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世界上最後一個海洋遊牧民族----巴瑤族

巴瑤族,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所以他們與海洋的關係是如此親密,以致於幾乎從未離開過,他們有著一個很浪漫的名字,“海上吉普賽人”。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據說巴瑤族是因為先祖被流放,禁止居住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所以漸漸的便和陸地斷了因緣。他們選擇擁抱遼闊的海洋,過著遊牧般的生活,依靠樁柱,搭建起一個飄搖在海上的村落,也正因為他們遠離陸地文明,所以他們的生活更原始,也更為簡單純粹。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巴瑤族的生存技能

巴瑤族作為在海面上生活了近千年的民族,他們是天生的自由潛高手。他們可以在不帶任何設備的情況下潛入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尋找珍珠以及海參。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而為了減少下潛時壓力帶來的痛苦,他們從小就會故意刺穿耳膜。因為長期的生活環境和經常下水,使得他們的心肺的功能進化的適應水下,體內壓力與海底水壓一致。這樣的變化他們身體裡紅細胞鞋攜帶氧氣的能力也出現變異。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這就是祖祖輩輩為了適應海底環境而變成的結果。一般巴瑤族人能一口氣在20米深的水下停留五分鐘,在這寶貴的五分鐘內他們能夠完成尋找獵物、捕捉獵物的過程。除此之外,他們的手堪比製造機器一樣靈巧,他們的乘坐的交通工具lepa-lepa小木船和淺海的小木屋,還有捕魚用的捕魚搶等,都是通過自己親手製作而成。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在野外尋找各種材料,以及把各種零件搭配組裝在一起經過幾天或者幾個星期製作出特精巧的小木船、小木屋以及捕魚需要的器具。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被生活所迫的巴瑤人

當地人說起巴瑤族的時候總是混合著憐憫、嫌棄與憎惡:

海上流浪的生活是十分艱苦的,從小就刺破鼓膜和每天潛水,讓許多巴瑤族人都得上了減壓病,年老時聽力也很有問題,但沒有國籍、一貧如洗的他們根本沒法接受、也負擔不起好的醫療;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巴瑤族的成人沒有關於教育的意識,孩子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一代代人都很難有機會脫離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近些年來,在利益的驅使之下,為了捕更多的魚賺錢,巴瑤族人會使用炸藥,極大地破壞了珊瑚礁和海洋環境……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遊客去探訪巴瑤族時,都會進行一些微薄的資助。但這畢竟只是“授人以魚”,當地政府和國際機構更多考慮的則是“授人以漁”。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相關的各國都有一些項目鼓勵巴瑤族上岸定居,給予成年人技能培訓和孩子受教育的機會,試圖幫助這個流浪了千百年的民族融入現代社會。但每一步都十分困難,很多巴瑤族人並不願意離開被視作家園的大海,海水比土地更讓他們覺得親近熟悉。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在巴瑤人的生活中,每天起床該做的事就是,捕魚、吃飯、游泳和看大海。他們對當今科技完全不依賴,所以的生活十分簡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世界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沒有國籍,為何一生漂泊海上不能上岸

也許他們認為,大海就是他們的家吧,誰會願意離開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