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因為孩子輸不起。

“不行,你不能這樣下”

“為什麼,我想下哪裡就下哪裡啊”

“你不能下這裡”

“我就下這裡”

“不行,你不能吃我的棋子”

“為什麼不能吃,我贏了,自然就要吃掉啊”

“不行”孩子開始喊叫,哭鬧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正在廚房做飯的我,聽到這裡,就知道一定是孩子下棋輸了,但是不願意認輸。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贏了手舞足蹈,輸了悔棋或者不承認。為此那段時間因為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哭鬧的現象我困擾不已。

浩浩的表現對很多家庭來說並不陌生。楊瀾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想贏並沒有錯,他可以激發都鬥志,促進成長,但輸不起,就會使人無盡的黑暗中,從而失去更多的可能。那為什麼孩子會只能贏,輸不起呢?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一、輸=失敗

心理學家說“失敗會讓人覺得自己渺小”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輸就意味著自己不聰明,差勁,失敗,這種挫敗感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不能做到,從而失去自信。

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依賴於外界,諸如父母,老師和同學,當他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或者不被別人肯定的時候,就會陷入消極的自我評價中。

江蘇10歲女孩因為考試失利在家中服藥輕生,她在遺書中寫到“對不起,因為我成績不好,趕不上別人,所以不想活了”

這句話的背後是孩子對自己能力的不認可,對自己價值的懷疑,當她認為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再考好的時候,她就是個失敗者,這種失敗是她無法接受的,所以他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避。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二、競爭的環境

那些輸不起的孩子背後,常常都有一個爭強好勝的父母和追求完美的老師。

“你看看人家小朋友,才一天就學會了,你都學了這麼多天了還不會”

“你要好好努力也爭取靠近前三名”

“這次我們班取得第一名的同學是XXX,大家都要向他學習”

“恭喜你,成功晉級五級”

“你看看妹妹這點就比你強,你說你怎麼這麼不開竅”

父母的攀比,老師的排名,社會的優勝劣汰,孩子不得不選擇成為一名優秀者,因為只有成為優秀的人才能被父母喜歡,老師重視,才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因為孩子成績沒考到95分,把孩子仍在高速路口,然後離開,我們無法想象當車子離開的一瞬間,孩子內心的恐懼和孤獨。無助的他還敢再輸嗎?

每一個怕輸的孩子,心裡都有一個想要贏的種子,如果不能贏,那麼將會受到來自同學的輕視,老師批評,爸爸媽媽指責甚至拋棄,贏對於孩子就意味著贏得一切,所以他輸不起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三、生活環境單一

現代社會家庭結構越來越簡單,90後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孤獨是這個時代大多數孩子的心理狀態。

同時孩子的屏幕時間越來越長,電腦,手機,學習機成了孩子最親密的“朋友”,所以孩子寧可做“宅娃”也不願意跟人交流。

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大都性格比較孤僻,缺少朋友,比較自我,難以融入集體,在參與同伴互動中經常受挫。

同時,家人的寵溺,家裡其他人不過生日,但是自己的生日卻大操大辦,玩具衣服想要什麼就買什麼,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用幹,自己的事情也要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做,孩子自我感覺特殊,習慣性感覺高人一等。

他們會認為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自己的需求必須滿足,所有人都應該聽自己的,都要圍著自己轉,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有人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隻感受到了“贏”的優越感,卻從來嘗試過失敗的滋味,那麼他在未來一旦遭到挫折,帶來的挫折感將更加明顯”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那麼面對輸不起,想要贏的孩子,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呢?

一、家庭遊戲,讓孩子輸的有趣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說:“鼓勵孩子嘗試他們懼怕的事物,必須給他們提供積極的反饋,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那麼讓孩子輸得起,最主要的就是讓他們在輸的過程中感受到積極的反饋,諸如快樂,鼓勵和肯定。

週末的早晨依然是父子倆在客廳下棋,不同的是這次爸爸和孩子約定,如果誰贏了,輸了的人就對對方說“你真棒,並給對方臉上貼一個小紅心”。

很快他們已經下到了第八步,這時候爸爸發現如果自己按照正常流程走,浩浩就輸了,思考過後爸爸還是決定把旗子落到了別處......。

浩浩沒有發現異常,對弈繼續進行著,很快孩子又發現了贏的機會,然後落棋,吃子,開心的笑起來。

“哇,你贏了,你真棒”爸爸一邊舉起大拇指,豎在孩子面前,一邊那個小紅心貼到孩子臉上,孩子笑的前仰後翻。

“你又贏了”“哇,你真棒”爸爸又一次做出系列動作,並鼓勵孩子,當然這次爸爸並沒有“放水”,是自己疏忽了,然後孩子贏了。

爸爸打起精神,很快就發現先機,終於贏的一子,看到爸爸贏,浩浩瞬間伸手大拇指“爸爸,你真棒”然後又拿出一個小紅心貼到爸爸臉上,一改往日輸了就一臉沮喪的樣子。

一個回合下來,浩浩和爸爸臉上都貼了很多個小紅心,看著對方,兩個人都笑了起來,浩浩還要求爸爸要再來一局。

在這次的比賽中,浩浩雖然輸了,但是卻沒有因此悔棋或者哭鬧,美國心理學者亞當·格蘭特說,小成功能幫孩子找回自信。爸爸用兩次小小的成功幫助孩子找回了自信,後面孩子雖然輸了,但是輸的有趣,輸的深刻,孩子反而會感謝輸,也就不再害怕輸了。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二、參加集體活動,直面輸贏

孩子社會能力的發展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通過參與集體活動,培養人際交往的技能。在集體活動中認識朋友,建立友誼,也會慢慢懂得同伴比輸贏更重要。

小菲老師的孩子UU有一段時間也特別害怕輸,凡事都要爭第一。有一天在小區和兩個孩子一起玩“槍戰”,剛開始如果遇到自己輸的情況,UU就會拿槍直接對著小朋友進行追擊,但是到了後面,UU即使輸了也沒有再做出強烈的反應,反而是和小朋友們笑成一團。回來的路上我問他“媽媽看你後面輸了,也願意配合小朋友”“是啊,因為我已經當他們是我的朋友了,所以輸了也沒關係”

好勝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要阻止孩子贏,而是要培養孩子能夠認可別人贏的能力。

同時集體活動中會設有遊戲規則,面對同伴之間的競爭,就會有失敗,看到不同小朋友面對輸贏的態度,也能夠帶給孩子啟發,這個過程有助於幫助孩子平衡輸贏心態。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和對輸贏的適應性。以及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輸贏。

小學階段孩子可以參與的集體活動譬如:

1.集體大掃除;

2.運動會;

3.集體郊遊或者爬山;

4.小型的體育運動項目;

4.競技類的比賽;

5.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三、有效引導,教會孩子怎麼贏

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曾在一次節目中說“輸不起的人,往往也贏不了”。輸不起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成長過程,父母們要引導孩子的不是對輸贏的不在乎,而是有勇氣承認自己輸的事實,以及掌握如何贏的方法。

當父母發現孩子輸不起時如何有效引導孩子呢?父母作對這三步,孩子也會輸得起。

第一步:接納孩子情緒

孩子輸了,無論是大發脾氣,哭鬧,還是沉默不語,或者自暴自棄,父母都應該先表達出對孩子此刻狀態的理解與共情。

“媽媽知道你這次考試沒有考第一,所以你有點難過,因為你擔心考不了第一,就不能做班長了”

“媽媽知道你特別想贏得這場比賽,因為你很重視他”

“你希望自己可以比其他人跑的快,這樣同學和老師就會喜歡你”

父母表達出對孩子情緒的理解,一方面能夠減輕孩子因為輸帶來的挫敗感,孩子對於輸的負面情緒更多的來自於自己不合理的理解和判斷,他們常常以自己的意願作為出發點,將自己希望的事情等同於一定會發生的事,例如他希望贏得比賽獲得老師的肯定,那如果輸了比賽,老師就一定會不喜歡自己,事實上這更多的是自己的主觀臆斷。

同時也能夠間接傳遞父母對於輸贏的態度,比起輸贏,爸爸媽媽更重視你的感受。這就像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你贏了我們愛你,你輸了我們依然最愛你,這份愛會讓孩子不再糾結於輸贏本身,而是擁有了追求進步的動力和勇氣。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第二步: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素質教育排第一的芬蘭,他們的孩子普遍從四五歲起就開始練習滑雪,而他們的第一堂滑雪課就是練習如何跌倒。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跌倒是最正常的事。通過滑雪這節課讓孩子明白,人生就像滑雪,充滿挫折和意外,有跌倒,有起落很正常,只要勇敢面對,都會好起來。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參與一些體育運動類項目,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輸和贏,並且告訴孩子輸贏本就是自然的事情,我們應該坦然接受。

芬蘭把每年的10月13日定義為“國際失敗日”,在這一天每個人都可以爆出自己的短處,釋放內心的壓力,擺脫失敗的恐懼,在他們的網站上有人說“最有意思的事不是成功本身,而是成功路上的艱辛成長與蛻變。

試想如果我們的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這樣想:

“我這段時間沒有努力複習,所以這次考試沒有達到目標”

“我剛才粗心了,沒有發現這個贏得機會,所以輸了”

“我沒有堅持訓練,所以跑不贏他”

當孩子們都能客觀得看待自己輸得本質,那麼也就找到了通往成功得鑰匙。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注意引導,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名人的故事,或者對榜樣進行拆解,讓孩子瞭解那些優秀的人也並不總是得第一的人,他們也是有輸有贏,從而幫助孩子樹立起對輸贏的正確認知。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第三步:找到贏的解決辦法

小黑是我帶班的時候遇到的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因為長得比較黑,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黑”,每次上課他都會遲到,每一次遲到孩子就像犯錯了一樣,低著頭不敢進教室。

一天下課後我讓他單獨留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以前有個小女孩因為學校離家裡比較遠,所以上學經常會遲到,每次遲到老師都會讓她站起來聽課,每當這個時候她幾乎聽不見老師講了什麼,心裡總想同學們是不是都在嘲笑自己,每當這個時候,她就覺得很丟臉。

直到有一次她又遲到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你還要不要臉,你敢不敢不遲到?聽到老師這樣說她哭了,那時候家裡還沒有鬧鐘,她就每天早上只要醒來就不再睡了,那時候學校要求是8點半到學校,但她一般6點多就醒了,醒了就不再睡了,一直坐到凳子上等到7點再出發去學校,就這樣她再也沒有遲到過。

小黑很認真的聽我說著,然後我問他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他搖搖頭,“就是老師啊”他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我。

從那以後,小黑再也沒有遲到過。直到有一次見到他媽媽,才知道,孩子以前鬧鐘響半天都沒動靜,現在只要鬧鐘一響,立馬就起床,這樣的改變讓家人都覺得很吃驚。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了,我卻記憶尤新,因為那個故事是我依據看到的一篇文章內容編造的,只是落腳處改成了我,但卻讓小黑改掉了遲到的習慣。而我也因此明白比起輸不起,孩子常常是不懂得如何贏。


孩子只能贏輸不起,輸了就發脾氣,父母這樣做,孩子輸得起


龍應臺說:“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人生漫漫長路,歷盡各種挫折與失敗,最終我們能贏得也只有自己,所以輸的漂亮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種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