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當疫情來臨時,他成為眾多逆行者中的一員。防控宣傳、封閉小區……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每天超過3萬步,一干就是接近3個月。在居民眼裡,他儼然成為了社區的“大家長”,這個“家”不好當可他卻當的有模有樣,他說:“防疫工作不能緩,我是黨員我先上!”今年48歲的王鵬,是海淀公安分局花園路派出所第三社區警務隊的社區民警,在北醫社區已經紮根工作了多年的他,堅持群眾利益至上,以化解矛盾為核心,以構建和諧社區為己任,成為深受當地群眾擁戴的“貼心人”。

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王鵬管理的北醫社區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六千餘人,暫住人口一千餘人。轄區內有包括北醫三院、北大六院在內的多家重點醫療單位。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全國人民拉入了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北醫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的王鵬積極響應北醫社區黨總支的號召,快速反應、迅速行動,與醫院保衛處打起配合勤聯繫勤溝通,全力以赴投入防疫防控工作第一線。

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疫情防控期間,王鵬藉助黨委政府“吹哨報道”和海淀公安“兩隊一室”警務改革的先機,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的作用,在社區內發動在職黨員、治保積極分子、治安志願者共200餘人參與社區防控,值守3個社區出入口,處理糾紛15起。為了解決社區個別部位由於臨街和進出人員複雜帶來的防疫隱患,王鵬在指導社區加派力量對出入人員進行嚴格登記同時,為合理安排人員班次,盡力減輕居委會人員負擔,王鵬從春節開始就放棄休息,親自加入到社區防疫崗的值守工作,全力與社區居委會共同完成好社區管控、人員核查、防疫宣傳等各項工作。

作為“花園路派出所王鵬北醫三院志願服務崗”負責人,王鵬帶領由4名院警、8名巡邏保安志願者組成的志願服務團隊,疫情防控期間全力做好提供就醫服務、維護就醫秩序、調解醫患矛盾、保障公共安全各項工作,先後為人民群眾、同事戰友提供緊急就醫支持70餘次,調解醫患糾紛十餘次,得到就醫群眾和院方的充分認可。

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近期,王鵬接到轄區一家醫院保衛處打來的電話稱,有一名患者在護士站吵鬧。雖然已經有院警先期對事件進行了處置,但考慮到涉醫事件的敏感性,王鵬還是迅速從社區的防控一線趕到事發現場。經王鵬瞭解,原來是一名前來就醫的患者發現自己以前的病歷少了幾頁,懷疑是護士給弄丟了,就和護士吵了起來。憑藉多年來管理醫療單位的豐富經驗,王鵬通過安撫和調解快速解決了分歧,平息了事端。

疫情期間,轄區群眾長時間待在家中,難免因焦躁煩悶情緒引發家庭或鄰里糾紛。不久前的一天,王鵬在入戶排查疫情的過程中,正巧遇到一起鄰里糾紛,經王鵬瞭解兩家是因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產生矛盾。通過對鄰里雙方進行說服教育,最終兩家鄰居握手言和。

2月17日晚,花園路派出所接公交車司機報警稱:一位老人乘客未戴口罩,出於疫情期間管理規定,無法讓其乘車,求助民警幫忙。正在附近社區工作的王鵬和同事立即趕赴現場。經瞭解,老人由於出門匆忙,忘記戴口罩,加上時間已晚著急回家,實在沒有辦法。看到老人著急的樣子,王鵬二話不說,趕緊拿出自己買來的口罩送給老人,讓其佩戴好,並溫暖地叮囑老人,特殊時期一定要注意防護!

老人非常感動,臉上一下子露出欣喜的笑容,激動地說:“你太好了!”,連聲拍手稱謝。

小小的口罩雖然微不足道,但這卻是王鵬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當好警、做好人、辦好事的好人精神的延續。

早在2011年,王鵬就因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次為轄區居民和素不相識的來京求醫困難家庭伸出援手的感人事蹟,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臺等多家媒體報道過,同時也因此被北京市和海淀區評為人民滿意派出所民警、海淀區先進政法幹警、優秀社區民警。

用王鵬自己的話講,群眾事無小事,只要是群眾需要的就是我們要盡力做到的!

近期,隨著境外疫情的迅速發展,防疫工作面臨疫情輸入的巨大壓力。王鵬每天通過走訪,瞭解社區裡的從外地回京人員隔離期有沒有困難,配合居委會開展工作。

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同志,出門做好防護,儘量不要前往人多的地方!”疫情防控期間,但凡在小區見到行人,王鵬都會主動上前,詢問情況勸導居民。“要讓居民感受到疫情期間我們公安民警一直在,群眾也就更安心。”王鵬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每隔兩天他都會去被隔離和行動不便的居民家中看看,社區民警的出現,不僅讓這些居民感到安全,更讓他們感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民警在社區丨我們社區有個“馬天民”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王警官以疫情為令,迎難而上,匯聚抗疫力量,合力共築生命的防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一個個堅強堡壘必巍然矗立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必將取得全面勝利!


(來源:海淀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