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南宋滅亡,元朝統一中國,開始了為期九十餘年的統治,對於四川和南宋的原來地域,元朝的統治盤剝尤重,宋元之際詩人汪元量《利州》有云:“雲棧遙遙馬不前,風吹紅樹帶青煙。城因兵破慳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巖谷蒐羅追獵戶,江湖刻剝及漁船。酒邊父老猶能說,五十年前好四川。”


而元朝的地方起義風起雲湧,從1280年(至元十七年)到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之間,漳州陳吊眼、許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杜可用、廉州霍公明、鄭仲龍以及福建的黃華,四川的趙和尚都打著恢復南宋的旗號先後起兵。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到元朝後期,起義更是越來越大,公元1351年(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劉福通等發動的紅巾軍起義,終於發展成波瀾壯闊的全國性起義,徐壽輝等在湖北稱帝,此外,王權在南陽地區的“北瑣紅軍”、孟海滿在荊襄一帶的“南瑣紅軍”等至正十三年,湖北隨州的明玉珍率部參加了紅巾軍。


明玉珍此人據說身材高大,信義播於鄉間,雙眼重瞳,依附徐壽輝之後,明玉珍很快被授予元帥之職,隸屬丞相倪文俊,後來鎮守沔陽,,與元將哈林禿大戰於湖中,戰鬥中元軍流箭射在了明玉珍的右眼睛上,還好,這一箭沒有太大的勁,明玉珍只落得個“微渺”的輕度殘疾。因此得一綽號“明眼子”,瞎子元帥的大名在湖廣傳開。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公元1357年春,倪文俊意圖控制起義軍實權,設計除掉徐壽輝,卻反被徐壽輝部將陳友諒所殺,陳友諒把徐壽輝的勢力清除之後,起義軍落到了陳友諒的手裡。明玉珍此時不願意捲入波瀾,正值川蜀動盪,起義軍四起,而鎮壓的元軍自己又互相不睦,遂決定西進,掠奪川、峽之間。 此時的川蜀也是一片混亂,由於元末陝西地區的起義軍青巾軍李喜喜部進犯四川,元右丞相完者都募兵重慶,楊漢率部應徵,與李喜喜對峙於屯西。


完者都一心只想擴大自己的實力,不管寇盜,竟然想要借酒席殺掉楊漢,收歸他的勢力。幸好楊漢運氣好,逃跑了,一路狂逃,正好碰上了到達巫峽的明玉珍。楊漢對明玉珍說明川蜀之亂,又言完者都與另一位右丞哈麻禿不和,正是收川的大好時機,明玉珍用戴壽的計謀,率軍奔襲重慶,元軍完者都抵擋不住敗逃,哈麻禿被俘,攻克重慶。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徐壽輝因而授明玉珍隴蜀行省右丞。 不久完者都就率軍從果州再來,這次完者都兵強馬壯,與手下平章朗革歹、參政趙資兵屯嘉定,意圖奪回重慶,明玉珍這次派出把兄弟猛將萬勝出陣,連勝數陣,後來完者都困守嘉定,被萬勝、明玉珍強攻半年之餘,終於告破,完者都、朗革歹、趙資等人都被俘處斬,由於這三人死忠元朝,倒也得了個“三忠”的稱號。


不久,明玉珍慢慢掃清了川蜀的起義軍和元軍地方官吏。在四川站穩了腳跟。到至正二十年,湖廣紅巾起義軍繼續內訌,徐壽輝終於在當了幾年傀儡之後被陳友諒所殺,陳友諒建立大漢,自立為帝。而正在蜀地的明玉珍知道後,大罵陳友諒“與友諒俱臣徐氏,顧悖逆如此。”與之斷交,並分兵駐守瞿塘,斷絕了西蜀和中原的往來。同時明玉珍還立徐壽輝廟,四時致祭。之後明玉珍先當了兩年隴蜀王,公元1362年,在謀士劉禎的建議下建立大夏帝國,成為大夏國開國之君。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雖然此時的大夏國在各地起義軍中屬於弱者,其“兵不滿萬人”而且明玉珍作為鄉勇起身的將領,素無遠略。但是他素來節儉好學,折節下士。即位之後,他用劉禎等人的謀略,重視教育,建設國子監等教育機構,建設社稷宗廟,重視搜求雅樂,開進士科,賦稅只有十分之一,“蜀人悉便安之”。


大夏國建立之後,在元政府、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四方力量的牽制下,朱元璋對於大夏國採取了通好的政策,而明玉珍也一度派大將萬勝攻入雲南,擊退元朝梁王孛羅帖木兒,不過次年就因為梁王反攻孤立無援而退回,在軍事上沒有太大的進展。在攻取了巴州、興元等之後,至正二十六年,明玉珍只當了不到五年大夏皇帝就去世,由於兒子明升只有十歲,明玉珍遺囑囑咐手下丞相戴壽等重臣:“西蜀險固,若協力同心,左右嗣子,則可以自守。不然,後事非所知也。”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不過很明顯明玉珍的話只有後一句成了現實,明升剛剛即位,手下的大臣們就開始互相殘殺,先是明玉珍最信任的大將丞相萬勝藉故殺掉司空張文炳,接著明玉珍養子明勝又殺了萬勝,萬勝為大夏立下大功,堪稱柱石,他一死,其他將領和民眾都很害怕,大將吳友仁趁機作亂,亂成一團,最後是丞相戴壽按照吳友仁的要求殺掉明勝,才穩住了大局,劉禎繼為丞相,但是吳友仁同時也開始專權,後三年劉禎也去世,大夏國國勢衰落。


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攻陷大都,元帝逃亡北方,元朝滅亡,此時的大夏國和朱元璋還是盟好的關係,也上表稱賀。不過到了第二年冬天,朱元璋派楊璟勸降大夏,但是明升拒絕歸降,於是在洪武四年(1370)正月,朱元璋派徵西將軍湯和帥副將軍廖永忠等以舟師由瞿塘趨重慶,前將軍傅友德帥副將軍顧時等以步騎由秦、隴趨成都。明朝伐蜀大戰由此開始。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面對湯和、廖永忠、傅友德這樣的宿將,大夏國丞相戴壽很清楚無疑是螳臂當車,於是勸明升歸降,但是吳友仁卻認為蜀有山川之險,說服明升,決意抵抗。於是明升派遣莫仁壽以鐵索橫斷瞿塘峽口阻擋湯和的大軍。又派遣戴壽、吳友仁、鄒興等相助。夏軍利用天險,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砦,鑿兩岸石壁,引鐵索為飛橋,用木板置礮以拒敵。湯和大軍到達瞿塘,不能前進,大將康茂才反被伏兵重傷。但是北路軍傅友德得到朱亮祖的增援,大軍所向披靡,連破階州、文州,又破綿州。


大軍兵鋒直指漢州、成都。戴壽於是留鄒興守瞿塘,而與吳友仁回援成都,會合大將向大亨援救漢州。但是習慣了十年和平的大夏軍豈是傅友德百戰精兵的對手。接連數戰,夏軍皆大敗,戴壽、向大亨逃歸成都,吳友仁退到保寧。這時廖永忠設計親率水軍兩路夾攻,擊破龔興水寨,燒斷飛橋鐵索,湯和又率軍打破陸寨,大破鄒興部,攻破瞿塘關,鄒興中矢戰死,夏兵皆潰。湯和和廖永忠趁勢攻下夔州,進逼銅羅峽,重慶危急。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這時的明升全沒有了當時的抵抗意志,驚恐萬狀,右丞相劉仁勸他逃到成都。明升的母親太后彭氏泣曰:“成都可到,亦僅延旦夕命。大軍所過,勢如破竹,不如早降,以活民命。”明升總算識時務,於是寫表赴大明營中求降。湯和與廖永忠陳兵於重慶朝天門外受降。明升面縛銜璧輿櫬,與母彭氏及官屬,出降到軍門。湯和受了玉璽,廖永忠親為明升解縛。於是大夏滅亡,從1362年到1371年,不足十年壽命。


成都的戴壽、向大亨等棄城出逃,自沉而死。湯和、傅友德率軍掃蕩蜀地大夏國殘部,先後消滅丁世貞、吳友仁殘部,生擒吳友仁。明升受爵歸義侯,與手下將校悉數解送京師,吳友仁因為力主抵抗,被朱元璋處以極刑,朱元璋第二年就把明升遷徙到高麗,明家從此客居高麗,得以在那裡繼續繁衍,到現在在朝鮮和韓國都有很大的家族。大夏國將校則被遷往徐州,防止生變。在2000年韓國政府在人口統計調查顯示,在韓國生活的明玉珍後裔人數達到了2.6萬人,加上朝鮮的明玉珍後裔,總數估計有4萬餘人。明氏家族人才輩出,湧現了許多英雄人物,這裡我就不介紹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了解一下。

元末的亂世梟雄,鮮為人知的割據政權,他竟是韓國大家族的先祖

明玉珍雕像


寫在最後:

元末之時,天下義軍蜂起,明玉珍能夠取得蜀地,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多還是抓住了蜀地元軍防守薄弱,互相爭鬥的大好時機,不過立國十年,軍不強而士不睦,是其致命的弱點。在自己在的時候還能壓住,一旦幼主明升上位,就必然導致內亂。明伐大夏國,基本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只是在瞿塘天險稍有阻擋,統一之勢已無法阻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