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說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你最可能聯想到的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接下來你很可能會聯想到慈禧老太后,還有滿清的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如果你是一個軍事迷,那可能還會想象八旗軍衝向洋人的畫面。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卻不知道大清滅亡的時候中國最後一個太后,隆裕太后,正在紫禁城內放聲痛哭,是她頒佈了《清帝遜位詔書》,成為了無顏面對祖宗的“罪人”。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隆裕太后逝世後,黎元洪稱其為“女中堯舜”,卻也有有人認為是她毀掉了大清的河山。隆裕太后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這些後人又該以何種眼光去看待中國最後一位太后?請讓水杯為你講解,揭開隆裕後的神秘面紗。

1887年,光緒皇帝終於熬到了十七歲,按照大清王朝的規矩,再過一年他就可以親政,屆時整個大清都由他說了算。慈禧太后開始為光緒安排選後的事情,在體和殿中,有五個女孩依次排立站在殿中。慈禧太后表示光緒已經長大了,可以選擇自己的皇后,在這五個人之中選。光緒帝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在即將選擇最漂亮的德馨之女時,慈溪太后大喊了一聲“皇帝”,光緒轉過身,發現慈禧太后正在向桂祥之女努嘴。光緒皇帝就立刻就明白了慈禧太后的意思,於是20歲的靜芬就成為了光緒帝的皇后,也是中國最後一位太后。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隆裕”是光緒皇帝去世后皇後成為皇太后時獲得的徽號,她本姓氏葉赫那拉,其名諱靜芬。靜芬被選為皇后的時候已經20歲了,然同一時間被選為珍妃的他他拉氏只有13歲,靜芬到大齡剩女的歲數才出嫁全拜慈禧太后所賜。大清王朝的規矩便是皇帝到達18歲後就得親政,然嗜權如命的慈禧太后絕對不會是一個遵守規矩的女人,讓自己的侄女成為大清的皇后是慈禧太后繼續掌握國家權力的一項重要措施。

靜芬成為了大清的皇后,那便是光緒帝身邊最忠實可靠的眼線,無論光緒做了什麼都瞞不住慈禧太后,再者,親上加親,可以讓光緒帝更加俯首稱臣任她擺佈。在早些年,慈禧太后就對弟弟桂祥留下了命令,靜芬不能嫁給別人,將來嫁給誰,自然是慈禧說了算。慈禧太后不會去考慮光緒帝的感受,更不會考慮靜芬的感受,這幾個人都是她守住自己權力的棋子罷了。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靜芬成為了皇后,名義上是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然只要有慈禧太后的存在,皇后就沒有任何權力可言,皇后沒有過的比妃子好,甚至過的不如妃子。大家都知道,光緒帝和慈禧太后這兩人一直不對付,四歲登基的光緒一輩子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中,皇帝不過是傀儡罷了。光緒帝面對慈禧太后言聽計從,但心裡的火都撒在了皇后的份上。皇后彎腰駝背,長得不好看,而且她還是慈禧太后安排過來的人,那麼對於光緒帝而言,皇后就是慈禧太后陣營的敵人,對於這個敵人,光緒能做的就是無能狂怒。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皇后不僅沒能以後宮之主的身份統攝六宮,也沒能得到人倫之樂,光緒看不上她,她也不敢對皇帝有什麼要求,每日看到丈夫與珍妃兩人喜笑顏開,而她卻只能獨守空房,這一守便是二十年,二十年的活寡。皇后每天必至二宮,早晚請安,其餘時間無非就是漫無目的的散步,一個人發呆。光緒和珍妃做錯事了被慈禧太后懲罰,皇后便是光緒責怪的對象,認為是她向慈禧太后打報告。慈禧太后也會責怪她,認為她沒有管理好後宮,對其進行“罰俸”。皇后的錢本就不多,逢年過節得買禮物給慈禧太后,也得犒賞下人,她沒有如珍妃那般賣官斂財,只能靠典當東西過日子,以此來度過她後宮之主寒酸的“奢靡”生活。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皇后就如同空氣般在紫禁城內度過了20年的時光,然就是這麼一位沒有存在感的皇后,親手斷送了大清的“未來”。

1908年,38歲的光緒帝在瀛臺涵元殿駕崩,次日73歲的慈禧太后在儀鸞殿中去世,守了20年活寡的皇后終於真正成為了寡婦,成為了大清王朝最後一個太后,隆裕太后。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全國掀起了推翻帝制的熱潮,大清不得已派人去請袁世凱出山挽救危局,然袁世凱的北洋軍在佔領漢陽之後便沒了動靜,並不去攻擊武昌。一方面,袁世凱向革命軍表明,自己並非是朝廷的鷹犬,凡事都好商量,另一方面,袁世凱卻又向滿清貴族們傳遞革命軍太過兇猛的消息。《胡漢民自傳》中記載道,“一方面挾滿足以難民黨,一方則張民黨以迫清廷,時人謂之新式曹操。”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1912年1月12日,袁世凱終於攤牌,上朝向隆裕太后奏道:“自古無不亡之國。亡國之君,身受殺戮,古今中外,班班可考。”緊接著又誘惑,“今天大清皇帝退位,仍能保持尊號,享受歲費,這是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創舉。”

袁世凱已經開始圖窮匕見,此時隆裕太后不得不做出決定,是選擇頒佈《退位詔書》結束大清王朝的統治,再根據《優待清室條件》的規定,獲得所謂的“優待”,亦或者選擇讓不堪重用的八旗弟子們騎著戰馬向船堅炮利進攻。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帶著末代皇帝溥儀在紫禁城的養心殿中舉行她一生中最後一次朝見禮儀,宣讀以6歲的宣統皇帝的名義擬出的退位詔書。自此,清朝26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在中國延續了2133年的封建帝制也終於終結。次年2月,隆裕太后因病去世,中國最後一個太后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在時代的潮流下,隆裕太后其實只個一個隨波逐流的弱女子,沒有選擇的權力,雖貴為後宮之主,再到後來身為太后,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一輩子的平淡無奇,到生命的最後幾年才有了一件有記載價值的事件,卻是親手結束大清的生命,無顏面對老祖宗。說隆裕太后是個軟弱的女子也好,說她是“女中堯舜”也罷,她這輩子沒為自己活過,最後的《清帝退位詔書》對誰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水杯其實很可憐靜芬,我更願意叫她的名字,後來的隆裕太后是那個被摧殘過的靜芬,她本可以和其她女子一樣,嫁人、生孩子,享受普通人該有的天倫之樂,然而慈禧太后奪走了她的一切。光緒皇帝雖也是受害者,卻不斷向另一個受害者咆哮。靜芬這一輩子都活在妥協當中,不得不嫁給皇帝,不得不向典當東西維持生活,不得不頒佈《清帝退位詔書》,不得不如木偶般度過自己的一生。

慈禧不疼,光緒不愛,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何以得到“女中堯舜”讚揚

從三皇五帝開始,華夏文明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沒有劇本的故事就此開始,永不落幕。我是水杯,希望我的文章為你帶來歡樂,那就是我熬夜寫稿的意義。如果可以,請點贊、收藏、加關注,讓我陪你走過歷史的四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