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中的悲壮经典---776高地阻击战

“列娃,永别了!向我开炮!”

车臣战争中的悲壮经典---776高地阻击战

悲壮经典---给大家介绍一下曾经参加过中俄联演的一支俄罗斯英雄部队,在车臣战争中被载入史册的一次战斗。

2000年的残冬,俄罗斯空降兵部队第76普斯科夫师104团2营6连90名官兵,为阻击车臣反叛分子突围,奉命坚守车臣乌鲁斯—克尔特地区776高地,与数量二十多倍于己的敌人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车臣战争中的悲壮经典---776高地阻击战

  一场阻击战,三天三夜,一个残酷的传奇经典。

第一天,伞兵们守住了阵地,但是31名战士阵亡在高地上。


熬过了不眠的一夜,日头再次升起在峡谷,空降连迎来了更为艰苦的第二天。战斗处于白热化状态,匪徒们的眼珠已经变得血红,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攻占776.0高地,随着俄军大部队的到来,这里就是他们的末日。随着匪徒们一波又一波的亡命冲击,空降连的阵地渐次被突破。副营长和连长不断的通过电台向指挥部告急......可这个时候援军在哪里呢?由于俄罗斯军用直升机没有装备适应各种天气的雷达,因此在浓雾弥漫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得到近距离的空中支援。

第三天,空降连最后的时刻到了,阵地上连同伤员只剩下33人,弹药也早已消耗殆尽。这时候,双方已经杀红了眼,伞兵们用枪托、伞刀、工兵锹、石块、甚至牙齿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与匪徒们搏杀,枪声、爆炸声、吭哧吭哧的喘气声、惨叫声交织成一片。

为了掩护伤员们的撤退,连长带领几名战士向匪徒发起了最后的自杀性冲锋。在身边的战士全部阵亡后,匪徒们围住了目光呆滞的中尉,这位俄罗斯军官高举着双手,似乎屈服了,但手中的两颗手雷吱吱的冒着白烟,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中尉与匪徒在爆炸中飞了起来。
身负重任的营长M·叶夫秋欣,在接到指挥部撤退的命令后,在电台中喃喃自语:“我能撤到哪里去呢?我的兄弟们都已经牺牲在这里,我的指挥位置也在这里”。在匪徒们的团团包围中,他对着听筒高呼:“列娃(指挥部代号),永别了!向我开炮!”霎时间,一串串“冰雹”火箭炮的炮弹凄厉地呼啸而来,整个776.0高地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阵地虽被攻占,但匪徒们是踏着战士们的尸首过去的。伞兵们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2500多名匪徒整整阻击了3天3夜,歼灭匪徒700余人,为大部队的围歼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叛军虽然暂时逃脱,但不久便被援军赶上,从而大部被歼灭)

参加这次战斗的俄罗斯士兵与处理震惊世界的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的士兵毫无可比之处,他们大多是新征入伍、毫无经验。

有报道说,当时车臣人提出一个条件,只要让叛军通过,就可为这些伞兵留下一条活路但他们的要求遭到俄罗斯人的拒绝。最终,除6名重伤员昏迷得以生还外,全部壮烈牺牲在高地上。

车臣战争中的悲壮经典---776高地阻击战

战后,俄罗斯举国祭奠英灵,普京总统亲自授勋,21人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69人被授予勇敢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