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选修语文课本,摘录有六个印度故事,为什么把它们作为范文,大家看看它们分别蕴含着怎样的大智慧?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返 为其患。

译文: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看见由热气升腾的幻影,以为是水,跟着追赶直到河边,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问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不可能喝尽,因此我不喝了。”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大意: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家又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没卖出去,心里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炭,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想,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卖出去。于是真把沉香烧成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尝庵摩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摩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买果 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 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摩罗果来吃。他吩咐说要买味道甜美的果子。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了。园主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的人说:“我得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把每个都咬了一口,才买了回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

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诈言马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 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 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旁人语言:“汝马本 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大意: 从前有个人,骑着黑马打仗去。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的马被别人夺走。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回家时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所以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所嘲笑。

大家评论下这些故事凭什么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大意: 从前有一个人,在瓮里盛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出不来了,他很烦恼。一个老人告诉他:“不要愁,我教你,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就出来了。”于是,他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下来,再打破瓮。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啊。

这六个故事出自佛教经典《百喻经》,对于世俗生活来说,它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庵摩罗果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对于一些真理,不一定要事事亲自实践,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归纳法概括法,以一推三,以点带面去探索未知世界。

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