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我們通常用二哈來形容拆家能手,所過之處一片荒蕪,但是當有一天這個對象變成了自己的孩子時,

殺傷力更是哈士奇2.0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有些寶媽甚至還會抱怨,自己的寶寶小時候還是乖巧可愛的,怎麼到了會跑會走時簡直成了魔王,又是撕紙又是亂扣東西,家裡給買的新玩具也是被拆的差不多了,每次收拾的時候都是讓人頭疼的浩大工程。

或者是有的孩子還特別喜歡當發明創造家,先是把東西拆個稀巴爛,然後再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拼裝或修理。

那麼到底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看似搗亂的行為呢?

1、 孩子的好奇心理

對於剛剛開始接觸世界的三歲小朋友來說,就算是家門前的一束小花,也足以讓孩子開心一整天了,改變了躺著看世界的視角,孩子對每個東西都是充滿好奇心的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而看似搗亂搞破壞的拆家行為就是孩子探索世界,滿足好奇心的直接辦法,我們大人也知道,想要知道一個西瓜甜不甜,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切開嘗一口

對孩子也是一樣的,想要了解家裡的皮沙發為什麼這麼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小指頭摳出一個洞來,把裡面的棉花抽出來摸一摸。

而對於一個魔方,孩子強行把它拆成許多小塊,那麼看完了再怎麼拼回去又是他好奇的一部分,這樣來來回回,孩子才會知道魔方到底是怎麼玩的,是個什麼東西組成的。

2、 孩子想要給父母幫忙

小時候隔壁家的一個小男孩非常可愛,有一次很多人去他家裡做客,結果到了飯點找不到孩子了一直看到廚房門關著,他奶奶一看壞了,這熊孩子肯定是在廚房搞破壞去了。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推開門一看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一個還沒有案板高的小孩,腦袋上臉上都糊著麵漿,手上還端著一個塑料盆,裡面油和麵還有水,孩子用手在不停攪拌,面都糊到胳膊上了,奶奶氣到不行,小男孩還讓奶奶吃他做的飯飯。

旁邊一個大嬸忍不住調笑道:"哎呀,你家出了個能幹的,以後你吃飯不用愁了,家裡有個小男子漢給你幫忙了。"

說著開心,其實這只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心意,只是好心辦了壞事,把事情搞砸了而已,就算是我已經長大了,也會偶爾胡鬧。

去年回家過年為了給爸爸減輕負擔,就趁爸爸不在家,自己悄悄把買的豬後腿拿出來剁好想要滷好。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結果切的排骨不成排骨,肘子不成肘子,最難的是剁到豬腿骨時,力氣太小用了很多工具都剁不開,弄得骨頭渣都進了肉裡,肉末到處都是,好好的肉被我剁了個稀巴爛。

3、 孩子的創造力萌發

這一時期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有樣學樣,總是有很多奇怪的想法。

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個男同桌,特別調皮搗蛋,我和他的筆都不能倖免,被他拆了個遍,每天上課一隻自動鉛筆玩一節課,拆了裝、裝了拆,到最後我也起了興趣。

有一次一隻中性筆寫不出字了,我就試著修了一修,沒想到輕輕用自動鉛筆芯一鑽通立馬就好了,當時真的成就感爆棚。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當然偶爾也有翻車的時候,有一次為了修理一隻藍色中性筆,不小心用力過猛。沒把筆油吹下去,反而反彈噴了我一嘴,低著頭擦了一節課,都沒敢和同學說話,中午回到家媽媽還以為我中毒了,嘴藍了好幾天。

開家長會的時候兩個家長坐在一起瘋狂吐槽自家孩子不聽話,能把家裡弄翻天,但其實在那個玩具缺少的時候,這些就是童年樂趣。

而憑著我們的創造力,我們做出了包,做出了紙疊手槍,做出了各種紙質菠蘿,星星,愛心,夾手指,還有千紙鶴,機械手等等發明,甚至還用紙模仿還原了運動軌跡和力的作用。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4、 破壞修理勾起了孩子的樂趣

有時候做一件事情也許並沒有多強烈的目的,就是單純的覺得有趣,就像是把花摘了泡在小噴壺裡一碗,花香全部到了水裡,噴在臉上提神的時候也是香香的,清水也能提神,為何這麼大費周章,圖的就是個有趣

在這個時期孩子是分辨不出來好與壞,善與惡的,所以就算他在家裡亂塗亂畫,給爸爸塗指甲油,給狗狗扎小辮,把自己的臉塗抹的不成人樣。

這只是孩子在追尋樂趣,也許是因為她看見了某個媽媽的好朋友來玩時臉上也是塗塗抹抹,手上也有指甲油,頭上也扎著小辮呢?

在孩子做出這些事情時,父母是十分煩惱的,一是收拾起來很麻煩,而是就像那個被孩子塗了一首粉指甲油的爸爸一樣不會卸指甲油該如何出門上班呢?很尷尬。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其實呢這個時候父母們一定要理智了,因為我們要做到在引導孩子用正確方式方法探索新世界發明創造的同時還要保護好孩子的這一份好奇心和創造力

聰明的父母以下幾點應該做起來不會太難:

1、 不要給孩子買一些昂貴的玩具和文具

對於家裡有一個特別愛拆東西又無法把東西恢復原狀的孩子來說,儘量不要給孩子買一些昂貴的玩具和其他可以拆的東西。

因為我們沒辦法時刻跟著孩子,一些簡單普通的玩具,就算因為孩子探索失敗而損壞了,父母也不會太過惱火。

2、 在孩子好心辦壞事後鼓勵孩子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本來是想幫幫家人的結果卻成了搞破壞,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在精神上鼓勵孩子的這份心意,用讚美的話或者一個親親獎勵孩子這麼小就知道幫助父母了。

然後在孩子認清現實後,可以和孩子聊聊天,用孩子的語言告訴孩子,他還小,有些事情只能大人做,但是有些事情寶寶就可以做的很好。

比如在媽媽擇菜的時候給媽媽遞青菜,在媽媽累的癱在沙發上時給媽媽一個鼓勵的親親和捏肩服務,又或者把臥室裡的垃圾袋拿給爸爸。

挑選一些簡單的事情來鼓勵孩子的這份心,在孩子幫忙遞菜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講青菜的來歷,鼓勵孩子的同時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3、 陪孩子一起發明創造

在孩子無法獨立完成自己的重裝或者發明時,父母不能幹看著或者等著時刻打擊孩子,而是應該一起參與進來

比如孩子想要用酒盒做一個燈籠,他拆了酒,剪了酒盒,拿來了蠟燭和一些工具,可是到最後他沒法把蠟燭放進燈籠裡並且點亮。

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幫忙想想辦法了,看是把酒盒兩邊的塑料取掉或是剪個花紋,做好的燈籠怎麼防風呢,要不要再做一些裝飾等等。

陪著孩子一起發明,引導孩子採用正確的辦法,這才是聰明家長的做法。而相反因為孩子拆了酒盒而大發雷霆的,因為孩子弄得家裡一團亂而打罵打擊孩子的家長都是很不理智的家長。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4、 給孩子的創造力畫個區域

在平常生活中很少有家長為了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像鄧超夫婦一樣把家裡所有的牆面都奉獻出去。

但是我們可以給孩子劃分各區域,比如孩子的臥房由他自己說了算,不管是要在牆上畫花鳥魚蟲也好,要貼奧特曼恐龍也罷,都由著他,等到再長大一些牆上畫滿了,孩子審美又變了時一粉刷貼個牆紙又是一個嶄新的臥室了,只一條不許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發明創造

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只有一個很小的時間段來發育膨脹,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做到能平衡自己的心情,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孩子良性創造,培養孩子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的精神和動手能力。

孩子愛擺動一些小零件,這是孩子在發明創造,聰明家長應該多鼓勵

不要認為孩子只是簡單的在搗亂,就從上去大發雷霆,這樣不僅會讓孩子的創造力從此止步,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以及親子關係。

從小事見大事,保護鼓勵孩子多動手勝於紙上談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