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白居易写《闻虫》,读来揪心。“闇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虫儿这无肉身之物,本不似猫狗能通人性,它难晓得搅人睡眠。虫的鸣叫,大致说来都一样,不过是人这心里想的东西不同,若恰巧虫鸣又走了心,便成了不同心情的伴奏。读《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围着田园的耕读生活,让古人过得自然而朴素,五月听“鸣蜩”,七月知“流火”,九月又“肃霜”,每月的草木风云,环抱并生发着生活,可这些似乎都不能像蟋蟀那样,给人温馨而持久的影响——七月里百草繁茂,田里的庄稼得施肥除草,蟋蟀就在田野里陪人辛劳,八月里割了萑苇在院里编扎席箔,蟋蟀就跟人来到屋檐下守望,九月里要在院内碾轧场院,蟋蟀便来到了窗前相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庄稼人辛苦一年,也就是为这秋的收获,累是不言自明的,总不能把熟了的庄稼扔在地里,蟋蟀就钻到这床下,为酣睡的人唱安然恬适的歌。老实说,蟋蟀“吱吱吱吱”的叫声听起来是有些单调的,要是有个人难以成眠并要独对这单调的声响时,那他内心多半是处在一种孤单忧愁的苦境中,要么怀乡,要么思人,要么忖事,就像《木兰诗》中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那样,这蟋蟀叫声烘托的,是“唯闻女叹息”。

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都说乡村静,其中一大部分的缘由,是因这些唧唧吱吱的草虫声而来。少了机器的轰鸣,没有车辆的横行,也无人声的喧嚣,只有自然的虫唱,乡村可不就显得宁静。特别是在北风狂啸的冬夜,墙外的老树、堆垛的秸秆,在风中呜呜、哗哗作响的时会儿,你能躺在热乎嘟嘟的火炕上,耳旁是蟋蟀经久不衰的歌唱——别的鸣虫死的死、藏的藏——门外的冷风又能怎样呢?屋里是别一个生机勃勃的温暖世界!蟋蟀让乡村的静活泼泼的,不是一片死寂,不管这家中是否有人,就是在漆黑的夜晚,推开房门,听到灶台角落里发出连绵的、旁若无人的“唧唧”的声音,任是谁的心里都有那么种自在和踏实。“蟋蟀”在别的地方、在书里面,叫一种雅气的名字,那是“促织”,老家里这两样名儿都不是,它是“蛐蛐儿”。照《寒夜丛谈》的说法儿,好像这“蛐蛐”是从“蟋蟀”而来,“北方语无入声,如读‘贼’为‘宰”……‘蟋蟀’为‘趋趋’”,《尔雅义疏》说得更细,“蟋蟀,今顺天人谓之‘趋趋’,即促织蟋蟀之语声相转耳”,近似的说道还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蟋蟀,幽州人谓之‘趣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也”。《光绪顺天府志》说,“群畜为玩,或以相斗争胜,不惜倾家为之”,可见那时候还有人斗蛐蛐来赌博,而据打斗的本事不同还有了不同的名字,据《燕京岁时记》载,“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壳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老家对蛐蛐儿的分别就没有这么细了,大略说来仅是两种,野外庄稼地里长得乌黑油亮,善跳好斗,鸣声响噪,家里灶台边上的就没那么勇猛,体色浅褐发灰,但胆子不小,常是听人来了也还是自顾自地鸣。

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要说这会叫的虫子,哪儿哪儿都不少。对寂寞空旷的世界来说,虫叫是天籁、自然的声音,照理是人人喜欢的。不过也有一样例外,那是蝉鸣。毒辣辣的日头,晒得大地火烧一般,就是躺在凉炕上、树荫里又能怎样呢,还不是一样地淌着细汗。四围的炎热,让内心难得平静,再听着一声高过一声、声声力竭的蝉的叫喊,心里就更显焦躁。蝉这东西不同地儿可能不得一样,和这大热天相伴相生的,总也有“知了”、“伏天儿”那么两类,不管是哪种吧,大概都是比照着那叫声来的一个名儿。老家既说是避暑的胜地,夏天虽热也凉,并不生“知了”和“伏天儿”。对这虫的最早时候的关注,其实是高中时候学的文言文。那时候学了篇《庄子·达生》里的“佝偻者承蜩”,讲孔子看到个驼背的老人粘知了,从中获得了要专心致志做事的启示。顶着炎炎烈日,举着个竹竿粘知了,到底有啥用呢?毕竟知了不是个物件,它可是会飞的活虫,能等着人去粘它吗?这样的疑问,困扰了我好多年,也闹不清楚。直到后来进了京城,住在西山脚下,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没有一丝儿风,空气又热又闷。正在街上的柳树下闲晃的时候,见一个老头儿,手举着长杆在向柳树脑袋上捅,走近了一看,嘿,绝了,他正不声不响地粘知了呢!知了趴在青皮树枝上,鼓着两眼仰头望天,高一声、低一声,若无其事地喊着“知了,知了”,“知了,知——”,喊声戛然而止,在它身后缓缓上升、贴靠过去的一个小黑片片,如探囊取物般抓住了它的脊背,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就把它拿下了,任由它那么多的爪子在空中踢打、抓摸。除了驼背,老头儿和孔子见到的那承蜩者还真是很像,粘知了的秘诀同样是稳、准、快、专。这老头儿讲,“粘唧鸟儿干啥哪?这东西第一它是个药材,它能治病。另一个呢,咱粘这玩艺儿是活物,把它关进竹笼里,就是个玩儿虫儿。其实,这两宗对我它都不重要。夏天到了,知了叫的时会儿,我不动动这竿子,不去粘俩唧鸟儿,这手也痒痒,心也慌张,说起来就一句,我喜欢的是这虫儿的乐子”。

老家的蝉,别是一种。唐人虞世南写蝉,讲“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说其栖高饮露、清音远播,好像这东西真的是孤洁俊逸了。关内“知了”、“伏天儿”或“吱吱”叫的蝉,总也不能给人这样的印象,那种断续持久的噪响,听了烦闷,让人心焦。长城外边的老家,夏日里的蝉鸣真是清脆,另有抑扬高低、回环婉转的调子,“鸣,鸣,鸣,哇……”这虫就叫“鸣鸣哇”。“鸣鸣哇”的个头不大,小指肚那么样,但却披着两大片透明的翼,翼上则描画着几条清晰的乌线。从音容上,这里的“鸣鸣哇”倒更合高洁倜傥的标准,不像那些个知了猴般,胖大的肚子勾起的只是食欲。循着叫声,抻着脖子张望杨树顶上的虫儿,小孩子就老想有只能在眼前、为自己歌唱的“鸣鸣哇”。可是树太高了,“鸣鸣哇”太小了,不要说抓了,但听得它的脆响,不见模样。得不到的东西,是永远的念想,也是大人老在许的愿。小那么昝儿,三伏天里发了大水,我爸我妈就去山里照顾那几亩被水冲的地了。黄乎乎的洪水,裹挟着泥沙和树石,顺着山沟奔涌,孩子跟着得多不安全。我妈就拿这虫来哄人,“在家好好待着吧,你看这大的雨,‘鸣鸣哇’浇得飞不动了,没准就趴在杏栅上了,到时候给你逮一个!”唉,可惜了的是,雨水是大,但“鸣鸣哇”没趴在杏栅上,说不定跑哪个石头缝儿里去了,我妈没逮着,我也就一直在盼。七月里天还热,但也有了微微的清风,秋快来了。叫了一个夏天的“鸣鸣哇”累了,鸣声不再那么持久和清脆,也不总是趴在树尖上。有天刚睡了一个晌午头的觉,朦胧着眼睛,看见我妈从地里回来了,手里捏着只黑壳亮翅的“鸣鸣哇”,不要说有多激动了,赶紧给它弄了个玻璃瓶子,添上了柳枝和嫩草,还洒上了几滴清水。只可惜它太累了,既没吃,也没叫,就是瞪着个圆溜但不活泛的眼睛,没多久就僵死了。清人蒲松龄《日用俗字》里提到了这可爱的小虫儿,“䘁蟟别种有乌”,“䘁蟟”就是知了,这话说另一种知了是“乌”,“乌”里的“乌”字,《广韵》哀都切,平声模韵影母,读起来易产生唇齿摩擦音v-,这个音讹变成同部位的m-,再受“”的韵母同化,就成了“鸣”,“”又受“鸣”的影响也成了“鸣”,加上人们有意无意地模仿这虫的叫声,“乌”渐为“鸣鸣哇”替代了。《临榆县志》说“蝉 分热唔嘤、秋凉,亦名蝍蟉”,《昌黎县志》讲“萤蝉……最后鸣者,俗曰‘老娃娃’,盖均以声得名也”,“热唔嘤”、“老娃娃”和“鸣鸣哇”的叫法儿都像。

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活跃在夏日里的虫儿,不只有“鸣鸣哇”。老家难说水乡,但伏天到了的时候,庄前小河的水总也不断了。有了水,蜻蜓就来了。要说“鸣鸣哇”靠着嗓子勾人,那蜻蜓凭的恐怕就是身形了。蜻蜓的飞翔,无老鹞子的凌厉,少家雀子的迅捷,更不像蚂蚱那样极具爆发力的腾空一跃,它让人看直了眼儿的是平稳,那是一种气定神闲的优雅。几片平展的柳叶般的薄翅,偶尔上下扇动,便推着、举着蜻蜓前后高低地飞动了。蜻蜓的活法儿,也许就是为了飞,两枚鼓鼓的眼睛远超脑袋的个头,多半也是为了把握行进的方向。蜻蜓这虫儿在老家的叫法儿是“妈郎”,它是啥意思有点儿讲不清楚,在长城里外的那一片,类似的名儿可不少见。《卢龙县志》“方言”载,“蜻蜓曰蚂蜋,‘蚂’读平阴”;《滦县志》“方言”曰,“蜻蜓曰麻郎”;《昌黎县志》“物产志”说,“蜻蜓 俗名‘蚂螂’,有红黄青三色,青者较大”,后面的“风土志”又讲“蜻蜓曰麻郎”。这一个东西不同的名字真是有趣,卢龙的音儿注得最地道,“蚂蜋、蚂螂”最贴近本性,“麻郎”呢,含着最丰厚的人情味儿,可又最难琢磨。

物与人在老家,共栖在同一片儿土地,相互之间都是没法儿离弃的伴儿,对虫儿的人情味儿是与生俱来的。把这虫儿唤作“郎”的,就还有那么几种。一个是螳螂。螳螂这物留人最深的印象,是老是挥舞着的那两把血肉斧头,以致古人早就为之造了个成语“螳臂当车”,这样的举动固是悲壮,不过总是掩藏不住过分的自信或无奈,所以《庄子·人间世》就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没有贬损味道的,其实是一首宋人乐雷发的古诗《秋日行村路》,“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乡村的闲逸、宁静与孤野,就在这自由出入、无忧无虑的螳螂身上。螳螂在老家要说“捯郎”,这叫法儿在周边挺普遍,《滦县志》“方言”讲“螳螂曰刀郎”,《昌黎县志》载“螳螂 俗曰刀螂子,一名螵蛸。入药”,附件的临榆也这么叫。跟这“郎”有关但又未必受人喜欢的,那是屎壳郎。今天和孩子说起屎壳郎,那不过是抟弄屎球的黑色小虫,他可未必亲眼见过。不过在养牛放羊的小时候,山间地里随便的一摊牲口粪边,都可能看见爬滚着的一堆屎壳郎。这名由来已久了,《昌黎县志》载“蜣螂 俗曰屎壳螂螂”,《卢龙县志》说“蜣蜋曰屎科蜋”。“蜣螂”在过去又叫“蛣蜣”,我老觉着“蜣”后来分音成了“壳郎”,或说“壳郎”反切一下就是“蜣”。古人对屎壳郎的偏见,从晋人葛洪《抱朴子·广譬》里可以看出来,“玄蝉之洁饥,不愿为蜣螂之秽饱”,这偏见遗留到了后来,同在《滦县志》里的“麻郎、刀郎”和“蜣螂”,加了“虫”的“蜣螂”的“螂”,真耐人寻味。

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鸣鸣哇”叫在白日里,树高声远,抓不住;“蛐蛐儿”鸣在黑旮旯里,幽暗深曲,没法儿抓。但有一样虫儿,虽在星光暗淡的晚上,却也可以捉得住,但那要在夏天。盛夏的黑下,吃过晚饭的人们会在墙外的葫芦架下乘凉。不远的后山上,渐渐的有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飞过来了,夜有点儿深了。拉话儿的大人们正说在兴头上,还不想家去,可孩子们有点儿熬不住了。住在当街的南院大娘总会有提神儿的招儿,她就把欲睡的孩子聚拢到一块儿,轻手轻脚地从葫芦架上掐了一朵白花儿,静静地擎在头前。孩子们不敢说话,眼巴巴地看着大娘用葫芦花儿变戏法儿。洁白的葫芦花,在夜里有点儿照眼。看着看着,就见一只扇着大翅膀的蛾子飞过来,慢慢地向白葫芦花靠近,上下左右地翻飞,突然,蛾子向被一根细线拴在了葫芦花上,翅膀在摇扇,但飞不走了。南院大娘紧捏着白葫芦花儿,把它送到我们眼前,蛾子随着大娘的手,也慢悠悠地飞了过来,但就是走不开。大娘笑呵呵地说,“看哈!这蛾子要听我的话了,我让它向这边儿飞,它就得朝这边儿来,我要是让它往那边儿去,它就得乖乖地跟着走!”大娘捏着白葫芦花的手,左右摇摆,蛾子也就跟着手来回飞舞。大娘的绝技,让孩子们睡意全无,都叽叽嘎嘎地围在她身边看热闹。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蛾子有根长长的触须一样的喙管儿,那是它吸食花蜜的口器。大娘用一朵葫芦花招引蛾子来吸花蜜,当它把喙管儿伸进花朵中时,大娘一下子用手指捏紧花朵,喙管儿就被捏住收不回去了,蛾子只能随着大娘的手来飞。这样在晚间采葫芦花的蛾子,有个怪怪的名字叫“锢漏锅子”。“锢漏锅子”在老家呢,指的是修补破损锅盆的手艺人,他们总担着个装满铜铁和煤炉的挑子,走街串巷地靠锔碗儿补盆儿过日子。蒲松龄《闹馆》这出细里说过这事儿,“你看那皮匠家补鞋补袜,只是那锢炉子锯盆锯碗,还有那木匠家打箱打柜,铁匠家打锄头还打刀镰”。这虫儿和“锢漏锅子”有啥关系呢?小时候想不明白。不过是在今天,重新忆起小时候的虫儿时,才突然豁朗了。“锢漏”不就是“葫芦”嘛,这里的h-读成了g-,就像“屁股”读成“pièhū”一样;“锅子”呢,想来应该是“蛾子”,“蛾”《广韵》五何切,平声歌韵疑母字,它在过去的 音韵地位和“我”像,不同只是平声和上声的差别,它们的声母过去是个后鼻音-,与g-、k-、h-这发音部位接近,读成g-也是正常的变化。明了了这个,就知道孩子们一边举着个白葫芦花儿,嘴里一边叽里咕噜地唱着“锢漏锅子采花儿来,大的不来小的来,登着花盆儿洗澡儿来……”原来不是让那蛾子来锢漏锅子,是喊着它来采花被捉呢!

我住的小院里,也点缀着些玉兰、月季和青草,虽也是青枝绿叶,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啥呢?白日走过到那里,看不见突然逃走的蚂蚱;夜间走来,也不闻蛐蛐儿的叫声。只是早晨天刚方亮,楼上一家屋檐上挂着的一个笼子里,总会按时按点地传来字正腔圆的一声——“你好!”那是失眠的八哥,在给送奶的人的一声问候。这声儿好懂,只是——我还没睡醒哪……


乡音天籁:暗中唧唧夜绵绵

作者:李云龙 ,河北宽城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任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管、副编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下至六下编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语音史,语文课程与教材编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