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是把買房定為人生目標的,畢竟房子是剛需,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目睹了,房地產行業從火熱到降溫的過程,房價是穩定了,但是剛需買房者的積極性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大家依舊在觀望,怕房價再次反彈。畢竟,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還不到買房的好時機,你應該等到政策和房價有利的時候再買房。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如果房價在未來會上漲,現在買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將來房價下跌,你現在買,將來你肯定會賠錢。那麼現在購買和5年或10年後購買有什麼區別呢?不同的人對未來的房價走勢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專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的建議,聽的好,是否買房取決於自己的實際情況。

以前是房價高買不起房,現在是由於樓市發生了逆轉,我們更加摸不透樓市走向而糾結買房,眼看樓市平穩時間已經持續一年,那麼在今年買房合適嗎?對於這個問題,國家已經“間接”給出了“答案”。

國家一錘定音,介入樓市“幫助”剛需者

對於中低收入家庭,政府也採取了許多措施,如經濟適用房和公租房。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類型的房子可以居住,但沒有所有權,這意味著無論你住多久,它們都不會屬於你。

同時,為了更好地穩定房地產市場,國家降低了房價。各種調控力度開始加大,“房住不炒”的聲音開始大量出現,各城市也採取了相應的調控政策,房價上漲的勢頭已趨於平穩,進入了一個暫時的穩定時期。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這樣,大多數人就可以有房子住了。幾年前,“房住不炒”在中國被提及多次,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的“態度”和“大方向”。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其他相關部門多次公開強調,他們將確保未來房價的穩定。“炒房”行為已成為中國嚴厲打擊的目標。既然房子不再是財富的象徵,它的“價值屬性”也在縮水。

之前,《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將不再依靠房地產行業來推動經濟發展。文章指出,雖然房地產行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相關行業的發展,但它對經濟有積極的影響,這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目前,居民的消費能力將無法承受高房價。從長遠看,這不利於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從《人民日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將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控制,引導其走上更加健康、更加科學的道路。此外,中國繼續推出“強有力”的房產調控政策,如房產稅和空置稅,這些政策仍然有效。在這樣的前提下,未來房價很有可能穩定下來,不會出現進一步失控和瘋狂上漲。

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成為“穩定”房價的重要工具。那時,你擁有的房子越多,你花的錢就越多。到那時,隨著投機者出售房屋,房價自然會下跌。通過這種方式,國家也是在“幫助”窮人買房。其實關於2020年買房的問題,國家似乎已經間接地給出答案,房價今後不會大起大落,作為剛需,急於用房的話,可以購買。

在未來,這三類人有麻煩,會被他們的房子“拖累”

1.開發商

開發商作為新住宅市場的主要供給主體,一旦房價下跌,可能會成為被拉低的群體。一方面,房地產價值縮水,利潤受損。特別是在房價大幅上漲的時期,由於開發商對未來盲目自信,不斷推高地價,成為“地王”。如果房價下跌,開發商很可能會破產。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2. 銀行行長

如果房價下跌導致大量房地產企業和個人破產,最終由誰來接管房子?不是銀行將接管這所房子。

3.炒房客

炒房客是高房價背後的推動力量。許多“投機者”將擁有大量房產。未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降溫,“投機者”的房子可能會砸在他們手中。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自國家出臺限購限售限貸政策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房地產市場的方向變了,高房價不被鼓勵。調控政策的最終目的是讓房價逐步迴歸理性,讓更多的人買得起房。

此時此刻,炒房客無疑是最難受的,樓市降溫,市場上的需求不多了,他們的房子難以賣出高價,而且隨著二手房市場的不斷降溫,他們的房子更加難賣,現在剛需者都保持著理性,沒人願意成為接盤俠,炒房客不僅要面臨兩稅的壓力(空置稅、房產稅可能出臺)還要面臨月供的壓力,迫於壓力之下,棄房斷供的炒房客不是少數!

未來有三類人會被房子“拖垮”,希望這其中沒有你


對於開發商來說,也許降價是最好的出路,他們降價了,炒房客的報價也就低了,這樣才有可能刺激剛需者的購買慾望。但是,未來房價會跌多少?沒有人可以肯定地預測。雖然潘石屹給出過20%的底線,但是這個數值對於剛需來說根本不夠!但我們可以放心,今後國內房地產市場將以“穩定”為中心,發展將越來越穩定和合理。

此外,雖然房地產市場仍然存在泡沫,但也需要慢慢擠出,這符合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方向。對於剛需要的,是否應該買房,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一下就可以了。最後,我希望你能儘快擁有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