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導語:

對於《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著作,很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發現羅貫中非常重視有些人物,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寫。諸葛亮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羅貫中對於諸葛亮的描寫幾乎全是正面的,裡面講述了就多其他人物來襯托出諸葛亮的神通廣大。那麼諸葛亮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有名的政治人物,神機妙算的他應自有可贊之處,論起三國,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佩服諸葛亮的,能夠使得劉備三顧茅廬的人肯定是有可用之處。果然,諸葛亮後面也沒有讓劉備失望,這一段興復漢室的道路有他的相伴,劉備一直都在蒸蒸日上。

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回到三國》劇照

諸葛亮的仕途之路

那麼,諸葛亮這一生真的願意跟著劉備闖南走北嗎?其實,大家應該都知道孔明燈,諸葛亮很喜歡在晚上放著孔明燈,所以後來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諸葛亮本為布衣,卻能夠得到劉備的賞識,而且讓劉備三次來到深山,如此真誠的邀請最終還是打動了諸葛亮。

其實,劉備當初也是逼不得已才跑到諸葛亮的草堂之中,請求他指點迷津,為劉備指點一二。就是這樣一個平凡之人,身在深山卻深知天下事,《隆中對》現如今還是被流傳著,劉備驚歎他的才能,"隆中一對,天下三分",這樣的局勢在諸葛亮的口中定了下來。

諸葛亮本來就有情有義,隨著劉備征戰沙場多年,使得劉備走出逆境,在他的帶領下漢室漸漸強大。只是不太幸運,先帝去世的早,這匡扶漢室的重任一下子就揹負到了諸葛亮肩上。"受命於危難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樣的叮囑,諸葛亮一直謹記心中,並且他一直都為了完成劉備的夙願而努力。

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新三國大電影版》劇照

諸葛亮臨危受命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之人,身在深山卻深知天下事,《隆中對》現如今還是被流傳著,劉備驚歎他的才能,"隆中一對,天下三分",這樣的局勢在諸葛亮的口中定了下來。諸葛亮本來就有情有義,隨著劉備征戰沙場多年,使得劉備走出逆境,在他的帶領下漢室漸漸強大。

只是不太幸運,先帝去世的早,這匡扶漢室的重任一下子就揹負到了諸葛亮肩上。"受命於危難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樣的叮囑,諸葛亮一直謹記心中,並且他一直都為了完成劉備的夙願而努力。

都說諸葛亮此人深不可測,可是終究他也是人,他自己內心十分的不安。自己已在君王身邊,即使劉備給他重新回到草堂的機會,他自己或許會更加難辦。諸葛亮想要不愧於心,既然已經走上了這一條路,即便先主已不在,他也要堅持。

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新三國大電影版》劇照

諸葛亮的草堂夢

在他《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與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一句話深深地表達了諸葛亮心中廣闊的胸襟,諸葛亮神機妙算也好,再怎麼神通廣大也罷,奈何先帝的去世他無法預料,自己還是揹負著先帝的夢走下去。

他盡心盡力的教育劉禪需要廣納賢人,察納雅言,作為一國之君就必須做到時刻吸取建議,為百姓謀求福利。可是他這一生奔波不止,一直到老還是在謀求大業,可是誰也不知道他內心很想做一個平民,藏著一個卸甲還衣的草堂夢。

諸葛亮的年輕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揹著扁擔走在鄉野間的小道上,這樣的感覺是他多年來從未接觸過了。自己跟著劉備南北征戰,再也無法重新回到自己的草堂。

諸葛亮當初真的很是捨不得自己的茅草屋,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了諸葛亮。可是,諸葛亮何曾不知道,自己者一走就再也回不來了,伴君如伴虎,自己需要時刻謹記本分,跟著劉備闖天下,那麼就得肩負重任。

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新三國大電影版》劇照

諸葛亮不計個人得失

都說諸葛亮萬事通,可是要是重來一次,他可不一定會這樣放棄自己的草堂,走上仕途之路。當初的他要是不被劉備的真誠所打動,自己應該還在過著休閒自在的田園生活,沒有步入這亂世之中,自己也沒有那份無法推卸的責任。

可是,他卻也是有原則的人,自己肯定是需要步步為漢室著想,所以成就了一位如此忠心的才子。每個人的選擇很重要,他選擇了忠心於劉備,而他也是切切實實的做到了,這樣的一位德才兼備的人物,值得我們讚揚。

可是,他卻依然不敢忘卻自己的初衷,想要回到茅草屋翻翻書,看看山,賞賞景,做些自己喜歡的休閒之事,賞著山水之景。有誰知道諸葛亮的心中曾經竟是那麼的掙扎,他的心中總是有著太多的牽掛,無法訴說。他不僅僅牽掛著劉備的夙願,更是心心念念著自己的草堂。

雖然自己無法卸去責任,無牽無掛的回到草堂裡,過著自己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是重情重義的,一旦踏入這亂世之中,就再也無法回頭了。從此,他慢慢的將這份草堂夢壓抑著在心裡,因為他知道,他必須完成先帝的遺願,否則無法心安。

諸葛亮走上了仕途之路,卻還有一個卸甲還衣夢

《新三國大電影版》劇照

結尾:

諸葛亮的一生總在跟隨君王征戰沙場,而且這麼多年內心的信念卻絲毫沒有動搖。他的心中總是那麼的堅定,自己一定要完成使命,否則自己怎麼都放心不下當初三顧茅廬劉備的囑託。

而自己若是擺脫了這旋渦,走出了仕途之路,倒像是一種逃避。諸葛亮並未這麼做,這麼多年他內心雖有波瀾,卻還是在為扶持漢室而努力。所以,很多人都說,諸葛亮一生過得就像是一場夢一般,只是這場夢終究是需要他自己完成,而待夢醒之時,就是他卸甲還衣之際。

他不僅才華橫溢,飽腹詩書,還懂得如何行兵打戰,諸葛亮簡直就是難得之才。更重要的是,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了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都在盡力而為,從沒有鬆懈過自己分毫。只是,希望他可以在夢裡實現自己的草堂夢,最終可以安心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