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貧困人口不斷減少,貧困發生率迅速降低。以2010年貧困標準衡量,1978-2018年,中國貧困人口由7.7億人下降至1660萬人,減少7.5億人,下降97.8%,年均減貧1884萬人。以世界銀行標準衡量,中國貧困人口降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以後,中國的貧困發生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減貧成就突出。

一、 中國標準下貧困人口數量的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以1978年貧困標準計算,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2.5億人,貧困發生率為30.7%。如果以2010年貧困標準衡量,197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多達7.7億人,貧困發生率高達97.5%。改革開放初,溫飽是困擾中國農村的突出問題,農村人口普遍面臨生存性貧困。

1978-1985年,中國貧困人口數量逐年下降。如果以1978年貧困標準衡量,到1985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減少至1.25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8%。如果以2010年貧困標準衡量,截至1985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降低至6.6億人,貧困發生率降至78.3%;1978-1985年間,中國貧困人口共減少1.1億人,年均減少1562萬人,年均減貧幅度為2.2%,貧困發生率年均降低2.7個百分點。

1986-2011年,中國貧困人口加速減少,貧困發生率穩步下降。以2010年貧困標準衡量,2011年末,中國貧困人口為1.22億,比1985年末減少5.4億人,貧困人口下降81.5%;貧困發生率降至12.7%,比1985年末下降65.6個百分點。1985年末-2011年,中國貧困人口年均減少2071萬人,年均降幅為6.3%,較上一階段提高4.1個百分點。

1986-2011年,有兩個時間點值得注意。一是以1978年貧困標準計算,1990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穩定降低至1億人以下(8500萬人),貧困發生率首次降低至10%以下。二是以2010年貧困標準計算,2000年,中國貧困發生率首次降低50%以下,這意味著即便以較高標準衡量,中國農村也已經有半數人口擺脫了貧困,普遍貧困問題得到解決。

2012-2018年,中國貧困人口數量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減貧駛入“快車道”。這一階段貧困人口年均降幅基本保持在15%以上。2018年貧困人口數量較上年減少45.5%,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減貧速度最快的一年。按2010年農村貧困標準,2012-2018年,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累計減少8239萬人,累計減貧幅度為83.2%。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到了1.7%,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2012-2018年間,中國貧困人口年均降幅達到25.7%,是改革開放以來貧困人口減少最快的階段。有人將中國減貧速度形象地描述為,“平均每2.3秒,就有一個人跨過貧困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進程

圖1 中國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變化

數據來源:2019年貧困監測報告

二、世界銀行標準下貧困人口數量的變化

世界銀行使用每人每天1.9美元的標準衡量貧困,為中國貧困人口變化和貧困發生率的國際比較提供了依據。

按照世界銀行1.9美元的標準(2011年PPP)衡量,中國貧困人口在1981年為8.75億人,貧困發生率為88.1%。農村地區的貧困狀況更加嚴重,1981年貧困發生率高達95.4%,貧困人口為7.57億人。

由於世界銀行沒有連續監測中國貧困狀況,因此我們取與前文接近的三個階段考察。1981-1987年,世界銀行標準下中國貧困人口減少2.2億人,年均減少3672萬人,年均降幅為4.7%;同期世界貧困人口年均僅減少2160萬人,年均降幅為1.2%。這一階段世界減貧人數少於中國,說明中國以外的地區貧困不僅沒有減少,還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貧困人口增加。1990-2011年,世界銀行標準下的中國貧困人口共減少5.49億人,年均減少2613萬人,年均降幅為8.9%,較上一個階段更快;同期世界貧困人口共減少8.16億人,中國的貢獻超過60%。2012-2015年,世界銀行標準下中國貧困人口減少7752萬人,年均減少2757萬人,年均降幅達到51.5%;同期世界貧困人口共減少1.67億人,中國的貢獻為46.4%。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進程

表1 世界銀行標準下世界和中國貧困人口變化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世界銀行PovcalNet數據庫整理

貧困發生率方面,2005年,中國貧困發生率由1981年的88.1%降至18.5%,而同期世界貧困發生率為20.7%,這是世界銀行標準下,中國貧困發生率首次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對於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農村地區,2013年貧困發生率降至3.4%,首次低於世界同期水平。

2015年,世界貧困發生率為10.0%,而中國的貧困發生率僅為0.7%,低於世界平均水平9.3個百分點。農村地區的貧困發生率也降至1.3%,低於世界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進程

表2 世界銀行貧困標準下中國貧困狀況

注:世界銀行公佈的中國貧困人口數量是依據收入分組數據估算後加權得出的,因此世行標準下的中國貧困數據既包括城市也包括農村。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PovcalNet

收入分組來看,1990年,中國屬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Lower-middle-income economies),但貧困發生率較該類國家高出21.1個百分點,貧困問題突出。得益於中國的較快的減貧速度,到2002年,中國的貧困發生率已降低至31.7%,首次低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雖然中國在2015年才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Upper-middle-income economies)水平,但2013年中國的貧困發生率已經比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低0.4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進程

圖2 世界銀行標準下貧困發生率變化(按收入水平)

(1.9美元標準,2011PPP)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無論以國內標準還是國際標準衡量,4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不斷降低,且降幅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以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標準衡量,中國的減貧成就仍然十分突出。2005年之後,中國貧困發生率低於世界水平,2013年以後,中國貧困發生率已低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作者:梁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