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常用的窄帶物聯網無線通訊協議(LPWAN)

傳感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各種方法可以實現讀取物的數據,但是光是讀出來還不行,有聯網功能才稱得上物聯網。今天簡單聊一下傳數據哪些事。

先上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關於常用的窄帶物聯網無線通訊協議(LPWAN)

數據傳輸示意圖

傳感器到傳輸模塊,因為距離比較短,通過傳感器集成的傳輸模塊、有線連接、RFID、NFC、藍牙等方法,比較容易拿到傳感器端返回的數據。這些傳感器的數據拿到之後,怎樣傳到服務端,共我們實時監控,就涉及到廣域傳輸的問題了。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也稱作牛逼IoT,中文全稱是窄帶物聯網,是LPWAN的其中一個標準。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淘寶上搜索NB-Iot傳輸模塊也好,NB-IoT傳感器都能搜索到很多。

和NB-IoT一樣基於窄帶網絡傳輸數據的常用標準還有,國外常用的Sigfox、LoRa,國內的Sensoro、Zeta比較常見,做了一個對照表共參考。

關於常用的窄帶物聯網無線通訊協議(LPWAN)

5中LPWAN標準對比

物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在於,不同的傳輸標準適合的應用場景不同,這裡舉兩個小栗子來說明一下。

水錶、電錶這種不需要頻繁讀取數據的場景下,NB-IoT適用,只要定時把數據傳上來,即可實現抄表功能,但是如果每幾分鐘就要記錄一次的話這兩個標準都不適用了,因為NB-IoT傳輸模塊在不能休眠的情況下會很耗電。另外NB-IoT每次發送數據包時,完成鏈路層的傳輸握手驗證時間比較長,傳輸數據本身用不上1秒鐘、與基站握手並建立授權鏈接大概需要10秒時間,而這握手是最耗電的過程,如果哪一天NB-IoT實現UDP方式的傳輸,適合的應用場景會井噴。

智慧城市常用的各種傳感器,比如井蓋、水位、環境監測等可以用LoRa實現,前期自建基站的成本會比較高。而LoRa目前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傳輸併發量不行,1秒內終端和基站之間,只能傳輸1個數據包,如果終端數量不多還好,終端數量多了也會有問題,但智能停車位管理是搓搓有餘了。

這篇文章就簡單彙總一下幾個常用的LPWAN協議,下一篇開始通過實際應用場景解析方式,將各種傳感器和傳輸方式一併帶進來分享。

還會有一個新傳輸標準Dash-7相關的介紹。先開工幹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