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南海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迎来第一次大考

改革,是新起点上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去年年底,南海新区刀刃向内,打破能上不能下,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用人体制,率先在威海进行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前几天,南海新区把第一季度各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结果来了一次张榜公示。

面对着改革后的第一次大考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

威海南海新区党群和人力资源部专员杨丽说:“我本人在改革之前是体制之外,没有编制,通过这样一次改革,我现在纳入到这个团队当中,从身份上待遇上和大家是一样的。”

在一季度的考核中,经济发展局主管杨同林,排在了部门最末位,按照改革后的绩效考核办法,这个名次意味着他一季度的绩效考核工资系数要比第一名低了1.5倍。


威海市南海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迎来第一次大考

威海南海新区经济发展局主管杨同林告诉记者:“可能刚来新部门,对一些流程工作不太熟悉,有没有心里不平衡?有,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也对自己一个鞭策,等第二季度来更好的学习。”

杨同林所在的经济发展局,在这次改革中,从中层到领导层变化不少,多个经济要职大换血。局长王书武,来自行政审批局竞聘经济发展局局长,他的想法是在发展第一线试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威海南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书武说:“现在必须要有这个心态,能上能下,没有这个心态你就很难适应这次改革,你这个部门所有的人都优秀,但是优秀之中,还必须得有需要改进的,必须自我加压。”

除了打破所有人的身份界限,凭实绩论英雄,干部也采取三年一个聘期,如果考核不达标,位子甚至连三年都难坐稳。

威海南海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姜进军告诉记者:“原有体制内的干部全部实行档案封存,全部聘到我们现在的岗位上,通过竞聘的方式一聘聘三年,三年之后大家又要重新起立,重新竞聘,这样就不会在每个岗位形成人员固化的心态,大家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在这里工作。”

威海市南海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迎来第一次大考

面对压力,南海新区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科长隋镕泽就选择了放弃改革,被分流到街道工作。

威海南海新区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科长隋镕泽说:“这次改革一出来之后,我内心对改革就抵触,主要考虑就是自己编制问题,身份问题,不想放弃这个编制,所以就选择不参加改革。心里有没有?肯定会有落差,薪酬方面肯定会有落差,但是既然选择编制的话,有心理准备。”

有上有下,有进有退,在南海新区这次改革中,有6名干部在全员岗位聘任过程中被淘汰出局,20多名干部放弃改革机会被分流到乡镇和街道。

威海南海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姜进军说:“实际上改革这个事一定改的是大家的心态,我们现在改的这种既得的利益就是大家的这种传统心态,一定把他们这种心态改掉,我们一定要坚持往下走。”

在这场改革中,南海新区进行了全员岗位聘任制、关键业绩指标(KPI)设置、麻辣质询会等多项改革,为了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南海新区组建了八个专业招商局,实行招商任务同台竞争。

威海市南海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迎来第一次大考

这是改革后晚上十点的南海新区管委大楼,很多人都还在加班忙碌。受疫情影响,也许没办法用今年前三个月的经济指标、发展指标来跟去年做比对,但与改革前相比,这张办公大楼夜晚十点的灯光对比更能让人感受到改革给这里带来的新气象。

威海南海新区党群和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锐告诉记者:“这次改革好像是为我们开发区装上了一台发动机,我们通过目标绩效的制定,我们考核体系的搭建以及我们薪酬体系的挂钩,通过这三个环节形成一个三驾马车共驾齐驱的局面,通过这三驾马车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去推动我们开发区整体改革活力的释放。”

顶住压力,不走过场,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拿出刀刃向内的魄力,从机制体制上“瘦身强体”,从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这是南海新区此次改革的决心,也是一个年轻开发区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底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