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入伏雨不歇,暑熱難散。蟬聲、樹蔭、滿耳滿眼塞滿了耀眼的綠。夜濃,夏風微醺,卻還是無法將心靜下,去讀一本好書。

從前的人們總擔心無書可讀,現在的人們總抱怨無暇讀書。從前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過好當下。現在的我們,忙忙碌碌想擁抱一個安穩的未來,卻還是被未知的恐懼佔據著,在城市的慌亂中羨慕李子柒,在焦慮中期盼《嚮往的生活》,難以平和心靜。


買房子 周雲蓬 - 美麗心民謠 走江湖

晴耕,雨讀


於是,與速度賽跑的我們,不由得豔羨起從前人家的沉靜與緩慢,豔羨他們的門鎖精巧有樣子,門身重重等人歸,門前高高掛一牌匾,赫赫寫著“晴耕雨讀”幾字,教人心中泛起漣漪。

“晴耕雨讀”,緩緩讀出。晴時耕作,雨時讀書,在物質與精神上自給自足,在時間上與四季同心。身體力行耕作,與大地不間斷地親近,大地亦以成熟的穀物給了寧靜的饋贈。孜孜不倦讀書,在天人之間,跨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時代,行旅著。

春時,細雨疏疏,春苗破土而出,碧桃滿樹,讀桃花詩,寄緋紅心事;夏時,萬物生長,驟雨初歇,蟬噪蛙聒,夜色茫茫,挑燈默讀唐詩宋詞,明白“江湖夜雨十年燈”;秋時,豐收多喜,霜白露重,天朗氣清,讀陶淵明,人淡如菊;冬時,深山寂寂,白雪皚皚,家人團坐,圍爐夜話,休養生息。

“晴耕雨讀”,不止是一時閒情,而是回到最為當下的心安理得,消解過去的疑慮,未來的未知。“晴耕雨讀”,最為簡單,亦最為深沉。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萬物在春天都是可親的,春雨細如絲,春雲薄如紗,春花爛漫,春風暖萬家。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種下什麼,以後就會收穫什麼。春天種下一棵苗,玉米、水稻……老牛緩緩耕地,人跟在其後,規律地放下一顆顆種子,祈求它們快快長大。

春天有什麼吃什麼,“吃春”是大地給的最好饋贈,春筍清新、香椿濃郁、青蠶豆微甜……不時不食,食不厭精。


晴耕,雨讀


春花滿樹,落得滿地桃粉,落得滿地梨白。要是問這滿樹桃花梨花美不美,那要看樹下有沒有少年少女在讀書。

讀書也是分四時的。有人說,春光無限好,情思可隨春光飄蕩,讀青春之書才好。

張恨水在其小文寫到這般春時讀青春之書,“銀燈燦爛,畫閣春溫,細君含睇,穿針夜話,宜高聲朗誦,為伊讀西廂記;薔薇架下,蜂蝶亂飛,正在青春,誰能不醉,宜細讀紅樓夢。”是小樓昨夜的春風,暖暖熙熙,為愛人高聲朗讀《西廂記》;是春將盡了,薔薇花下,心思煩亂,跟著《紅樓夢》同痴同醉。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有人說,春光是溫柔的,多讀純真之書,感受生命希望。

像是傅佩榮所說,“春季以肯定生命、啟發希望、確定方向為主,因此我讀《論語》和《泰戈爾詩集》。孔子的‘人生向善論’使我充滿樂觀奮鬥的信心。泰戈爾的詩描寫‘宇宙’、‘孩子’、‘天使’、‘愛’,親切溫婉,足以解消一切疑慮。”


晴耕,雨讀


還有人說,春光無限好,勸君多惜春,多珍惜少年時光,多讀書。於是也有了陶淵明“勤學如春苗”的勸解。

相傳陶淵明歸於田園時,鄉間有位年輕人向他請教讀書之法。陶淵明沒有長篇大論,只是帶著他走到田間,指著一棵禾苗問年輕人,“禾苗可否在長高?”年輕人久久凝望,察覺不出麥苗的變化。陶淵明笑道,“禾苗其實時時刻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察覺不了這細微。”讀書無他法,只有持之以恆,日日用功。

春天耕讀,詩意的浪漫,綿柔的希望,堅毅的開端。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如果按季節來說,夏日不宜耕作亦不宜讀書。耕作有“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的苦,讀書有“昏昏欲睡”的惱,但,“苦中樂”最樂。

在“勤學如春苗”的故事裡,禾苗的成長痕跡是人眼觀測不到的。那在夏天,每一份生長都是迅速而直觀的。小苗茁壯生長,農人選在快下雨的晴天,忙著給莊稼鋤草、施肥,當雨水滋潤土地時,心裡想著,“這小莊稼定能喝飽水了,多好!”


晴耕,雨讀


夏天的雨,一下起來,沒完沒了,不停歇。夏雨打亂了秩序,給生活添了亂,也給忙日偷了個閒。聽雨打在芭蕉葉上,滴滴答答;聽雷聲轟鳴,寬廣而驚動,雨天讀書正好。

托爾斯泰就喜歡在雨天讀書,排遣憂愁,“憂來無方,窗外下雨,坐沙發,吃巧克力,讀狄更斯,心情又會好起來,和世界妥協。”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夏日讀書亦可消暑。讀李白,曠達坦然,連暑氣也灑脫散去了。讀梭羅的《瓦爾登湖》,大自然包容著我們的優缺點。讀王維的詩歌,自在好清涼。

而在夏夜,田裡蛙聲一片,樹裡蟬聲一夜,噪聲愈顯靜,萬物消融,恍惚如入無我之境,沒有人語,沒有雜聲。唯有默讀這夜,蒼蒼茫茫,茫茫蒼蒼。

夏天的耕讀,是暫時忘記過去與將來的,是活在最當下的時光,是努力與安心的點點滴滴。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小時候常常唸叨一首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無憂的日子裡,只解詞中乾枯、淡愁的意境,卻始終不解古人緣何“悲秋”?秋日,豐收的季節,明明該是喜悅的。

夏日還在幫忙施肥、鋤草的莊稼,在秋天變成沉甸甸的果實。搖搖欲墜,等著人們將它摘下。秋高氣爽,玉米金燦燦的,收割回家,編織成一串一串,掛在院裡,是金黃色的“鞭炮”,慶祝著豐收的喜悅。高粱亦熟透了,紅紅地映在人們心田。


晴耕,雨讀


萬物在秋天開始掉落,葉子由綠轉黃,靜悄悄掉下一枚松果,敲開了人們的思索。這時,秋風浩蕩,世界變得蕭索卻也寧靜著,最宜以書來敲醒或驗證我們的覺知。

秋日讀書,學學張恨水。或擇一秋窗日午,小院無人,抱膝獨坐,聊嫌枯寂,讀莊子。或到菊花滿前,案有旨酒,開懷爽飲,了無塵念,讀陶淵明。


晴耕,雨讀


在秋閱讀,閱讀滿目的豐收與蕭索,閱讀晨霜雨露的寧靜與短暫。在《莊子》中驗證了“人生如寄,忽然而已。”在陶淵明的世外,看他人淡如菊,悠然見南山。

秋的悲喜,都值得。


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冬山寂寂,白雪皚皚,窗裡聽得見柴木燃燒的聲音。窗外則是幾枝寒梅掛枝頭,雪裡出落的紅,莊重而典雅,好生驚豔。

想起清代的一本小書《圍爐夜話》。這是一本極其通俗流行的小書,簡單直白,也足以深刻、令人感動。農家冬閒,一家人圍著爐火,烤著山芋,一起講講人生的意義,這意義始終饒不過耕作與讀書,這“耕讀”教人孝順、真誠、樂觀、厚道、知足。


晴耕,雨讀


比如《圍爐夜話》裡有言,“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知足常樂、學無止境,做人的本分。

冬天寒冷,而我們還能有溫暖,該是感激之情。於是《圍爐夜話》裡說,“身不飢寒,天未嘗負我;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耕作與讀書,總是需要人們身體力行,落在實處,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再也簡單不過,也生髮出巨大的能量。


晴耕,雨讀


冬,不“耕”,交付於等待,交付於與家人的說說笑笑。

冬,繼續“讀”,或讀《孟子》的“吾養浩然之氣”,來將寒冷與疏懶驅散,以勇氣、正氣充盈在胸間。或讀《水滸傳》林沖走雪,讀一份悲壯。又或,什麼也不讀,順著思索流動,在漫天飛雪的夜。


晴耕,雨讀


在想象的四季中完成了“晴耕雨讀”,想來是美好的。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慢慢等莊稼成熟,慢慢讀完一本本書,晴天有晴天的耕作,雨天有雨天的讀書,對四季的敏感還在,我們知足安心著。

但日子終不按想象中的行進。在碎片化信息的今天,所有事情似乎都在爭分奪秒,好好讀一本書成了“奢侈”,好好吃下自己做的健康食材,也是“奢望”。

我們把大多自己的事情交給了他人,讀書簡化為知識付費,吃飯簡化成外賣,到處充滿了娛樂休閒,繁華、便利、多樣的選擇……我們又把太多疑慮交給了未來,未來是否穩當?未來會比今天更好嗎?

念想“晴耕雨讀”,念想的不過是當下那份簡簡單單的、樂觀的、向上的心安理得罷了。念想的不過是它從當下感悟中,一點一點走出來的文化。而文化,不就是我們身處之中,那鮮活的、豐滿的篤定嗎?


晴耕,雨讀


編輯丨喬唯

攝影丨華楠

-參考資料-

《圍爐夜話》

《分時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