁义”,结果葬送了性命。也有人盛赞他是最后的“仁义”之师,惋惜泓水没能取胜,败给了野蛮的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