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DCEP怎么花?首个应用场景落地了!

4月15日,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农行APP进行内测的消息传开,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拓展阅读:真的来了!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农行内测!


央行数字货币DCEP怎么花?首个应用场景落地了!

随着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家对DCEP的了解也不断加深。4月16日,据消息称,日前DCEP的首个应用场景也已经确定。

在今年5月,DCEP将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苏州市相城区要求区属行政单位员工在4月份安装数字钱包,下个月开始将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DCEP怎么花?首个应用场景落地了!

深圳、雄安、成都、苏州是DCEP的四个测试网点,随着苏州率先试行,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应用场景。

另外,央行数字货币投放基本与纸钞投放无异,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数字钱包。公众接收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式为:银行卡充值;工资收入(所在公司接受商业银行DCEP);其他交易。


央行数字货币DCEP怎么花?首个应用场景落地了!

可以见得,DCEP的定位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如此一来,这将如何影响大众的日常生活,又会对支付企业造成哪些影响呢?

实际上,DCEP从使用的直观体验上可能和现在的支付工具差别不大,可能会方便一点,比如网络不好的地方,也能实现很方便的点对点数字货币的转移,更主要会提高大众的一个认知,大家会认知存在类似支付宝微信中的钱其实也会面临风险,拿央行数字货币显然更加安全,可能会激发一些运用到现金的需要匿名的一些场景的繁荣。

对支付企业来讲,央行数字货币使用两层的机制分发,支付企业会在推广,产品使用,产品创新层面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在开展M1业务方面也会收到一定限制。


央行数字货币DCEP怎么花?首个应用场景落地了!

那么DCEP的投放量会是多少呢?目前,我国国内流通中的现金(M0)为8.3万亿,增速逐年下降5%以内,而作为现金的替代品,预计DCEP的发行量会在万亿规模。但具体的发行量还将受到客户的习惯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也取决于现金交易替换规模和电子支付替换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