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

北京昌平坐落着明十三陵,其中唯一被主动发掘的,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对于定陵的发掘,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学术界有全力支持的,也有强烈反对的。

定陵的发掘,对于明史的研究、对于皇家丧葬制度的研究、明代社会的研究、明代手工业的研究等等,都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文物,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在定陵出土的3000余(套)件文物中,丝织类文物占了五分之一,计有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等共644件,数量之大、品种之齐全、纹样之丰富、色彩之绚丽、用料之考究,均为前所未见。

当然,这次发掘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缺乏必要的保护技术,以及使用错误的方法,使出土的丝织品遭到极大的毁坏,乃至编写考古发掘报告时,都没有完整的样品可供拍照。

首博曾经举办过“回望大明”展,里面展出了几件精美的丝织品和服饰的复制品,请看: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回望大明展·四库全叔拍摄

这种红织金妆花奔兔纱,当初出土了整整20匹。纱为红地,上有织金奔兔纹,兔子的嘴里衔着灵芝,背上还背着灵芝,在流云中奔行,整个体态灵动活泼。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织金妆花奔兔纱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织金妆花奔兔纱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绛红织金妆花喜字串枝并蒂莲花缎,在两朵莲花之上织一金“喜”字,花头用红、蓝、绿、紫四色。每个花头为两种颜色,以红蓝、红绿、红紫相配合。莲梗为艾绿色,叶芽饰驼色,花头和花梗均用扁金绞边。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绛红织金妆花喜字串枝并蒂莲花缎局部·四库全叔拍

此为黄曲水纹地串枝菊花锦,整匹长10.765米,外幅宽66.5、内幅宽65.1厘米。菊花一排呈现花心,一排无花心。两排一个循环,六则,整剖光。这些丝织品上面的破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褪色之后,已经完全看不出刚出土时的样子了。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黄曲水纹地串枝菊花锦局部·四库全叔拍

这件是织金缠枝莲妆花纱“灵仙祝寿”补方领女夹衣的复制品,原件出自孝靖皇后棺内。形制为方领、对襟、宽袖,前后有方补。织金缠枝莲妆花纱地,胸补纹饰为左右各绣一兔衔灵芝,灵芝托上承一“寿”字。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女夹衣的复制品·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女夹衣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女夹衣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女夹衣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这件是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出自万历帝棺内,残破较甚。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作裳。此件裳为黄素罗地,腰有四层,内两层为罗,外两层为纱,下摆有罗贴边,宽5.5厘米。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四库全叔摄影

在裳的前片下部钉有绒绣的六章,均未金线绞边,左右各二行:火、宗彝、藻为一行,米、黼、黻为另一行。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据《大明会典》卷十六“皇帝冕服”嘉靖八年定制:“裳,黄色,为幅七,前三幅,后四幅,连属如帷。凡绣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此裳与记载相符。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绣六章黄素罗裳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这件是明代万历定陵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的复制品,原件出自万历帝棺内。蔽膝是古代围于衣服前面,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的复制品·四库全叔 拍摄

此蔽膝呈梯形,上窄下宽,红素罗面,纱里。上部有腰,两侧及下部用红罗镶边,接缝处钉有用蓝、黄、绿三色十二股丝绒编结而成的扁绦带。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面上钉有绣制得龙、火二章。龙绣蓝色、三晕色。龙上下绣红、蓝、绿三色四合云河骨朵云纹;下部是三个桃红色的火章。蔽膝上部两端残留有钉挂钩的丝线。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此件蔽膝为神宗着衮冕时所用,定陵另出有一件蔽膝,为皮弁服所用。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这是柘黄织金妆花缎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原件出自万历帝棺内。拓黄是用拓木汁染的一种赤黄色,自隋唐以来为帝王服色。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整匹为织成料,分前后襟肩通袖、接袖、大襟、衬摆和衣领等十二部分,各部分纹饰、尺寸与成衣相合。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满织金妆花不露地,纹饰以大型的蘑菇状云纹为地,前后胸为二龙戏珠,两肩各一过肩龙,二直袖龙下不为寿山福海、浪花和八宝纹。最下织龙襕一道,饰龙赶珠、海水江崖及八宝纹。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龙身织圆金线;龙鳞外边用晕色,有宝蓝、红或艾绿色;龙鳍、龙角用白色;龙须用蓝、红、浅红、绿色;龙腹用绿、深红、浅红、黄、宝蓝等色;火珠用浅红、深红、粉白色。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匹料中间贴有腰封,残存字迹为:“万历三十八年闰三月 日,织完……龙襕直……线边云地,紬绢一匹长五丈五……领全,织匠……”

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虽毁坏严重,但不应由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背锅

龙云肩通袖直身袍料的复制品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看到定陵这些丝织品的样子,尤其WG中帝后的尸骨被焚烧、棺椁被丢弃等,确实很令人痛心,中国帝陵的发掘也因定陵的损失而被彻底终止。

现在的话,不要说帝陵,只要是古墓都受不主动发掘政策的限制。理由大致为墓中文物在地下的密闭空间,已经存在了几百上千年,形成了相对稳定(分解进程较缓慢)的状态(实际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而保护技术如果跟不上,一旦发掘的话,文物难免会遇到定陵出现的问题。

我觉得,定陵文物的损失,是那个极X时代,是不尊重科学的妖风,是愚昧至极的造X派和红X兵造成的!是特殊年代的极端案例,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在一切都步入正轨的年代,可资探讨的,是保护技术和保护方法的问题。

其实相比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保护技术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更由于工作得法,遇到因基建、生产活动、乃至盗墓等原因必须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中,文物保护一直做得不错。比如马王堆墓出土的西汉服饰和丝织品,马山楚国墓出土的战国服饰,福建黄昇墓出土宋代服饰,通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服饰等,都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此外,盗墓贼的猖狂也不容忽视!不知道有多少陵墓,被盗掘,文物被走私,比如近几年的康熙帝景陵妃园寝盗墓案,山东滕州特大盗墓案,陕西淳化系列盗墓案,山西闻喜特大盗墓案,西藏山南特大盗墓案、青海都兰热水墓特大盗墓案等等。这些受到保护而不主动发掘的古墓,到头来都便宜了盗墓贼,不单损失了文物,还丧失了能够科学提取的一切有用信息,可谓得不偿失!

故而,应适当调整不主动发掘陵墓的政策,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充分的条件下,经过国家批准,有步骤、有选择的对一些陵墓进行科学主动的发掘。

注:

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