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血南疆:参战让我,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洒血南疆:参战让我,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军旅原创文学 作者:常恩满,湖北武汉人。1983年入伍,赴滇轮战期间担任413团政治处领导警卫员兼报道员,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100余篇,荣立三等功。1987年回地方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曾荣获湖北省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本科学历,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在央企武汉钢铁公司从事多項管理工作,高级政工师。喜欢摄影和文学艺术。


上高中时,我观看了一部电视剧《无名英雄》。剧中男主角、记者俞林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便立下了志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记者。


洒血南疆:参战让我,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常恩满


1983年,我应征入了伍,当了一名炮兵,似乎离记者梦远了些。1985年,部队接到赴滇轮战的任务时,我还在炮兵连当班副。

部队要开赴前线了,团里要组织一个先遣团率先赴滇。连里便派我和刚从137师补充到我连的孟兆祥,代表连里参加先遣团。

距先遣团集结出发就剩半天时间了,连队紧急通知我俩速去团部参加防化集训。命令如山倒,我俩抓起腰带就跑。刚到连队门口,孟兆祥大喊一声:“娘,你咋来了。”

在我前方站着位黑而瘦的大娘,她头裹着灰毛巾,身着黑色的棉衣和棉裤,一双小脚,看上去疲惫不堪。

大娘说:“儿呀,村里你几个战友都给家来信说你要上前线,你咋不给家来个信呢?”她接着又说:“俺坐了两天的车,走了几十里才找到你呀!”说完,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孟兆祥一脸惭愧,忙解释道:“娘,部队不让告诉家人的。”

“那同村的人咋都告诉了。”娘显出十分不高兴。

“娘,我下午就出发了,你就回去吧。”

“啥,俺坐了两天车,走了几十里才找着你,脚都肿了,水没喝一口,屁股没沾凳,你让俺回去。”娘生气了。

此时的孟兆祥,用毫不商量的口气说:“是的,你必须马上走,部队有规定。”

娘终于恼了,说:“那同村兵的家人来队伍上咋能住几天,你咋赶娘走。”

孟兆祥把语气缓和了下来,说:“娘,俺是党员,不一样呀。”

“党员……党员……”娘后退了半步,无语了。

她转身拿起行李卷,头也未回,一瘸一拐地走向了营区的大门……

我目睹了这一切,急了。忙说:“兆祥,你就这样让你娘走了。战场上咱们生死难料,这次分手或许就是……就是……”

孟兆祥边擦着眼角的泪边说:“常班长,咱们集训去。”

这个经历感动了我。我从此对党员产生了敬慕。

部队到了云南文山战前集训期间,团政治处按上级要求要办《抗敌报》征稿。我便把这件事写了一篇稿件,以《妈妈,因为我是党员》为题投了上去,后被《抗敌报》首刊头条发表。

据团政治处首长后来告诉我,师宣传科首长看到这篇文章后颇为赞许,并肯定作者的写作潜质。或许是这个原因,临战了,我被调入团政治处任报道员兼首长的警卫员。


洒血南疆:参战让我,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在芭蕉坪坑道里,陪同《辽宁青年》杂志记者采访,与政治处领导一起合影


轮战期间,我跟随首长,哪里有枪炮声就往哪里去,哪里有敌情,就往哪里赶,回到指挥所就埋头写作。参战期间,先后有200余篇新闻稿被全国多个省市报刊、广播电台采用。《铁源前线来送歌》一稿被《解放军报》发表,为此被荣记了三等功。长篇通讯《带着硝烟的报告》被评为湖北省和冶金部好新闻一等奖,我被战士们誉为“火线记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武钢慰问团赴滇慰问,慰问团团长向我传达说:“如果轮战回来你复员回武汉,《武钢工人报》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1987年,我退伍回武汉,成为《武钢工人报》的一名记者。同年,我经过数月苦读,终于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重新打起背包成为一名新闻生,如愿以偿地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新闻学的奥秘。


洒血南疆:参战让我,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时的风采


毕业季,我的论文《论突击性采访》被多家学术刊物刊载。之后数年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忘我地投入到武钢火热的钢铁洪流中,不断的熔炼自己。白天深入厂区、矿区、生活区采访,夜深挑灯夜战,常常是通宵达旦写作,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尽情地绽放着人生的芳华。

我的新闻作品年年入选省市好新闻一、二等奖,并跻身于省先进新闻工作者行列。1993年,我被省职称委员会破格评定为记者职称,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记者。2003年又被破格评定为高级职称。

一段参战之初的经历,帮我圆了少时的记者梦。做一个像孟兆祥一样的党员,成为我心中不懈的追求。这,或许就是我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