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在中國的疾病史上有這樣一個疾病——克山病, 它如同幽靈一樣在中國的疾病史上出現後,經過短暫的肆虐人間,又快速的消失了。形容它可以說是來之匆匆,去之匆匆。

幽靈疾病的肆虐

克山病的真正命名是在1935年因為黑龍江省克山縣的病例首先被報道而命名的。克山病的流行有明顯的地區性,時間性和人群選擇性特點。克山病的病理學特點是表現為心肌的實質性變性,壞死和心肌擴張,心臟擴大、增重。

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教授為克山病病人檢查心臟


克山病主要症狀是患者大多數發熱,頭痛,腹部疼痛,嘔吐黃綠水和腹瀉。有些病人發病數小時就可以死亡,而且這種疾病在北方主要多發於中年婦女。最恐怖的是曾經有記錄這樣描述:發病200多人左右就死亡了100多人,一夜之間,整個村子的人就能死過一半,足以見這種疾病的恐怖之處。

歷史的回顧

其實早在300多年前,歷史就有相應的記載,把這種疾病記錄為“吐黃水病”。曾經在某縣的文物管理所收集的兩條碑文中,最早描述了克山病的發病情況。“清朝順治14至18年三村共56戶,286人,吐黃水之疫,病亡262人……”。曾有史料記載:“張家灣岔口地帶,清同治年間因戰禍而至,其地疾病盛行,其勢兇猛、其狀氣喘、嘔吐黃水而最盛、人逃地荒,煙火斷絕。”

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心臟擴大與心肌壞死


實際上,這些描述據猜測都是隻克山病。

摸索中的救治

面對這種不明原因的疾病,限制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在中國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專家們在有限的條件下探索各種治療方法。

在1960年的時候,西安醫學院王世臣等使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靜脈注射治療急重型的克山病患者,使克山病患者的死亡率降到了20%以下。可以說是開創了急型克山病搶救歷上的新紀元。在1963年開始。研究克山病的專家也開始嘗試使用亞硒酸鈉片預防克山病的急性發病,效果也比較顯著。

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醫療人員為克山病患者查心電圖


展望

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國家的相關專家提出“防病治病要與治窮致富相結合”的方針。在各地的防治實踐過程中,充分地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積極的發展生產、抓多種經營,同時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提高生活水平。克山病的發病逐年降低。而現如今,克山病沒有新發病例。只剩下一些慢性和潛在性的病例。

克山病這種疾病,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研究出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

在疾病史上,它來的匆匆也走得匆匆。

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克山病患者的居住條件艱苦


我們能發現的線索少之又少,它的發病在全國主要是呈現一條從東北到西南的條帶,這個條帶上很多地區缺少硒元素。也有一些研究認為是跟柯薩奇病毒有關係,認為心肌實質性病變是病毒毒素作用的結果等,這樣的結果都不能有相當強說服力。

直到現在,科學家仍在研究這種疾病,但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我們已經很難還原歷史環境了,想要研究科山病的病因已經非常的難了。不過我們也很感激曾經在克山病高發年代的時候,為克山病防治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所創造的一些治療方法,雖然缺乏足夠的論據,但是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拯救了無數生命。

如幽靈一般的克山病在疾病史上來之匆匆去也匆匆

專家開展健康宣傳


克山病病因至今不清,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克山病防治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們需要從監測,防治,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加大力度,採取各種科學的有效措施,為長期防控科山,並繼續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防止這種病因不明的幽靈般的疾病捲土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