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消亡的双杰之梦,一缘起一缘灭,来客过客终成客,缘尽路尽恍惚间,便到灯火阑珊处。

曾经听过的歌,读过的故事,同行的人,本就寥寥无几,到现在也是人去楼空,只余一杯茶凉空欢喜。这婆娑的前尘旧梦,挥洒在人间几重,是烟火的缥缈,是妄想的远方,絮絮淡淡,欲想谈,不可谈,无法回首。

如今这眼下行走的路口,你往那边,我朝这边,划开距离,各自远行,开始着自己的故事。只是我的故事叫寂寞,你的故事是与另一个人的另一段故事。

原以为相识便相知,以为相伴便可长相伴,却无奈世事无常,不曾想沦落为现在的冷暖自知再无交集。

《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从前莲花坞的点点滴滴,父亲母亲、师姐、师兄弟,还有双杰的打闹挖苦拌嘴,是一群人的世界,而现在不知今夕是何夕,处在一个人的世界,独一人落寞凄凉。

回忆他们两个人的交集,以江澄父亲带回狼狈落魄的魏无羡为开始,以观音庙是是非非尘埃落定为结束。明明他人一场开始到结束的旅程清清楚楚又简简单单,无需曲折磋磨这许久,怎到了他们这里,用了前前后后几十年的时间,中间还有一段消失沉寂的岁月,才最后明白,他和他两个人,最好的结局,最好的开始和结束,是互相杳无音信,走出对方的世界。

《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在此之后,对于他们,不相见,不相念,不再相欠,从前所有都是情出自愿,事过无悔,只盼各自安好,珍重就好。其实啊,有的东西再是念念不忘,再是耿耿于怀,也没有可以挽回的余地,既然事已至此,也该放下这名为“曾经”的过去。

我们该知道有些事情有的人比起执着,更适合放下,况且不去执着地挽留并不代表两个人的曾经会变成一场虚无,反而是给他一段时间平静思考,更可见绝望变希望的转机。

尤其是双杰的余生,一切可盼,比起说他们是永远的分别,我更相信那是短暂的告别。当然,在希冀下一次重逢之前,首先学会与往事告别,将曾经的伤痛放下,给自己给心里的期望一个开始的机会。

《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所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悲伤已在,伤痛也已经造成,没有可能回到初见的心情,那么停留也好,离开也罢,我们得往前看,人总归是要学会在遥远的路途里,坦荡前行的。

有如班宇《冬泳》里的一句话所说:“关于沉溺与坠落的时刻,要记住,更要去相信,相信纯粹与正义,风的低语,相信所有行动皆有意义,铁会融化在雪里,而我们终会在岸边相遇。”

《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不管是双杰的结局,还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定义,有相信才会有动力,也才会有一场相谈甚欢的可能。

就像是双杰之间互相的付出一样,魏无羡剖金丹,以叛逃为名保江氏不被牵连,为正也好,为魔也罢,与江氏有关的他都一一放在了心上;

再说江澄对魏无羡的保护,首当其冲以尔为引,为魏无羡引开追兵,后因魏无羡护温氏旁系对抗仙门各家担起重压。如果不是真的护不住他,也不会说出他若执意护温氏旁系,而他就护不住他的焦急无奈之话了。

《陈情令》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从此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他们之间这所有为情付出,为自愿,未有悔,只是后来太多的事情让他们始料不及,尤其是师姐身死的导火索,走到了观音庙一场两不相欠,各自安好的结果。

至此,从前的前尘旧梦,成为了他们现在无法把酒言欢的悲凉,也成为了他们现在处境下可以回望的美好,是望眼欲穿,也是狼狈不堪,藏着世间的温柔的同时,也迫近着身心的折磨。

果然,入了这世间惊鸿宴,实难谈笑风生不动情,这余生,好与不好,悲与不悲,都要在回忆中摸索前行。可幸哪怕余生不见,独自一人生活,彼此也曾共享一段美好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