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文章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山水林929


此诗在杜诗中地位极高,表达了他悲天闵人的博大胸怀。但其实质还是以面前景写心中情,表明自己希望能出仕为官,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我曾经写过一遍文章《“狂”才是杜甫的本色》。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也自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年轻时“自比稷与契”。加上当时大唐正处于盛世,他也和阿基米德一样,相信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可以让大唐盛世更加繁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榜上无名。他也没当会事,出去游玩一下吧,就和李白见到了,当时李白已是声名显赫的文人,而他当出道不久,天天和李白一起游山玩水,吟诗唱和,写下了“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既是在称赞李白,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呢。

跟李白混终究不是个事,杜甫又到长安去参加“鸿词科”考试,这种考试比科教,是唐玄宗专门为选民间贤能而组织的。偏偏那个没文化的李林甫主持考试,估计他还大家写得是啥都看不懂,却大言不惭地给唐玄宗说“野无遗贤。”李林甫嘴上的蜜不是白抹的,再加上老迈的唐玄宗此时一心想着怎么能和杨胖子(杨玉环)快乐地生活,想都没想就信了。

可怜杜甫,无颜见家乡父老,只要独自一个人在长安当“长漂”。直到44岁时才被任命为“胄曹参军”,那也美得屁颠屁颠的,要回去见见老婆孩子。结果一路上所见所闻,就让他痛苦不堪,一进家又看到了小儿子饿死的冰凉尸体。白发人送黑发人,关键在盛唐的大背景下,自己儿子竟然是被饿死的,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之作。

但他还是想做官,还是想报效国家。此时安史之乱已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杜甫历尽艰辛赶到了凤翔,见到了唐肃宗,肃宗也很感动,让他当了“左拾遗”。官虽不大,但天天在皇帝身边,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伴君如伴虎。丞相房琯打了败仗,肃宗很生气,要杀掉房琯。与当年司马迁因李陵兵败,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说好话一样,杜甫站了出来,为房琯说公道话,唐肃宗更生气了,只是没像汉武帝一样把老杜给宫刑了,但中央是不能再用他了,就把他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很失望,不气之下不干了。带着老婆孩子跑到成都,在一些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建了一座草堂。生活安定了,但报国的理想却无从实现,精神生活异常痛苦。从他这一段时间写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一室》:“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这诗写草堂已建好,自己站在这里能看山、看河、看船、看风景了,但大丈夫又怎能只在乎自己的家庭生活呢。又如《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老被樊笼役,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可以看出,杜甫并没有把草堂的日子当成幸福,而是觉得自己被困在樊笼里,这一点他和陶渊明是完全不同的,陶渊明认为官场是樊笼。再比如《寄杜位》中写道:“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我还是想回长安啊。

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就又发生了屋上茅草被秋风吹散的情景,老杜夸张地写了实景,更写了自己的心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实写,自己眼巴巴地看着屋顶上好好的茅草在狂风中飞舞,万般无奈的焦急感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几句的画面感十足,小孩子们抱着茅草乱跑,也可能是回家,也可能是去玩,而老头子杜甫却在房前无力地呼喊,场面有点滑稽。特别是最后一句,不仅说自己对小孩子无能为力,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对战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伤害等都无能为力,只能是空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天的风雨交加,让杜甫无法入睡。这又引起了他一系列的感想,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自己一心为国,经常在漫漫长夜中为国忧、为民伤,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寒士,并不是受寒受冻的人,而是指向自己一样有报国才能而报国无门的人;广厦,也不是指普通人住的房屋,而是朝堂、庙堂,是寒士们可以为国效力的场所。就是说朝廷能让像自己一样真正有才能的出入于朝堂,发挥才干,尽其所能,平息叛乱,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安稳如泰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情更加急切,有点像小孩子发毒誓一样。很像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对那些妨害白话者说的那几句:“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净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里都提到了死,而不是真的要死,而是要好好地活,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综上,我认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所要表达的最真实的感觉,还是希望能早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


听书读书共分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被平息后,即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秋所作的。

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的原文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也不再摘抄。

诗歌的大概意思就是,穷困潦倒的杜甫,这年春天在亲友的捐助下,刚刚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的草堂,被这八月的一场暴风,卷走了屋顶上覆盖的茅草,随之又下起了秋雨,屋漏淋得屋内全无干处。飒飒秋风,凄凄秋雨一家人的凄惨窘境,触起了他对战乱以来所饱尝痛苦的回忆,又联想到天下和自己同样不幸的“寒士”,写下了这千古名篇。

要说这首诗的精髓,莫过于后几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者所陈述的痛苦并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代表着天下千千万万和他一样,身无居处、食不果腹众多寒士们的境遇。

祈盼着何时能有千万间宽敞明亮的房屋,让天下文人寒士居住,安稳地像山一样,自己就是冻死也心满意足啦!

诗人笔下的倾述也是当时社会的现实,也是民众的心声。只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才能写出这流芳千古,激荡人心的佳作。

答于2020年4月22日于沈阳


容百川70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写于四川成都。

这年八月,诗人旅居成都自家建的草堂,秋天的风雨造成草堂漏雨,诗人通过此诗叙述了自家茅屋被秋风所破,致使全家人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文章的精髓应是最后一个部分。(第四部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释文

那里能得到成千上万间的大房子呢?让天下读书的寒士能在遮风蔽雨房子里有欢笑,风雨侵袭不了,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有这些高大牢固的房子呢?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是心情愿的。

为什么第四部分是全诗的精髓呢?现作如下陈述。

前三部分是叙述秋风破自己家的草堂,全家受雨淋的经历,是为最后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作铺垫的。

第四部分是主题,是立意,是诗人要想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数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民生存的疾苦。面对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面对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低层广人民生活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突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上面的陈述充分说明第四部分是全诗精髓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