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又放假,員工吃老本兒,老闆直播帶貨,外貿人如何疫後重啟?

開工又放假,員工吃老本兒,老闆直播帶貨,外貿人如何疫後重啟?

開篇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旅遊、餐飲、運輸、外貿等行業受到衝擊,各個領域發展一度按下“暫停鍵”,如何應對疫情衝擊下的生存大考成為各界面臨的共同難題。南都記者聚焦“疫情下復工復產”這一話題,記錄中央層面多項政策之下,停擺的產業如何迎來複蘇。這是“疫後重啟·關注復工復產”系列報道第十篇。南方都市報也面向全網徵集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的新聞線索,歡迎聯繫我們。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xiaowen1988cheng

廣州“外貿人”寶爾2月11日終於可以上班了,過去一段時間他用vlog(視頻日誌)記錄了疫後復工的日常狀態。然而開工月餘,寶爾所在的企業陷入了困境,在一期vlog中他展示了公司生產的服裝成品,一箱箱從倉庫堆積到車間,“運不出去,明天再上一天班就放假。”寶爾面色略顯凝重。

開工又放假,員工吃老本兒,老闆直播帶貨,外貿人如何疫後重啟?

江西省南昌市多家主營外貿出口的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工人完成外貿訂單。 新華社資料圖

海外疫情衝擊正影響著全球每一個末端,很多外貿企業熬過了復工難,卻未想到後面還有訂單荒。南都記者瞭解到,疫情期間,因無訂單隻能放假的企業不只寶爾一家。今年3月,外貿企業放假已經開始,4月迎來高潮,“假期”在2到6個月不等。

相對於跑路、破產、裁員、解散,“放假”可能是個不錯的結果,但在等待過程中,員工維持生計、企業尋求自救,有何破解之道?

剛復工又放假,vlog記錄外貿企業的難

海外疫情失控後,在受困的行業排名中,外貿業拿下了“第一名”。寶爾身處其中,深有體會。

寶爾在廣州市番禺區一家制衣廠上班,客戶主要來自歐美國家。國內疫情發生後,他所在的製衣廠推遲開工近兩週,2月11日這天,他用vlog記錄下這次久違的復工。

B站上賬號是他去年註冊的,今年1月下旬才頻繁更新。最初,他給這個號的定位是美食製作,但疫情發生尤其是工廠開工以來,他不時會上傳一些與復工有關的視頻。復工10日後,他看到身邊的工廠到崗人員普遍不足三成,但他仍願相信這是進入正軌的前奏。

3月本來是外貿行業的“黃金月”,但3月以來這個行業壞消息頻出,退單潮、訂單荒,企業倒閉、裁員,甚至老闆跑路,外貿人身邊到處有這樣的信息。在4月3日的一期視頻中,寶爾拍下了他們復工以來生產的一箱箱貨物,從倉庫堆積到車間。“歐美國家都封鎖了,貨出不去也沒有單進來”。寶爾說。

寶爾告訴南都記者,工廠此前下發停工停產的通知:4月7日到5月31日放假。“有的工人回老家了,有的還留在廣州,公司承諾有最低生活費發放。”他說。

在工廠等了十多天,呆呆也預料到距放假不遠了。3月底,老闆和大家商量,4月開始放假兩個月,工資減半發放。

呆呆在青島城陽區一家工廠負責模具雕刻設計。這是一家韓資企業,主要做耳環、項鍊、手鐲這類飾品,出口歐美。

今年他的復工路同樣不易,先是從濟南老家來青島隔離了半個月,之後工廠缺證明無法開工,好不容易證明辦全了,卻又無單可做而放假了。

呆呆告訴南都記者,3月份本是工廠訂單最多的時候,往年他們常常加班到晚上八九點,但今年到3月20日左右就沒有活兒了,偶爾有個活兒,一兩小時就幹完了。“到了公司,開了電腦,就玩手機,玩著玩著心裡也恐慌,擔心哪天工作給丟了。”他說。

這段時間,他也在B站上傳視頻,講述復工又放假的經歷,雖然看者寥寥,但“閒著也是閒著,就當拍視頻記錄生活”。

4月密集放假,短則2個月長則6個月

在“點對點”復工的政策支持下,廣東、江蘇、浙江等地許多外貿企業迎來複工潮,甚至各地還出現“搶人大戰”。3月12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介紹,從地方外貿企業總體復工情況看,山東、安徽、遼寧等8省市外貿企業復工率超過80%。

然而隨著海外疫情的失控,海外消費需求急劇下降,同時各國陸續“封關”,海外物流成本飆升,剛剛復工的外貿企業在3月中下旬普遍遭遇退單砍單、無單可做的難題。

4月,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鐘山在《積極應對疫情衝擊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一文中表示,據有關調查,數千家外貿企業存在出運和收匯被迫推遲的情況,甚至部分訂單出現轉移。“每年3-5月是出口下單高峰期,從今年情況看,有不少外貿企業出現新訂單不同程度下降。”他指出。

多位外貿人士向南都反映,他們開工後先做的是年前剩下的訂單,然而後來發現貨無法運出去,同時在無新單的情況下,企業只能停工停產來止損。

南都記者注意到,3月中旬以來,服裝鞋帽、紡織加工等外貿領域流出大量放假停工通知單,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刷屏,這些工廠不少是從4月開始放假,短則兩個月,長則半年,還有一些開工日待定。

例如,3月20日,浙江三益鞋業發公告停止招聘、老員工休假、降低薪資、取消獎金,老員工請假一律繼續請假,後續視訂單情況再另行通知上班。

3月21日,為美國腕錶品牌Fossil做代工的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因美國客戶停止下單,決定接受員工辭職,工廠臨時放假3個月。

3月份最後一天,東莞某紙品廠發佈公告稱,根據經營及情況需要,作出全廠放假安排,時間暫定為3個月。

同日,深圳市某電子公司發通知,4月1日全員放假,初步預計到8月1日復工。

這些工廠有的是全員放假,有的是分批放假,還有的採取輪休制、彈性工作制等。一些企業取消了週六日加班,每週上班僅2-3天。由於前景不明朗,有企業表示還不確定何時開工,支持員工在放假期間辭職。

即便外貿企業放假的比例很小,也會牽涉一大批外貿人的就業和生計。商務部今年1月數據,外貿帶動就業人數約有1.8億人。

面對放假,不少員工擔心在家休息隨時可能被減員,對當前處境和前景感到焦慮。業內估計,一旦外貿倒閉潮來臨,外貿相關的約三分之一的從業人員將面臨失業。

放假後自我充電,更多外貿人在家吃老本兒

放假期間,寶爾所在的製衣廠給員工發放生活費,具體標準為第一個月發正常工資,第二個月發廣州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即1680元),這多少也是一筆收入。

不過製衣廠要求,在停工期間,員工不得從事本公司以外的第二職業,否則無償解除勞動合同。寶爾沒有再找工作的打算,在放假這段時間,他繼續拍攝生活vlog,同時根據工廠要求,每天上午在家學習疫情防控、專業技能的線上培訓課程。

4月以來放假這段時間,呆呆在家“醉生夢死”之後,意識到還是要振作起來。憑著自己多年的加工設計經驗,他趁著放假的空閒,繼續錄製精雕視頻教程。他偶爾也做一些手工木雕,打算買一臺小雕刻機,給別人定製一些工藝品,“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就是這樣的”。

不過“理想熬不過現實”,呆呆說,放假後只能拿平時一半的工資,偶爾教別人畫圖,可以收點費用,但放假期間基本還是要吃老本兒。他發現邊有一些朋友也放假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工資,自己的情況算好的了。

網上不少外貿從業者表示放假期間沒有工資。“過年在家啃老兩月,終於可以出來上班,沒上幾天班,所有員工全部無薪放假。”一位外貿人說。

鹹魚哥在東莞厚街一家拉鍊廠上班,他告訴南都,工廠2月24日復工,期間訂單還挺多,但國外疫情失控後訂單縮減了90%。4月1日,工廠給大部分職工放了兩個月假,只留下十個人做一些小單子。他表示,休假期間沒有底薪,許多人要不回了老家,要不就是開始找工作了。

然而工作並不好找。呆呆告訴南都,前段時間他和妻子商量,如果他失業了,就去幹快遞,但是問了一圈發現都不招人,“活兒不多,人很多,餐飲行業更不招人,臨時工也找不到”。

寶爾放假這幾天去了當地的招工市場拍vlog,發現找客戶、找訂單的人多,招工的卻沒有幾個,“很多去找工作的撲了空”。

外貿人的求職感受有相關數據的印證。4月15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教授盧海表示,“大部分行業的招聘需求在第二季度逐漸恢復,但出口導向比重高的行業會持續疲軟。”

盧海據《新冠疫情對勞動力市場、中國及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報告》指出:截至3月31日,第一季度出口導向製造業的職位數同比下降比例為26%。他預測,如果沒有政策干預和支持,該類企業的勞動力需求在下一季度或將下降37%。

老闆放假的無奈:有海外訂單也不敢做

相比外貿行業的員工,外貿老闆承受的風險更大。從事服裝行業14年的毛絨哥在東莞虎門經營了一家服裝工廠,工廠主要做針織女裝、毛絨衣物,客戶來自南美、美國、中東等地區。

今年3月3日工廠復工,近一百個工人回到崗位。他告訴南都記者,開始還算正常,但只做了半個月,到20號左右,訂單就明顯減少了,被取消的海外訂單佔九成,估計上半年會虧損一千多萬。

海外各國“封鎖”,國際物流受阻、成本攀升,是他選擇停工放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毛絨哥說,目前他還有智利的訂單,但不敢做。“一開工做出來,萬一客戶不收貨怎麼辦?一百萬的貨款,定金才三四萬,說實話,不算人工費,光買布料就要花一半的錢。”他說。

毛絨哥表示,出口轉內銷是一個選擇,不過國內能做的主要是加工貨,而且款式比較複雜,掙得也少,工人不願做。“很多工人做完自己手裡的單子後就回老家了。我也建議他們出去找事做,不然我虧損也很大,有的不願意直接回老家了。”他無奈地說。

他也擔心,工人幹活是計件的,不是固定的,一放假工人就可能流失。目前,他的工廠還有20多位“車衣服”(用縫紉機縫製衣服)的工人,做的是一些國內的加工貨。他希望留下這些“車位”,“因為一個廠的核心就是‘車位’,就是縫紉工。”他說。

直播帶貨自救,“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剪標內銷”、直播帶貨,成為不少外貿人應對海外疫情的選擇。這兩個月,抖音、快手等平臺上,許多老闆和員工做起了直播帶貨,原來要出口的內衣、鞋襪、太陽帽等都被拿出來清倉甩賣。不少播主直言,外貿庫存壓力大,出口轉內銷是為了儘快回籠資金。

4月2日,阿里巴巴1688批發網發起“外貿精品、剪標內銷”營銷活動,幫助那些受海外退單砍單影響嚴重的外貿廠商,集中優先解決庫存現貨壓倉問題,儘可能地賣貨、出貨,減輕外貿廠商倉儲壓力和現金流壓力,儘快回款“補血”。

針對外貿企業當前的困難,近一兩個月國務院多次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出臺穩外貿的政策措施。商務部日前也表示,將用足用好政策工具,落實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降低企業出口成本,並支持市場採購貿易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

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外貿領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不過有外貿企業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一些政策措施對小微企業的幫助“還是不太明顯”,因為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更大,如果企業全面停工或者大幅裁員,政策“遠遠不夠支撐我們撐過這個困難期”。

毛絨哥表示,企業往往要達到一定納稅份額才能享受到一些政策優惠,小微企業不能指望政策優惠,“沒有訂單再優惠也等於零”。他認為,小微企業在寄希望於政策支持、海外疫情儘快得到控制外,“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他打算後期直播帶貨,從外貿轉向國內市場,“我就帶自己的產品還是比較有優勢的,開闢一條路,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工廠放假後他也沒有閒著,他從元宵節後就開始在今日頭條、B站,還有大魚號、抖音、快手上發視頻、開直播,兩個月已積累了近兩萬粉絲。“現在還不想把流量變現,我想留著下半年我的毛絨類衣服銷售的時候再帶貨,因為那個才是我主要業務。”他說。

而對於放假中的外貿員工,他們有賴於老闆帶著企業熬過這次疫情,只要員工還想繼續從事這個行業。“到時候要是工廠情況好起來,就挨個打電話叫他們回來,只能這樣了。”毛絨哥說。

(應採訪對象要求,寶爾、呆呆、鹹魚哥、毛絨哥為網名或化名)

南都記者胡明山 實習生陳莉紅髮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