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TCO近日新增了一項“電子垃圾補償”標準,用來解決地球上日益嚴重的電子垃圾問題。

“TCO標準”是由瑞典專業僱員協會(英文Swedish Federation of Professional Employees,TCO是瑞典語縮寫)推行的一種面向計算機設備的安全及環保認證標準。這一標準在全球獲得廣泛的認同,是目前行業中公認的通行認證之一。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TCO新通過的這項標準,賦予了設備採購方新的環保責任。當其採購TCO認證的電子產品時,會收到等量的、來自缺少回收系統的國家的電子垃圾,採購方須將這些電子垃圾統一運輸到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回收工廠。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電子垃圾也成為了環境汙染的一大威脅。在當今科技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廢舊、閒置電子產品數量激增的時代,電子垃圾回收利用面臨著哪些困難與挑戰?作為公民又該如何處理不再使用的電子設備?

電子垃圾處理痛點何在?

電子垃圾也叫電子廢棄物,分為兩個範疇。一是生產這些電子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比如重金屬物質、電線及線路板邊角料、電器外殼邊角料、蝕刻液溶劑等;二是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終結後,失去了其原價值廢棄後,這些電子廢棄物進行拆解,得到的重金屬(部分稀貴金屬)物質、電線、線路板、電器外殼等物質。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這兩種電子廢棄物,均需要本著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原則,分類分質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國家兩網融合協作體副主任、專家委員會成員曲睿晶說。

在談到目前國內外處理電子垃圾所面對的困難時,曲睿晶說:“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環境友好性過程標準趨嚴,消耗能源較多,產品應用標準提高且價格低迷,水、氣、固排放受到嚴格限制,這一切導致很多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只循環不經濟現象嚴重,成為行業的難點和痛點。”

雖然存在挑戰,但是回收利用產業在政策引導支持、公眾參與等積極因素作用下仍然實現了發展和壯大。

隨著我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措施實施以後,特別是2012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基金處理費產業政策後,我國的回收利用產業得到了發展。

“目前全國存量100家左右正規拆解企業,具備每年拆解1.6億臺以上廢棄電子產品的能力,近年來實際年均拆解8000萬臺左右,極大地促進了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曲睿晶說。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華新綠源環保產業集團公司,利用多項自主研發的設備對回收的廢舊電視、洗衣機、電腦、冰箱等家用電器進行無公害的環保拆解處理,日均處理4000多臺。

不過,也有一些因素讓目前的回收利用產業面臨問題。

曲睿晶指出:“一方面,由於多種原因,基金處理費未能全額撥付,嚴重影響了拆解企業的經營計劃和資金狀況。另一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正規渠道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率由高峰時的50%下降到目前的20%不到。”

“此外,財稅政策偏重資源綜合利用,而在電子廢棄物行業,採購環節絕大部分是個體回收商,很難提供回收發票,甚至對於電子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的即徵即退沒有相關指引,導致地方稅務部門無法退稅,給正規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現在,廢舊電子設備回收的企業越來越多了。”曲睿晶說,“因為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要綜合平衡資源化和無害化,所以門檻很高,要儘快取締‘低小散’,向規模化、綠色化、牌照化邁進。有關部門應該實施許可證管理制度,結合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定額、定量,以獎代補。”

電子設備回收行業仍有新機遇

當前,電子設備回收產業對於很多企業而言依然是一片藍海。

例如像“愛回收”這樣的電子設備回收企業,在多年的耕耘中已經實現了利潤的較大增長。消費者將自己閒置、廢舊的設備交給愛回收,從而換取一定的金額回報,這一經營模式讓消費者和電子設備回收企業實現雙贏。

“2018年,愛回收的電子產品交易數量為1000萬臺,2019年交易量為2200萬臺,同比增長了120%。”愛回收工作人員哈昊天向記者介紹,“愛回收2018年交易額為70億元,2019年為200億元。”

這樣的增長背後,是國人對於電子設備回收觀念的轉變。

哈昊天說:“在早期,很多用戶都不接受回收這個概念,或者對二手行業帶有天然的不信任感。隨著國家對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倡導,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用戶的消費習慣和思考方式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

而消費者觀念的變化,也在推動著二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現在很多用戶都覺得,回收不僅僅是將閒置物品的價值最大化,更是一種舉手之勞的環保行為。”哈昊天說。

通過電子產品的回收,讓環保理念漸漸深入人心。許多人也關心自己的廢舊設備回收後去了哪裡。就此,哈昊天向記者說明:“機型較新或者成色相對較好的,經過數據清除、質監分級後,會在各種優品渠道進行銷售;而型號太舊、硬件破損等原因導致喪失使用價值的產品,愛回收會直接交由具有處理資質的環保公司進行環保處置。”

你能想到,被你淘汰的舊手機,其實還有可能幫助山村的孩子們上網課嗎?

哈昊天說:“愛回收曾經發起了過一項‘山村兒童數碼助學計劃’。在回收的所有電子產品中,篩選出部分適合山村兒童學習使用的設備進行捐贈,讓這些孩子們通過這些數碼產品,獲得突破地域限制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幫助他們看得更遠、更廣。”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這樣的公益行動,不僅防止了這些廢棄產品不當處理帶來的環境威脅,更最大化地發揮了這些廢棄電子產品的價值,實現了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模式。

長期發展態勢依然向好

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了影響。

有電子設備回收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疫情對業務產生了影響,但是影響是短期的,二手行業和循環經濟,是長期存在的一種向好的經濟形態,疫情的短期影響,不會阻擋其長期向好發展的態勢。

曲睿晶也說:“這次疫情將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態環境,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些都離不開利用循環經濟手段促進社會循環發展。”

隨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的日益發展,國內電子產品的回收也很好地利用了這些先進手段,順應潮流,不斷地提升回收效率。

“在愛回收的‘亞洲一號運營中心’,提升效率的高速貨到人智能分配移載系統、精密小型高速堆垛機、智能視覺引導揀選機器人等十多項根據二手3C行業特性開發,旨在提高整體處理效率和作業精準度的專利技術。”哈昊天向記者介紹。

記者瞭解到,隨著愛回收“亞洲一號自動化運營中心”的投入使用,愛回收通過技術創新驅動運營精細化,改變了過往依賴密集型人工操作導致效率較低的行業狀態,其自動化率高達90%,效率可提升300%。

來源:中國環境

編輯:周亞楠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版權合作聯繫電話:010-67172392

侵權舉報聯繫電話:010-67112822

靠電子垃圾回收,有企業年交易額達2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