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2011年6月1日,天气晴好。台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芳草萋萋,重峦叠嶂,风景秀美。坐落在这里的台北故宫博物院210展厅,人来人往而又安静有序,个个身子前倾,伸长脖颈凝望着一幅画,生怕错过每一帧画面。这幅旷世名作就是中国历史上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名作中的名作"-----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黄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州平阳县黄氏为子。养父见到他就说:"黄公望子久矣。"于是名为公望,字为子久。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 黄公望少有大志,勤奋好学,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参加了朝廷举办的考试,并且在元至元(1335~1340年)年间,在浙西廉访徐瑛手底下成为了一名书吏,不料官场险恶,遭小人陷害,被诬入狱。

等到黄公望出狱时已经年过五旬,五十知天命。这一场牢狱之灾令他看透了官场和红尘世事。遂加入全真道,改做了道士,潜心画事。因他自幼"习神童科","旁晓诸艺",后又长期担任书吏,有很厚的书法功底,加之得到了画坛领袖赵孟頫的指点,所以画艺进步很快,不久就名声大振。而真正成就黄公望的是一卷《富春山居图》,完成这一长卷时他已是82岁的老人。岁月没有许给他一世荣华富贵,却馈赠给他一段绵长人生。铅华洗尽,风轻云淡,黄公望邂逅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寄情于烟水苍茫之间。每每回望元朝的历史,这个充斥着冰冷铁骑的朝代竟因《富春山居图》的横空出世而多了一丝温润。从此《富春山居图》成为传奇。

《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01 艺术史上的价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是南朝梁吴均在其名篇《与朱元思书》中对富春江的描绘,文字之间的绝佳风景已令人心驰神往。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富春山居图》则用一支画笔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点缀村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恰似人在画中游。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可以说《富春山居图》已经达到了艺术上的极致,后世画家无不对此图顶礼膜拜。

《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张描摹自然风光的山水画,同时也是画家精神诉求的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黄公望年过八旬,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顿觉朝代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不管谁家天下,只求真我,做一个最简单的自己。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漫长的富春江流过浅滩、激流、高峰。流过夏天,流过秋天,繁华落尽始得真。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02 火殉的传奇故事

《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全真教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它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无用道人过世后,其后人将画变卖。

在随后数百年的流转中,《富春山居图》几易其主,历经沧桑。

明代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书画家沈周手里。沈周把画交给一位朋友请他题跋,没想到那位朋友的儿子,心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还谎称画是被人偷了。沈周仁厚,待人以宽,对于如此皇皇巨作的丢失,虽然极是心痛,却也是无可奈何。谁知,由于他的长寿,竟让他等到了作品重见天日的这一天。

后来,沈周得到消息,这幅画作在文物市场上出售,要价不菲。沈周不忍苛责朋友,也因为囊中羞涩无力购买,非常难过。于是,与《富春山居图》真迹失之交臂的沈周,凭着自己把玩此图时对细节的深刻记忆临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沈周画功了得,画风细腻,竟颇有真迹风韵。

此后,《富春山居图》真迹辗转又藏于明末大家董其昌之手。董其昌曾说,观此画令他觉得"心脾俱畅"。董其昌晚年时,又将其卖与了好友吴正志。自此之后的四五十年间,《富春山居图》一直收藏在宜兴吴氏家族中。

清顺治年间,当时的画主人吴洪裕晚年病危。弥留之际,他想效仿唐太宗把画带至身后,示意后人须"焚画殉葬"。就在火苗腾空升起,绝世名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将投入火中的画救了出来。然而此时画作已被烧出连珠洞,断为了一大一小两段。后来,大段部分有八分之七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乐、闲逸、宁静、樵夫、垂钓者,被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小段的部分启承之挺拔大山,成了孤独的剩山,被称为《剩山图》。两段画后来由吴氏家族后人分头持有转卖,并由此分离。此后,书画史上再没有一幅书画是因火殉裂为两半的例子。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03 《子明卷》与《无用师卷》的真伪问题,包括乾隆皇帝对《子明卷》的误判,引发后人对此两卷热烈的辩论。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时时拿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幅乾隆题满了诗词的《富春山居图》竟然是个高仿。这幅《富春山居图》本是明代文人为了学习《富春山居图》而一比一临摹的作品,跟原作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后人为牟利,将临摹者的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伪造的题款上说:"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赠别。大痴道人公望。"意思是黄公望的好朋友子明将要回到钱塘了,子明想要画一幅山居的风景图,黄公望就把这幅《富春山居图》在子明离别之时,作为礼物送给了子明,这幅作品便被后世人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乾隆对这幅画的真伪也起过一次疑心,但并不是来自于他对作品的品鉴,而是有一天,乾隆在处理公务之余翻看《沈德潜诗文集》,发现沈德潜记录了一次自己看到《富春山居图》时的惊喜感受,还有对富春山居图的精细描写,甚至还写下了《富春山居图》上所有的名人题跋。乾隆再次拿出自己手中的子明卷对比欣赏,这一对比乾隆便发现自己手中子明卷的题跋竟然跟《沈德潜诗文集》中所记录的不一样。

自信的乾隆皇帝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两幅《富春山居图》的确不一样,但这两幅都都是真的,只不过是黄公望为富春山居主题创作的两幅作品罢了。乾隆还给这两幅图各自取了个名字,以示区别:一幅叫《富春》,一幅叫《山居》,加起来就成了《富春山居图》

"书画痴"乾隆当然要把两幅《富春山居图》凑齐,于是他命人去打探沈德潜所描述的这幅画的下落,得知其被清代著名鉴藏家安岐收藏了。安岐祖上几代都为盐商,家资巨富,故而安岐本人自幼饱读诗书,喜爱鉴藏书画古董名作。

按说皇帝想要某幅作品也得旁敲侧击地找原藏家商量,无巧不成书。乾隆皇帝正昼思夜想地琢磨这件事呢,有人把这幅画献上来了。他就是乾隆的宠臣富察·傅恒。原来那位安岐家道中落,不得不把家中收藏的很多古书画拿给书画圈的达官显贵们品鉴。富察·傅恒自己并不喜欢书画,但他知道乾隆喜欢,就用书画顺势讨好皇帝,令龙颜大悦。

好笑的是,尽管乾隆将真伪《富春山居图》对比着看,但还是觉得伪作比真迹好,他继续在伪作上不断写着题跋,甚至每看一次都要用流水账一样的诗词在画面上感叹一番。乾隆至死不知他爱错了,之后很久才被人称"徐半尺"的徐邦达先生分辨出真伪。

因为后入宫的那幅《富春山居图》是半截画,有明显的火烧和修补的痕迹,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后来经反复考证鉴定,最终专家确认,乾隆鉴定为真迹的是摹本,被乾隆鉴定为假画的才是真迹《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无用师卷》。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入关,《无用师卷》随其他文物一同运出北平故宫,辗转多地,最终于1948年底运抵台湾,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剩山图》在流落民间数百年,多位名人收藏过。最后的收藏者和捐献者是近代著名画家吴湖帆。1956年,当时的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得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在吴湖帆手里,认为很有征集的必要。

随后,沙孟海被派去与吴湖帆洽谈,但因吴湖帆自己也很喜欢这幅画,所以并不想转让。后来通过谢稚柳、钱镜塘从中撮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花了5000元从吴湖帆手里征集到《剩山图卷》。之后,《剩山图卷》归入浙江省博物馆所有,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两图由此隔水而居,遥遥相望。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一张600多年传世名画,在数百年流传中饱经沧桑,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如果哪一天能够跨越海峡实现圆合,那将是何等的盛事!

幸甚至哉,翘首以盼的人们还是等到了这一天。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一幕。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因何成为传奇

2011年6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在成画660余年,遭火殉一分为二361年,分藏海峡两岸63年后,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完成了历史性的合璧展览,从而在海峡两岸的交流史上,在中国的美术史上,乃至于在中华文化史上,都写下了令人难忘的篇章。

从杭州到台北,直飞只需90分钟。而《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的重聚之路,却走了漫漫361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画合人圆的一天终将到来。


部分资料引自: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 陈浩为201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望六百年》所作序

2019年6月13日第8版《文摘报》 文章 《"画痴"乾隆》 作者:李炫芷

图片搜集整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