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code>相逢不易,祝你在塵世獲得幸福/<code>


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艱難的歸家之路

小年前一天傍晚,剛乾完活兒的父親匆匆收拾好行李,開車從寧夏出發,準備回家過年。在出發前,父親發消息告訴我,大概明天上午就能到家。

第二天,天還沒亮,奶奶就敲開我房間的門,問我:“你爸給你打電話了嗎?他們到哪兒了?幾點能到家?”

我打開手機,在微信上給父親留了言,問他什麼時候到家,不一會兒便收到了回覆,他發語音對我說,今天到不了家了。

父親開車剛到收費站,就得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封鎖住了從西北到中原的必經高速路段。於是,他只好選擇開啟導航,走低速公路。夜間行路,本就需要小心翼翼,加上雪天路滑,整個晚上,父親只走了二百公里。

更為艱難的是,途中多是山路,習慣了在平原駕駛的父親不甚適應,中間還走錯了一次路,坡爬到一半發現前面走不了,結果就是上也不能上,下也不好下。

下午吃完飯,在奶奶的催促下,我撥通了父親的電話,他說:“今天白天肯定也到不了家,今晚我們找個賓館住一晚,明天中午能到家。”

老家過小年夜的習俗是放鞭炮、吃餃子,因為今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村子裡顯得有些冷清。奶奶包了很多餃子,沒有全部下鍋,因為只有我們兩人吃。而原本打算趕著小年到家的父親,還在奔波的路上。

吃完飯,奶奶便早早睡下,我也上樓做自己的事情,窗外一片漆黑,彷彿整個村莊都已睡去。

不遠處的高速公路上時不時有車燈一閃而過,大概都是忙碌了一整年,終於可以回家過年的遊子吧。

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堅守崗位的普通人

不禁回想起小時候,還不到小年,村裡已經熱鬧了起來。打工的人都回來了,學生也放假了,小孩子們在門外玩耍,大人們站在路邊聊天。

可是現在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年味卻越來越淡。中學生還沒放假,小學生也被送進寒假補習班,工作的人也回來的越來越晚。

發小大學讀的是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也如願以償去做了主持人,為了工作天南海北的跑,基本沒有假期。她爺爺告訴我,她要到年根兒才能回來,至少得臘月二十九。

像她這樣放假晚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需要在春節期間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的。

五伯家的堂妹小青今年剛滿十九歲,讀高中的時候輟學去了上海,如今在一家酒店工作。堂姐告訴我,小青今年不回來過年了,因為酒店太忙了。

五伯母來我家串門的時候,提起這件事,話裡話外都是心疼。她說,酒店生意忙,過年必須有人在崗,有些員工家裡有娃兒,要回家陪孩子,像小青這樣單身的年輕女孩兒,儘量要留下。

有人問,工資是不是要翻倍?五伯母嘆了一口氣道:“是啊,畢竟也很辛苦,昨天小青打電話回來說,晚上下班回宿舍時,累的腿都軟了。

原本小青打算過了初三就回來的,結果酒店太忙,又改到正月十五之後給她放假。”

生活條件變好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辛勤勞作的身影。

我想,或許年味變淡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年只知道玩鬧的這一代人已經長大,開始成為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了。

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不回家,是為了家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它不僅代表著新的一年,更代表著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每年從臘月中旬開始,春運都會時不時上一下熱搜,視頻中無處下腳的車廂、帶著大包小包的行人、遠勝於十一黃金週的人流量,充滿了辛酸的同時,也充滿了溫暖。

無論是擠火車,還是開私家車,回家的路上哪怕有再多的艱辛,也都是值得的。那些不回家的人,不是不夠想家,而是為了讓家變得更好。

我有一個叔叔,已經七八年沒回家過年了。

他家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上有兩位老人,下有三個孩子,他和妻子的負擔很重。那個叔叔在廠裡打工,過年期間的工資是平時的三倍,對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多賺點錢,比回家更重要。

父母年紀大了,看病需要花錢;三個孩子都在讀書,生活費、學費是一大筆開銷;還打算在縣城裡買套房子……生活不易,他們只好更加努力。

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只能拼命幹活。聽家裡人說,他們除了平時在廠裡打工以外,還會趁早上和晚上的空閒時間做各種兼職。

他和妻子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春節依舊工作,心裡想著的不是其他,只是想多掙一些錢,讓家裡的生活變得更好而已。

也正是千千萬萬個這樣的人,才組成了我們這個溫暖且有力量的社會。

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過年的時候,回家的,不回家的,都是為了家啊。

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和親人一起熬年的人,不要失落,因為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春節,而是團圓。

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的話,一定要給家裡打個電話,讓他們知道,自己牽掛的人,一切都好。


過年了,回家的和沒回家的,都是為了家

<code>關注我吧,和我一起在塵世中修行。修煉內心,也修煉自己。/<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