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體(文定),無授權禁轉!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時,明河南巡撫李仙鳳正領著遊擊將軍高謙在黃河以北的懷慶地區鎮壓當地的起義農民。開封城守副將陳永福獲悉洛陽失守,火急率兵往援。開封的守禦力量薄弱。李自成得到這個信息,決定奇襲開封。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開封城樓)

開封古稱大梁,是著名的古都,位於黃河南岸,地處水陸交通要衝,交通四通八達,是河南布政司、開封府治以及開封縣治所在地。又是周王的封地。朱棩是朱元璋第五子。洪武十年(1377年)封周王,四年後就藩開封,至於明末,這裡有王子72家。黃河兩岸和各縣有錢有勢的一方大姓、“衣冠之族”,懾於農民起義的威力,也紛紛來到這裡躲避。這裡城周長20裡90步,城牆構築堅固,高三丈五尺,寬二丈一尺,開設5門,各建月城3重,角樓4座,敵臺84個,警鋪81處。城外百步設有深濠,匝城四周數十丈,深四五丈。二月初九日,李自成帶領精兵3千、銳卒3萬從洛陽出發,急行軍三晝夜,十二日中午時分到達開封城下,立即發起大舉進攻。城內巡按御史高名衡等害怕重蹈洛陽覆轍,急令官民固守。他與守道蘇壯、開封推官黃澍共守西門,左布政使梁炳守東門,右布政使蔡懋德守曹門,開封知府吳士講守南門,管河同知桑開第守北門,周藩承奉曹坤、左長史李映春登西城守禦。在起義軍兵臨城下時,他們搬出一部分銀子,用來懸賞,有能出城斬賊一級者賞銀50兩,能射殺一賊者賞銀10兩,射傷一賊或磚石擊傷者賞銀10兩。這些舉措,激勵著開封城內軍民登城同義軍為敵。前往洛陽赴援的陳永福聽說起義軍乘虛進攻開封,連忙帶著500援兵,晝夜兼程趕回,深夜到達西關,被農民軍打得大敗,傷亡很重。陳永福衝殺到城下,城中不敢開門,怕農民軍趁勢衝進,就用繩子將他吊進城內。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李自成來到城下,採用穴城法與雲梯結合方法攻打。士兵們手持鐵錘、鑿等工具,在炮火配合下,以揹負門板作掩護,衝至城下,舉錘鑿擊數下,迅即退下,又有一批跟著衝上前去,照例舉錘鑿擊數下,迅即退下,接著又有第三批,第四批,直到磚石松動,取下第一塊,再取第二塊、第三塊……而後就在這裡開挖洞穴,洞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可以容納數十人,上百人,夜以繼日,很快挖成六個大洞。又就地取材,趕製百餘架高大的雲梯,最大的雲梯高五丈有餘,由48人抬起,置於護城壕邊,以備攻城將士攀登。城上守軍頑強抗擊,針對義軍開挖的穴洞,在大穴上往下打洞,將穴頂穿透,往下繞灌滾湯、沸汁,或投進火藥包,使人無法在洞中藏身,同時在城上設立懸樓即碉堡,在上面向下投放石塊,以射火炮,使義軍無法靠近城牆。戰鬥異常激烈。雙方互有傷亡。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開封重鎮,苦守數月)

十七日,李自成親臨城下觀察形勢,城上亂箭齊發,突然一支短箭,迎面而來,射中他的左眼。頓時,血流雙頰。左右將他扶回大營。當時,城上人並不知道射中的是誰,後來聽說是李自成,陳永福便把這一無意射中的軍功說成是他的兒子守備陳德。有材料說,實際射中李自成左眼的是名叫謝三的小卒。

李自成眼睛受傷,箭鏃入目較深,一時難以醫治,後來雖經治癒,左眼卻從此失明;再加上又有消息說增援開封的左良玉的軍隊和保定總督楊文嶽所統官軍快要趕到,為避免陷入內外夾攻的境地,十八日這天,李自成下令撤圍。這次圍城七晝夜,未能克城。這是李自成第一次攻打開封,也是李自成第一次攻打省城。

李自成撤圍後,向西轉移到登封、密縣、嵩縣一帶。巡撫李仙鳳率遊擊高謙擁兵回到開封。高名衡上書彈劾,崇禎帝以陷福藩罪下詔逮捕。李仙鳳自知性命難保,自殺於鄧州。陳永福因守城有功,由副將晉為實授總兵,其子陳德由守備晉為遊擊,領兵駐守開封。由於李自成在河南異軍突起,明政府將軍事防務的重心移至河南,三月,任命高名衡為河南巡撫。四月,提任陝西總督丁啟睿為兵部尚書,讓他代替楊嗣昌統率五省聯軍加緊圍剿。丁啟睿害怕農民軍的強大威力,遲遲不敢出戰。崇禎帝無可奈何,五月六日,將傅宗龍從獄中放出,給以兵部右侍郎的頭銜叫他代替丁啟睿率領陝西的軍隊,專門鎮壓李自成農民軍;又下令將已在河南的陝西總兵賀人龍、李國奇等部撥歸傅宗龍指揮,又叫保定總督楊文嶽率總兵虎大威等兩萬人配合行動。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開封之戰示意圖)

七月,羅汝才率領部眾到河南淅川,同李自成部義軍聯合作戰。當時,李自成部已經成為各支起義軍中實力最強的隊伍,李自成待以兄長的禮節,以示尊重。史載自成之兵長於攻,汝才之兵強於戰,兩人相互配合如左右手。李、羅的聯營是強手聯合,增強了中原地區農民軍的軍力,成為明王朝的最大威脅。李、羅合營後,羅汝才部由豫西經唐縣進入湖廣棗陽、隨州地區,矛頭指向承天。這裡是嘉靖皇帝父親興獻王陵墓所在地。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擔心承天祖陵有失,便率領總兵賀人龍、副總兵李國奇部趕往承天。李自成得知承天守備嚴密,陝西援軍行將來到,便改變計劃,取道應山返回河南。

傅宗龍見農民軍不戰而走,斷定這是不敢與自己交鋒,便命令部隊尾追不捨。九月四日,帶領陝兵4萬人,與楊文嶽的2萬人,會師於新蔡。在新蔡南李大漢寨與李自成農民軍相遇,明總兵賀人龍、李國奇率陝兵,虎大威率保兵,共造浮橋準備渡汝河,進駐項城。打算圍殲李自成、羅汝才聯軍。

李自成得到消息後,選擇當地松林易於隱藏的地形,把精銳部隊埋伏在松樹林裡,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派出小股兵馬,在汝河上游搭造浮橋,故意裝作渡河西趨汝寧的樣子,製造移師汝寧的假象,迷惑敵人,而將主要力量埋伏於孟家莊。孟家莊是當時由新蔡通往項城的交通要地,這裡又有著茂密的叢林,便於隱蔽、迂迴。

傅宗龍聞報義軍在渡汝河西去,便命令部下密切關注,隨時報告義軍渡河情形;並讓部隊在孟家莊結營休息。連日來緊急行軍,士卒頗感疲憊,再加上糧餉供給不足,又飢又渴,有的忙於到村落蒐括糧食草料,士兵們紛紛解下馬鞍,丟下甲仗;有的東倒西歪地在樹下乘涼喘氣,部隊混亂,不成樣子。當他得知在汝河上游農民軍三分之二的兵馬已渡河西走,當晚,就在新蔡北龍口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分進合擊,立即行動。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不聽調遣的地方守將是明朝失敗的原因之一)

正當此時,李自成下令反擊。埋伏在孟家莊叢林中的農民軍,發出—片威震山河的喊殺聲,人人手執長槍大刀,衝出叢林,像猛虎撲羊群似的直逼明軍宿營地。官軍將領慌忙集結軍隊還手,可是軍心已亂,抵敵不住,被殺得暈頭轉向,到處亂竄。賀人龍和虎大威徑自拉起隊伍向沈丘逃竄。

傅宗龍被包圍了十天十夜,既沒有吃的,又沒有彈藥,靠殺戰馬維持生命,軍心浮動。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命直屬標營兵丁挖掘壕塹,妄圖堅守待援;又派人持親筆信催促賀人龍、李國奇火速來救。賀、李兩人正私自慶幸逃脫了義軍的包圍,哪裡肯再鑽進來,他們以此書從賊中來,難知不是偽造做藉口,拒絕回軍援救。傅宗龍陷入起義軍的重重包圍中,自知難以頑抗下去,遂於十八日晚,帶著殘兵6千人拼死突圍,這不過是以卵擊石,自取災亡。突圍明軍被衝得七零八落,他為了逃生瘋狂奔跑,農民軍緊追不放,第二天中午,在距離項城8裡處被義軍追上,當了俘虜。義軍將士帶他到項城下,原想利用他攻城,讓他到城下高喊:“我秦督也,請啟門納秦督”,而他卻在高喊:我當了俘虜,身旁都是起義軍,不能開門。農民軍詐取項城的計謀未能實現,一怒之下,當場處死了傅宗龍。

李自成因為這個城市失去了一隻眼,大明卻隕落了一個名將

(傅宗龍的死是明朝一大損失)

項城戰役是農民軍攻克洛陽後所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這次戰役,打了15天。農民軍利用了優越地形和聲東擊西的戰術,以急風驟雨之勢,粉碎了以明朝兵部右侍郎傅宗龍為統帥的圍剿,殲敵6萬餘人,活捉並處死了傅宗龍。這一勝利,震動很大。有評論家說:“關中精銳,盡沒於項城。”鎮壓農民軍的主帥汪喬年驚呼傅宗龍一死,討賊無人了。參考資料:《明史》《李自成傳》《崇禎死局》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